保安湖科普小課堂:鳥類科普之家燕


它是中國人民最熟知和最常見的一種夏候鳥,分布廣,數量大,也深受人們喜愛,自古以來就有保護它的習俗和傳統,認為來家筑窩會給家庭帶來幸運,因而不僅受到人類的保護,還常常為它們提供筑巢條件,從而得到繁衍、種群不斷壯大。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觀念的變化,一些人怕弄臟屋子不讓它在房上營巢,有的甚至捕食,從而使它的種群數量受到很大影響,現已將其列入了地區保護動物名單。這就是本期的科普主角—家燕。
•學 名 :Hirundo rustica
•俗名:燕子、拙燕
•特 征 :家燕雌雄羽色相似。前額深栗色,上體從頭頂一直到尾上覆羽均為藍黑色而富有金屬光澤。兩翼小覆羽、內側覆羽和內側飛羽亦為藍黑色而富有金屬光澤。初級飛羽、次級飛羽和尾羽黑褐色微具藍色光澤,飛羽狹長。尾長、呈深叉狀。最外側一對尾羽特形延長,其余尾羽由兩側向中央依次遞減,除中央一對尾羽外,所有尾羽內翈均具一大型白斑,飛行 時尾平展,其內翈上的白斑相互連成"V"字形。頦、喉和上胸栗色或棕栗色,其后有一黑色環帶,有的黑環在中段被侵入栗色中斷,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棕白色,也有呈淡棕色和淡赭桂色的,隨亞種而不同,但均無斑紋。 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跖和趾黑色。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尾較短,羽色亦較暗淡。


•習 性:家燕善飛行,整天大多數時間都成群地在村莊及其附近的田野上空飛翔,飛行迅速敏捷,有時飛得很高,像鷹一樣在空中翱翔,有時又緊貼水面一閃而過,時東時西,忽上忽下,沒有固定飛行方向,有時還不停地發出尖銳而急促的叫聲?;顒臃秶淮?,通常在棲息地2平方公里范圍內活動。每日活動時間較長,據觀察,一般早晨4:00多即開始活動,直到傍晚7:00多鐘才停止活動。其中尤以7:00~8:00和17:00~18:00最為活躍,中午常做短暫休息。有時亦與金腰燕一起活動。


•繁殖方式:繁殖期4~7月。多數1年繁殖2窩,第一窩通常在4~6月,第二窩多在6~7月。通常在到達繁殖地后不久即開始繁殖活動,此時雌雄鳥甚為活躍,常成對活動在居民點,時而在空中飛翔,時而棲于房頂或房檐下橫梁上,并以清脆婉轉的聲音反復鳴叫。經過這種求偶表演后,雌雄家燕即開始營巢。巢多置于人類房舍內外墻壁上、屋椽下或橫梁上,甚至在懸吊著的電燈頭上筑巢。筑巢時雌雄親鳥輪流從江河、湖泊、沼澤、水田、池塘等水域岸邊銜取泥、麻、線和枯草莖、草根,再混以唾液,形成小泥丸,然后再用嘴從巢的基部逐漸向上整齊而緊密地堆砌在一起,形成一個非常堅固的外殼。然后用3~5天的時間銜取干的細草莖和草根,再用唾液將它們粘鋪于巢底,形成一個干燥而舒適的內墊,最后再墊以柔軟的植物纖維、頭發和鳥類羽毛。每個巢從開始營造到最后結束,需8~14天時間。巢的大小據在長白山測量的5窩,外徑為12~13cm,內徑8~10cm,高5~8cm,深3~5cm,巢開口向上,呈平底小碗狀。


•分布范圍:亞洲、非洲、歐洲和北美。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