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臂猿保護“海南模式”亮相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
海南日報???0月14日訊 (記者李夢瑤)10月14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期間舉辦的生態文明論壇“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生態保護修復”主題分論壇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裁兼理事會主席章新勝以“霸王嶺模式:基于自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海南長臂猿保護案例”為題,再次向世界展示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海南智慧”。
海南長臂猿。
“這是一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林草局指導下,被國際專家高度認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章新勝在主旨發言中講述了海南長臂猿保護的背景、文化和科研意義,詳細分享了長臂猿保護“海南模式”之所以成功的四大要點,包括政治意愿、政府主導,基于自然、尊重科學,開放合作、聯合攻關,社區參與、多方協同等。
他指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建設保護了海南長臂猿的原始棲息地,同時落實天然林保護、扶貧等系列政策,將伐木工變成護林員、護猿人,并成立專門執法隊伍,構建開放合作的國際平臺,多種形式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形成了系統保護機制。在這一背景下,國際國內多方參與,通過探尋海南長臂猿致危因素和種群恢復路徑,科學開展棲息地修復、補種猿食植物等項目,幫助海南長臂猿從滅絕邊緣恢復至5群35只。
“當前世界面臨兩個最大危機——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嚴重退化,而生物多樣性問題涉及人類文明的轉型、涉及如何構建共同體來共渡難關,最佳的辦法就是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章新勝認為,海南長臂猿在基于自然的恢復過程中,完全沒有人工干預其繁殖,這是世界罕見的,也正是這一解決方案的典型實踐案例。
“海南長臂猿保護已初見成效,但仍屬于極危狀態,保護和恢復任重道遠。”章新勝表示,接下來他們將按照擬定的路線圖,力爭用15年實現海南長臂猿種群數量翻番,同時他也發出呼吁:“海南長臂猿是海南的,更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和全人類的。一起來保護人類的近親長臂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