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虎嘯歸山林 Save the Roar!
野生虎 © Martin Harvey / WWF
我們進山了
進山干啥呢?
進山 Save the roar!
啥意思呢?
你來感受一下這個聲音
??:roar roar~~~
我們去守護虎嘯歸山林!
這路是人走的嗎?!
不是!
是老虎和它的鄰居們走的!
這叫路啊?這也叫路?
根本就沒有路,
全是大樹叉子直呼臉。
這是每天巡護員們要走的路。
競技賽野外賽場 © WWF
他們在找啥呢?
找模擬獵套呢!
模擬獵套是紙繩做的,
對野生動物們沒有傷害。
競技賽野外賽場 模擬清山清套 © WWF
真的獵套其實就是一根鐵絲,
但它卻是森林里“無聲的殺手”,
威脅著所有野生動物的生命。
必須給它們都清理干凈!
這就是艱難的巡護之路,
與保護虎嘯歸山林一樣的艱難。
再難也得有人走!
不然老虎能重歸故里嗎?
它們能安全自在的生活嗎?
看誰更“虎”?
你太“虎”了,
不!是你更“虎”
看看誰更“虎”?
野外賽場架設監測相機 © WWF
為啥巡護員們要學老虎走路呢?
其實是為了測試監測相機好不好使。
紅外相機用來監測它們,
監測它們才能更了解它們,
最終才能更好的保護大貓們。
我國野生東北虎棲息地
成百上千的監測相機
構成了較為完善的監測網絡體系,
這都是巡護員們建立和維護的。
可想而知單單監測工作
的工作量就有多么巨大。
架設監測相機 © WWF
萬一遇到可疑人物(盜獵分子),
會發生什么?
我們來演一下!
“你sei呀?上山干啥來了?”
“上山危險知道不?”
“是下套子(獵套)的不是?”
如果真下了獵套,
不僅要批評教育一頓,
還得把套子全都清理干凈。
再交由相關公安部門處理。
模擬反盜獵工作 © WWF
好消息是,經過多年的保護努力,
山里的獵套已經很少很少了。
WWF的反盜獵目標是“零盜獵”,
我們還得繼續努力!
艱難和重要的巡護工作讓巡護員眼神更加堅毅 © WWF
比賽繼續
又經過了一頓室內答題,
我們腦子都要燒了,
題目涉及很廣,
有野生動植物識別、SMART巡護、
法律法規、野外救助等
所謂能文能武才能勝任保護。
室內競賽 © WWF
結果是啥?
經過2天激烈的比拼,比賽結果如下:
冠軍??
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第三次奪冠!)
亞軍??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琿春市局
季軍??
吉林省敦化市林業局
三等獎
黑龍江三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吉林省舒蘭市林業局
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東京城局
恭喜以上獲獎單位!
也感謝所有參與競技賽的單位及選手!
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員與志愿者
© 張曉東 / WWF
志愿者之聲
志愿者白雨晴
“A pure naturalist who loves stepping into the wilderness”, 每當自我介紹的時候我都會用這句話來描述我自己。對于自然和動物的熱愛不知從何說起,但是能參與一程WWF的旅途是一直以來的夢想。
白雨晴 © Yuqing / WWF
今年五月份,我18歲,成年了,第一次有機會申請并榮幸地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一位準大一新生,滿懷熱情和激動,準備給學習了三年的理論知識一片“用武之地”,也希望能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領域內的前輩們。
野外賽場 © WWF
Fieldwork,通俗講就是出野外,是我學習環境研究 (Environmental Studies) 和保護生物學 (Conservation Biology) 中永遠最喜愛也是最期待的部分。在到達雪鄉的第四天,我跟隨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巡護員們鉆進了茂密的大山。越過潺潺流水,踏過咯吱作響的枯枝落葉,這一刻,在自然中尋找到了無限的自由與可能。
巡護員們把野外的工作叫“出外業”
© WWF
在腳踩大地的生命里,身畔鮮活的生命力充斥著心靈,其給予的韌性足以使我在林間起舞,在溪邊冥思。跨越橫阻溝渠之上的粗壯樹干,驚嘆于林間空地之處的動物尸骨,自然之力難以逾越又不可忤逆。在巡護員的帶領下,我們在溪邊的樹干上布置了紅外照相機,進行了拍攝模擬。完成研究的具體流程,布設相機的合適高度,視頻圖像的收集導出,甚至當今AI科技的智能分析,我的好奇心也在這未經踏足的山嶺中得以滿足。
志愿者在野外用毅力緊跟巡護員的腳步
每次突破野外體力的挑戰,內心是充滿喜悅的
© WWF
翻越著植被比自己還高的山坡,一個不留神,一大步扎進了坑里。坑的大小堪稱為我量身定制,我正正好好地被嵌在了濕潤芬馥的泥土中。一瞬間以為自己會像小說里一樣,穿越進愛麗絲的兔子洞中。環顧四周后發覺自己仍在塵世間,但是還來不及平復心情巡護員漸行的腳步就催促著我,手臂一撐,腳下攀著,就這么硬是自己“爬”了出來,事后不禁感嘆果真沒有一分鐘的體能是白練的。
在這次野外競技賽中,團隊里的巡護員在總共300個獵套中尋到了138個,令人佩服和震驚的數量,而我愣是一個也沒瞅見。術業有專攻,雖然學習了幾乎六年的環境和生物理論,但是在真正的原始未知前,日積月累的經驗和隨機應變的機敏才是制勝的關鍵。同理,在研討會的辯論當中,我也清晰看到了自己與領域內前輩的差距,更加明確了國內野保領域的空白,也更堅定了大學乃至今后人生中深入研究的方向和目標。
冠軍巡護員萬忠武拿著一大把模擬獵套“嘚瑟”
© WWF
要說深刻觸動我的時刻,還有很多很多,有枝葉上倒掛著的可愛的長腿蜘蛛,有一份份精致別出心裁的物料,有一起合作匯演PPT一稿過的神仙隊友,有淅瀝雨中溪邊漫步的松弛,有向前輩學習討論時的舒適,也有了解到更加曠闊世界的頓悟。
“讓我們在地球上行走和生活,偎依著穿過滿意的季節,讓風歌唱著催我們入眠,并且在睡眠中會做美夢。”
這片天然林可真好! © Zhijuan / WWF
志愿者商藝
作為一名志愿者,當我剛開始準備前往野外時,我感到很興奮,很輕松——藍天,綠樹,空氣清新,多好玩呀?我背上了我的運動小書包,等待著和巡護員們一起在林中大干一場,爭取找到無數模擬獵套,經歷一下巡護員的日常工作,體驗一次不一樣的人生,現實版荒野求生,多有趣!
但當競賽一開始,巡護員帶領我們開始進山的那一刻,我才知道我輕敵了。我們隊一開始選擇的點位和路線十分復雜,完全是困難模式的開局,又因為近來的陣雨和刮風,地上都是濕滑的石頭和倒木,或者是一個又一個深淺不一的泥坑。它們隱藏在一人多高的草中和小溪流里,崎嶇不平。
是真的根本沒有路 © WWF
我們每走一步都要用手扒拉開一人多高的草,給自己前方的視線留出縫隙后再小心翼翼下腳。經驗豐富的巡護員們行進迅速,尋找藏于林中的模擬獵套,而我在如此陡峭復雜的地形中只能手腳并用地在后面連走帶爬,緊緊跟著他們的步伐。時不時因為地面的濕滑泥濘腳下一滑,撲通坐個屁墩兒,或者前方踩著的石頭松動,重心不穩,收獲一個大馬趴。
在行進中途,我的左腳不小心卡在了一個坑里的石頭縫中,整個人直接狼狽地趴在了林子里,另一位志愿者同伴劉泓良和領隊的巡護員朱叔聽到我的呼喊后立刻來到我的身邊,將我從石頭縫里拯救了出來,并安慰我不用害怕,盡量踩著他們走過的路走,領著我們繼續向前。
許多巡護員們說,
今年的野外比賽是歷屆以來最難的。
© WWF
最感人的是隊伍另一位志愿者劉泓良,他隨身背著隊伍拍攝的設備,每次摔倒時都會下意識保護包里、手中的設備,來確保后續的拍攝順利進行,并在我受傷后時不時回頭伸出手拉我一把;還有三位一直努力用身體開路,扒拉雜草讓我們可以好走一點的巡護員們。我很難找到合適的語言來形容巡護員的艱辛,但我清楚,這走了短短兩小時就已經快要了我半條命的野外環境,是他們平時都要走上整整一天的工作日常。他們是保護野生東北虎道路上最辛苦,也是最可愛的人。
到了不得不撤出林子時,我已經記不清到底摔了多少跤,腳上的“泥土牌臟臟鞋”、不知何時被劃開的褲腿、已經腫起來的腳踝和滲出血的傷口,而雙腿上幾處青紫也宣告了與石頭和倒木們斗爭的結局。巡護員們查看傷勢后問我,丫頭,你跟我們上山后悔不?
我說,不后悔。巡護的不易,保護的艱辛,隨著我走這一趟,才有了最深的感悟。
野外賽場 © WWF
正經的新聞播報!
黑龍江——2023年7月30日-8月1日,第七屆“東北虎棲息地巡護員競技賽”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雪鄉成功舉辦。
本屆賽事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黑龍江省林業和草原局、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和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聯合主辦,由龍江森工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承辦。
該賽事連續6年得到上海迪士尼度假區的支持。
競技賽為我國東北虎分布區的巡護員提供了切磋技能、提升能力和經驗交流的良好平臺,也為人們敞開了了解保護和巡護工作的窗口。
冠軍巡護員萬忠武(老萬) © WWF
吉林黃泥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冠軍巡護員萬忠武(老萬)說:“我們東北虎棲息地巡護隊伍常年累計的公里數能繞地球好多好多圈。老虎日開幕式上我看到的紀錄片說的挺好,老虎保護森林,我們保護老虎、它的獵物和它的家園。我想說老虎保護森林,巡護員保護老虎、它的獵物、社區居民和人虎共同的家園。這份責任讓我不敢也不能懈怠。”
科普花絮 | 萬一遇到老虎可咋辦?
野生東北虎 ©Kieran O'Donovan / SilverbackNetflix / WWF
萬一遇到老虎可咋辦?其實吧,我們2,3個人一起巡護,一般碰不上,動物都機警,聽到一點動靜,人家早liao(跑)了,那也得注意點,傻狍子有時還真瞅瞅再跑。要是真遇到老虎,千萬別掉頭就liao,盡量保持冷靜,面對它慢慢往后退,等安全了趕緊通知當地林業部門或撥打110。
但咱還是建議大伙兒,別去有虎、熊瞎子、野豬啥的出沒的地方,賊危險。有開車遇到老虎的黑瞎子的,建議把車窗搖上,慢慢開走,別打擾野生動物,千萬別得搜的跟老虎合影啥的。
——巡護員張曉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