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國家濕地公園:中國壽帶鳥
中國壽帶鳥(學名:Terpsiphone incei):體態美麗,雄鳥有兩種色形(栗色型和白色型)。壽帶鳥最主要特征是雄性有著非常長的兩條中央尾羽,形似綬帶,因“綬”與“壽”諧音,故又名壽帶鳥。到了老年,鳥的全身羽毛成為白色,拖著白色的長尾,飛翔于林間,因而又稱之為一枝花。
(該圖片攝于2021年7月7日 攝影 張曼玲)
形態特征
體長連尾羽約30厘米,中央兩根尾羽長達身體的四﹑五倍,頭﹑頸和羽冠均具深藍輝光,身體其余部分白色而具黑色羽干紋。雌鳥較雄鳥短小,整個頭、頸、頦、喉均與雄鳥相似,但輝亮差些,羽冠亦稍短,后頸暗紫灰色,眼圈淡藍色,上體余部包括兩翅和尾表面栗色,中央尾羽不延長。
生活習性
在中國主要為夏候鳥,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只成群。性羞怯,常活動在森林中下層茂密的樹枝間,時而在樹枝上跳來跳去,時而在枝間飛翔,或從一棵樹飛向另一棵樹。飛行緩慢,長尾搖曳,如風箏飄帶,異常優雅悅目,一般不做長距離飛行。常從棲息的樹枝上飛到空中捕食昆蟲,偶爾亦降落到地上,落地時長尾高舉。鳴聲高吭、洪亮,鳴叫時羽冠聳立。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所吃食物種類主要有甲蟲、金龜甲、劍虻、蟬、粉蝶、蛾類幼蟲、蝗蟲、螽斯等鞘翅目、鱗翅目、直翅目、雙翅目、同翅目等昆蟲和昆蟲幼蟲,也會吃很少量和植物種子。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繁殖期間領域性甚強,一旦有別的鳥侵入,立刻加以驅趕,直到趕走為止。多數在5月末6月初開始營巢,在闊葉林中靠近溪流附近的小闊葉樹枝杈上和竹上,也在林下幼樹枝杈上營巢。營巢由雌雄鳥共同承擔,每個巢5-6天即可完成,巢呈倒圓錐形,結構相當精致。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在雌鳥離巢期向亦參與孵卵活動,孵化期15±1天。雛鳥晚成性,雌雄親鳥共同育雛,經過11-12天的喂養,幼鳥即可離巢。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