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歸來!
水天一色、鹽蒿漸紅、
鷗鷺齊鳴、萬鳥競飛……
連日來
眾多秋遷候鳥飛抵鹽城東臺條子泥濕地
灘涂上一片喧鬧景象
條子泥這個鳥類“國際機場”
正在為越來越多的候鳥
提供豐富的食物和安全的環境
已成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線路上
重要的中轉站
瀕危物種小青腳鷸達到1221只
一年又一年,在東亞至澳大利西亞的遷飛線路上,一群又一群的候鳥飛抵條子泥,這里豐富的食場,安全的保護區,是它們長長的遷徙路途中必不可少的中轉站。
從空中俯瞰條子泥,潮間帶灘涂蜿蜒狹長,這里也是黃海和東海交匯處最具生態價值和生物多樣性的地帶之一。
不久前,鳥調人員在當地記錄到瀕危物種小青腳鷸達到1221只,打破了去年1164只的紀錄,連續三年突破學界預估,是目前為止全球記錄到小青腳鷸的最高種群數量。
據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研究中心研究員賈亦飛介紹,小青腳鷸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乃至全世界最瀕危的一種鸻鷸類(候鳥)。
早在8月初
勺嘴鷸的“先頭部隊”已經飛抵條子泥
9月、10月份
不同批次的勺嘴鷸相繼到達
“最近經常觀測到勺嘴鷸,預計等到霜降前后,勺嘴鷸會陸續飛走。”常駐條子泥的生態攝影師李東明介紹。
如今,條子泥濕地已經迎來眾多秋遷的候鳥,后面還將迎來以雁鴨類為主的冬候鳥,享受濕地冬韻味。
“人防+技防”呵護鳥類精靈
保護鳥類資源,守護綠水青山。為了讓這些鳥兒得以在條子泥休憩“安居”,條子泥專門打造了一套獨具條子泥特色的4A級信息化系統,包括景區氣象站、潮水位監測、智能鳥類識別、無人機反制系統、國家標準潮水位監測系統、電子圍欄聯動系統等33項功能模塊。在沿線安裝上百個高清探頭,并與公安部門聯網。
在技防到位的基礎上,還嚴格執行人防措施。一是進行封閉管理,落實專門的人員進行巡護;二是營造鳥類生境;三是強化微地形改造,以防止猛禽危害候鳥的生存。
鳥類生存棲息環境越來越好
越來越多的鳥兒
選擇在條子泥濕地棲息
享受這里的良好生態環境
甚至有些種群干脆選擇留在這里安營扎寨
做條子泥的“永久居民”
據統計,目前條子泥濕地已經記錄到鳥類種數達41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1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1種。52種物種被列入IUCN紅色名錄,包括極危物種4種、瀕危物種8種、易危物種16種、近危物種24種。
來源:現代快報
編輯:張偉偉 倪蕊 唐郁文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