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黑鳶5號跨海成功!開啟一場跨越6000公里的久別重逢

媒體:原創  作者:騰訊基金會   專業號:騰訊基金會 2023-12-20 13:16:39

“5號跨海成功,到山東了!”

“5號到哪了,GPS點位更新了沒?”

“5號進江蘇了,可能要在連云港住一宿……”

“5號快到南京了吧?”

……

10月15日以來,南京鳥友群持續更新著5號的最新消息。鳥友們所說的“5號”是一只黑鳶,一種南京最常見的猛禽。

今年3月份,市民發現一只落入長江的黑鳶,經過救援后被送至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經過初步檢查,判斷這是一只尚未成年的亞成體,并無外傷,推測可能由于體力不支導致落水。

在救護中心,經過工作人員30多天的專業養護,落水黑鳶體重增長,體能、飛羽等各項指標均符合了放歸條件。我們為其佩戴了GPS定位器(俗稱“小書包”~),并在4月24日南京市愛鳥周活動當日,在眾多參與者的見證下,于紅山園區北門湖放歸自然。

給黑鳶佩戴GPS“小書包”?紅山森林動物園

在此之前,我們已經放歸了四只配有定位器的黑鳶,于是這只被命名為:黑鳶5號。

黑鳶5號放歸現場?紅山森林動物園

在放歸之前,為了使救助的黑鳶更好地適應野外生活,工作人員會在放歸籠用人工驅趕的方式鍛煉它們的飛行能力,相較于其他救助的黑鳶,5號的飛行能力明顯較弱,總是飛的很慢且無力……

可沒成想,就是這個飛行“差生”,竟然單程飛行超過3000公里,趕在夏季遷徙到了俄羅斯遠東地區,成為小書包編隊中唯一一只遠程遷徙的個體。

留鳥還是候鳥?

黑鳶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個省份,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猛禽。數只黑鳶或俯沖掠過江面,或飄然翱翔于天空,這是南京江畔最常見的風景。

在南京,黑鳶一年四季都可以見到,屬于抬頭就能看到的那種。

黑鳶的尾羽中央向內凹,像個“魚尾巴”,翅膀下還有顯著的白色斑塊,氣質上也沒有其他猛禽那么“兇”,而且飛起來有些“飄”,像個“大風箏”,很難認錯。這也是南京人民最熟悉的“老鷹”。

飛行的黑鳶?原野

熟悉歸熟悉,但是我們對于這種天天在頭頂晃的老鷹并不十分了解,相關的科學研究也不太充分。

雖然黑鳶在江邊一年四季都能見到,看起來像是南京的留鳥,但是黑鳶都幾乎長得一樣,很難進行個體識別,所以夏天看到的黑鳶和冬天看到的黑鳶還是同一個族群嗎?

不得不承認,關于鳥類,特別是一些本土常見鳥類的遷徙、繁殖行為我們知之甚少,“小書包編隊”的飛行軌跡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我們身邊的這些“老鷹朋友們”。

黑鳶1—4號飛行軌跡圖;圖源環球信士官網

可以看出,4只黑鳶放歸后始終在南京周邊活動,尤其在沿江濕地以及森林、農田等生境中頻繁活動。

黑鳶可以通過高超的飛行技巧,捕食或撿拾江面上漂浮的魚類,長江為其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所以江畔濕地是它們最活躍的區域。

除了江邊,四只黑鳶飛行軌跡的重合區域更多集中在了江北的老山,南京沿江分布的山林能夠為黑鳶提供夜宿地和繁殖所,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何在長江中下游的城市中,唯獨南京擁有龐大的黑鳶種群。

相較于前4位“常規選手”,黑鳶5號的飛行軌跡有些與眾不同。在城區經過二十多天的適應和盤旋,5月13號,黑鳶5號一路向北,開始了它的遷徙之旅。

跨越山海

即便是同一地區的同種鳥類,也會有留居型族群和遷徙型族群的劃分,這是鳥類更好地適應和利用自然環境的表現,顯然,5號屬于黑鳶的東部遷徙種群。

遷徙的候鳥會在夏天來臨之前飛往高緯度地區繁殖,在秋季從北方的繁殖地遷往南方溫暖的越冬地,如此周而復始,從而能夠利用更廣闊的空間內的自然資源,維系種群的生存和繁衍。

根據救助時間判斷,南京極有可能是5號的越冬地,而此次5號的遷徙的目標,就是返回它的出生地。

從羽毛特征判斷,5號是一只次年的亞成體,這可能是它第一次獨自踏上返回夏季繁殖地的旅程。

黑鳶5號春季遷徙路線;圖源環球信士官網

經過歷代的傳承,每個遷徙種群都已逐漸形成了相對固定的遷徙路線。而南京所在的東部沿海一線便是一條重要的猛禽遷徙路徑,每年都數萬只猛禽往來遷徙,黑鳶5號飛的就是這條航線。

遷徙路遙且艱,黑鳶5號憑借著基因里的導航,向北進發。猛禽遷徙更傾向于選擇在陸地上空飛行,因為地面反射的熱氣流以及山地區域形成的上升氣流,可以讓它們御風而行,節省體力。

黑鳶5號橫跨渤海灣;圖源環球信士官網

而5號面對寬闊的渤海灣,沒有選擇在內地繞路,而是直接橫跨,由于海面可利用氣流較弱,跨海時需要更多振翅飛行。為了盡快到達繁殖地,贏得更多繁殖機會,它愿意以消耗體能為代價。最終,5號耗費8個小時,在下午3點成功跨海,在葫蘆島沿岸島嶼夜宿。

長途飛行會消耗很多體能,沿途的河流湖泊就成為5號的“加油站”,例如中俄邊界的興凱湖,是黑龍江流域最大的淡水湖,5號選擇在此停留半日,覓食補充能量,沿濱海邊疆區海岸線活動數日,后折返飛往烏蘇里江流域和黑龍江下游流域生活。

浪漫歸途

5號在遠東地區度過整個夏天,在10月5日左右開始返程,沿烏蘇里江流域返回中國東北地區。

黑鳶5號往返遷徙路線;圖源環球信士官網

鳥類秋季遷徙受到天氣因素影響較大,猛禽更愿意借助秋季西伯利亞高壓南下形成的北風順風飛行,晴朗天氣1至2級的順風天氣是黑鳶最理想的遷徙環境。

東北亞猛禽秋季遷徙自然繞不過遼東半島最南端的老鐵山。老鐵山是通過渤海海峽的最近通道,進入遼東半島的大量猛禽隨著陸地一路南下,在老鐵山角匯聚跨海,因此老鐵山成為國內秋季觀測猛禽最好的地方,這應該也是5號返程的必經的“跨海跳板”。

老鐵山角與渤海海峽?原野

江蘇觀鳥會辛夷和理想年代兩位老師細心整理了5號返程的飛行軌跡,將其預計到達的時間告知了正在老鐵山觀測猛禽的志愿者。10月14日,來自北京的志愿者許哲浩成功拍攝到5號跨海的照片,消息一經傳出就牽動了南京鳥友的心,才有了開頭的持續“催更”。

黑鳶5號在老鐵山跨越渤海海峽?許哲浩

受制于天氣因素,14日黑鳶5號跨海并未成功,掉頭在老鐵山夜宿,于次日早上成功跨海,進入山東境內。15日夜宿黃島,16日夜宿宿遷,17日到達南京,夜宿六合區??缭缴胶?,漫漫旅途,黑鳶5號已然成為一只歷經自然生存考驗的強者。

18日,5號的軌跡繼續向南,在八卦洲區域內盤旋。曾經救助過它的工作人員、熱心鳥友趕往幕府山,試著尋找它的身影。最終在幕府山長江觀音景區成功見到了這位闊別已久的“背包客”,這是一場跨越6000公里的久別重逢。

黑鳶5號出現在八卦洲區域?鳳子

當黑鳶5號的飛行軌跡真實地呈現在地圖上時,我們才意識到,我們或許一直忽略了身邊神奇生物的精彩之處,而這樣的自然史詩每時每刻都在上演。

也許,當我們再次抬頭仰望黑鳶,會減少些許自大,對于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

閱讀 100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