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發現珍稀“氣象樹”,樹葉變色可知天氣狀況,樹皮上還會長毛
青岡樹是我國南方地區比較多見的一種樹木,又叫青岡櫟,這種樹木主要分布在東亞低緯度地區和東南亞一帶,是一種落葉或常綠喬木,它的葉子會隨天氣的變化而變化,對氣候條件反應敏感,所以稱為“氣象樹”。
每當天氣發生變化時,青岡樹的葉子顏色和疏密程度都會發生變化,這是因為它的葉片中所含的葉綠素和花青素的比值會跟隨空氣的溫度和濕度變化形成的。比如在大雨來臨之前,這種樹葉子中的葉綠素會受氣壓和空氣濕度的變化而變化,這時葉子的顏色會變得發紅,表示離下雨不遠了。
近日,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的考察人員在保護區大娘山片區和蘇典片區發現數量較多、保存完好的原生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的野外樹林,使得這種數十年不見的樹種重新呈現在世人眼前
1976和1983年,有植物分類學家在云南省紅河州金平分水嶺和德宏州盈江縣蘇典鄉發現了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兩個新物種,從那之后直到今天的40來年間,除模式標本外,植物學家們再也未在模式標本產地采集到毛脈青岡和盈江青岡標本,尤其是毛脈青岡,這種樹的樹皮上仿佛長了一層毛發,很是奇特,40多年來,關于它的分布和群體信息一直都是空白,因而該樹種一度被認為已滅絕,至少是極其瀕危物種,所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也將這兩個樹種列為"數據缺乏類"。
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大娘山片區和蘇典片區認為是重要的植物學寶庫,保存有較為完整的大面積中山常綠闊葉林,此地氣候類型多樣,生物物種極其豐富。毛脈青岡生長于海拔約2300米的常綠闊葉林中;盈江青岡生長于海拔2500米的山地,這兩種青岡樹的發現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價值。
此次考察共收集到殼斗科植物21種,與滇東南的物種組成較為近似,對于開展中國西南——中南半島生物地理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研究員鄧敏認為,通過研究櫟屬近緣類群遺傳多樣性格局,不但可以深入理解近緣類群如何適應和應對環境變化,同時也能為以櫟屬為代表的北半球森林如何響應氣候變化提供重要線索,因此這種樹也可謂是"北半球氣候的晴雨表"。
青岡樹屬于山毛櫸目殼斗科櫟屬,環境適應性很強,能在山石縫隙中生長,也可用作綠化景觀樹種,該樹可長到20米高,樹干直徑可達一米,是一種相當高大的喬木樹種,其木材是制作家具、建材、造船的好材料,還可以燒制作為一種無定形木炭,用于冶金鍛造之中。青岡樹的果實可食用,常被用來釀酒、做糕點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