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底線思維”,把阻擊“德爾塔”的方法論落小落細
“底線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的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方法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主持召開國家安全工作座談會、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省部級主要領導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培訓班等多個重要場合反復強調“底線思維”。
如何用好“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也給出了明確答案:
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
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遺憾的是,“德爾塔”這頭“灰犀牛”這一次還是成功破防而來,這給我們再次敲響了堅守“底線思維”的警鐘:什么時候罔顧“底線思維”,什么時候就會跌倒在地。
如果說南京祿口機場蔓延的“德爾塔”病毒,是我們對于防范“灰犀牛”的一次失守,那么,猝不及防的鄭州暴雨,仿若一只“黑天鵝”,疊加大災之后有大疫的“灰犀牛”——“德爾塔”的入侵,一座城市就此雙線淪陷。
上圖為7月22日,鄭州市中牟縣阜外華中心血管病醫院附近路段,救援人員利用舟艇轉移人員。下圖為7月25日,社會車輛已經正常通行。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兩個地方,同種危機,再一次用實踐力證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
真可謂教科書般的現實案例。
早在2020年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這根弦必須時刻繃緊,決不能前功盡棄。同時,他還提出各地區各部門要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有針對性地加強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舉措,不斷鞏固防控戰果。
總書記還強調,各地要落實和完善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繼續堅持必要的人員管控和健康監測措施,指導企事業單位和各類公共場所落實防控要求,引導群眾做好必要的個人防護。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疫情防控常態化”,這是中央對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定下的總基調。
我們不能說南京、鄭州方面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方面不努力、不盡心,成績是看得見的。但今天依然被破防,只能說我們還是大意了,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弦松了,專業化的防控舉措與要求被漠視了。
漏洞明顯,補位缺失,心存僥幸。
我們復盤這次“灰犀牛”“黑天鵝”入侵的缺漏,不是為了簡單的指責與批評,而是為了洞見疫情、災情破防背后的深層次原因。
什么時候都不能忘記“底線思維”,這是我們黨和國家長期以來得出的實踐論,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導我們謀劃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方法論。
這樣的教訓,也再一次警示我們: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必須深刻領會、始終牢記。
當前,各地正在為圍捕“德爾塔”做出種種艱苦卓絕的努力。
但更重要的,或許是圍捕隱藏在“德爾塔”背后的“灰犀牛”,即疫情防控中的缺陷與懈怠。
居民正在進行核酸采樣。攝影 陳陽
如何圍捕?必須強化并堅定一個理念——寧可十防九空,不可“一失萬無”;寧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無備”。
就像最近的湖南張家界,發現關聯病例的第一時間,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含淚封園、全力應戰,贏得公眾的一片贊譽。這背后就是“底線思維”及其責任擔當的體現。
于下一步圍捕“德爾塔”的操作層面而言,各級黨委政府就是要忠誠踐行總書記講的:“穩妥審慎”“從壞處準備”“要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解決問題的措施想得更周全一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扎實一些”。
比如對重點部位、重點人群的管控上,要切實厘清源頭,管住源頭。要更加嚴密精準地開展溯源流調,并確保密接者和次密接者一個不漏,切實做到對高風險人群重點管控、有效管控。
比如在管控的效率上,必須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搶時間、拼速度,既與疫情防控打時間戰、空間戰,更為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爭主動權。
更快更嚴更實更細,從最壞處準備,才能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與此同時,廣大人民群眾同樣需要“底線思維”下的積極參與。除了落實戴口罩、不聚集等防疫要求,主動接種疫苗,同樣是“底線思維”的體現。
7月29日,張家界永定區天門小學核酸檢測采樣點,醫務工作者在為市民進行核酸檢測。
疫情防控的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
我們在此時厘清“灰犀牛”的概念與定義,更是為了拓寬疫情防控“底線思維”的深度與廣度。
唯有發現現象之下的本質,我們才能在回望與沉思之中,更加篤定“底線思維”的意義。當我們真正將“底線思維”落實落細,當我們在實力、格局、制度上繼續銳意精進,當我們能夠泰而不驕、居安思危,便不會畏懼“黑天鵝”,也不會撞上“灰犀牛”。
“德爾塔”終會消失,但“灰犀牛”或許不會。所以,我們更應警醒,更應時刻謹記。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