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觀察丨又一家藥企叫停臨床試驗 “科研政治化”令美國公眾信心每況愈下
當地時間10月13日,美國制藥企業禮來公司宣布,出于“安全考慮”,暫停一項新冠抗體療法三期臨床試驗。這是繼英國阿斯利康公司和美國強生公司后,第三家大型制藥企業因相似原因暫停新冠疫苗或抗體療法臨床試驗。在當前政治持續介入科研領域的情況下,這一系列消息,令公眾對新冠藥物和疫苗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這或許是那些急于操作“科學問題政治化”的政客沒有料到的后果。
△彭博社表示,出于“安全考慮”,禮來公司宣布暫停一項新冠抗體療法三期臨床試驗
安全隱患導致臨床試驗叫停
據美國多家媒體報道,一個獨立的數據安全監測委員會10月13日建議禮來公司暫停一項由聯邦政府資助的實驗性新冠療法臨床試驗,因為存在安全隱患。消息一出,禮來公司股價下跌近4%。
禮來公司此前宣布啟動抗體療法三期臨床試驗ACTIV-3,主要研究LY-CoV555抗體能否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等。該公司稱,LY-CoV555抗體是一種針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單克隆抗體,從美國一名早期康復患者的血液樣本中分離而來,它能阻止病毒附著和進入人體細胞,有望用于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感染。ACTIV-3項目主要試驗地點位于美國,另一些在丹麥和新加坡,目標是召集1萬名確診患者,分為兩組進行觀察:試驗組接受禮來公司的抗體療法,同時服用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對照組僅服用瑞德西韋。
總部位于印第安納波利斯的禮來公司13日表示,ACTIV-3試驗的數據安全監測委員會出于謹慎考慮,建議暫停登記受試者。禮來公司稱,支持該獨立委員會的決定,以謹慎確保參與這項試驗的病患安全。不過,該公司未就安全隱患的性質提供更多細節,暫時還不清楚這一試驗暫停是否影響公司的其他臨床試驗項目。
資助這項試驗的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13日稱,在上述獨立委員會建議暫停試驗之前,已有326名患者參與了這項試驗。委員會將在10月26日的一次既定會議上再次評估數據,并將就是否恢復登記受試者給出建議。
禮來公司宣布暫停臨床試驗的前一天,強生公司宣布,暫停旗下楊森制藥公司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原因是一名受試者出現“無法解釋的疾病”。該公司表示,試驗只是“暫時停止”,大型試驗出現受試者生病等情況并不罕見,某些情況下,出現疾病可能與試驗僅有部分關聯或完全無關。英國制藥企業阿斯利康公司此前也稱,因一名受試者出現“可能無法解釋的疾病”,暫停與牛津大學聯合研發疫苗的全球臨床試驗。不過,在疫苗安全性獲得獨立委員會和監管機構認可后,這款疫苗在英國、巴西、南非和印度的臨床試驗隨后相繼恢復,但在美國的試驗依然暫停。
分析認為,新冠防治臨床試驗暫停理論上屬于正常現象,并不意味著疫苗或藥物本身存在問題。隨著研發進展,人們會越來越習慣于聽到暫停的報道,而隨著受試者的增加,患病的概率也會增加。即便如此,疫苗及藥物研發的停滯,無疑會大大延緩抗疫進程,特別是在美國當前政治與科學的矛盾日益凸顯的情況下,一連串藥企暫停新冠防治臨床試驗的消息,難免會對輿論形成沖擊。
△《華爾街日報》稱,強生公司宣布暫停新冠疫苗臨床試驗表明,抗疫進程依舊面臨重重障礙
政治介入持續動搖公眾信心
對于美國輿論對疫苗研發等問題的不信任,彭博社評論稱,目前許多美國政客迫切希望將長時間的疫苗研發進程縮短至幾個月,從而及時控制疫情并加速經濟復蘇,由此獲得政治利益。如今,對疫苗的追求已經成為一個政治話題,一些觀察家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急于在大選前推出疫苗,甚至不惜犧牲科學進程。
隨著美國大選臨近,對于“科研政治化”的擔憂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擔心,特朗普政府進一步影響疫苗及藥物研發的嚴謹性和科學性。此外,受到政治宣傳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也逐漸對疫苗的安全性持懷疑態度。正如威爾·康奈爾醫學院病毒學家約翰·摩爾所言,“抗疫政治化”的輿論后果恰恰說明,疫苗研發進程確實不該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
除了各界對于政治影響科學的擔憂,疫苗本身潛在的副作用,也令美國輿論寢食難安。《華爾街日報》就稱,許多醫療衛生界的權威專家曾表示,疫苗的副作用可能會為孩童、孕婦等接種者帶來安全隱患。此外,在聯合用藥的臨床試驗中,有時很難判斷出究竟是哪種藥物產生了不良反應。諸如此類隱患,都會動搖美國民眾對疫苗的信心和接種的主動性。
另一方面,由于疫苗研發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一些科學家重提“群體免疫”的方法,即讓多數健康的人染病,以此切斷傳播鏈條,保護弱勢群體,甚至白宮方面也曾對該提議表達了某種程度的認可。
但多數醫療衛生專家表示,“群體免疫”實現的前提,是幾乎全美所有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但至少從官方數據來看,目前美國85%~90%的人尚未感染新冠病毒,因此“群體免疫”的提議目前看來極不現實,有“病急亂投醫”之嫌。正如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所長克里斯托弗·穆雷所言:“認為10%~20%的感染率就可以帶來群體免疫,這簡直是胡說八道。”
當前,由于政治的廣泛介入,美國公眾對疫苗研發進程的不信任感與日俱增,再加上政客不時開出空頭支票,甚至為不切實際的新冠防治方法背書,令輿論對當前的科研形勢進一步產生了疑慮。正像許多專家擔心的那樣,“科學問題政治化”的輿論后果之一,恰恰是科學招致公眾懷疑,令政治動機適得其反,這也更加體現了科學獨立性的可貴。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