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組初步提出黃河流域濕保護8項戰略與22項優先行動計劃
2023年12月15日至16日,保爾森基金會、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在內蒙古大學生態與環境學院聯合召開了“黃河流域濕地保護戰略與優先行動”項目討論會暨報告統稿會。
作為“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和“中國沿海水鳥及其棲息地數據集項目”的延續,“黃河流域濕地保護戰略與優先行動”項目旨在系統評估黃河流域濕地現狀和保護空缺、確定保護優先區等,制定黃河流域濕地保護戰略與優先行動計劃。
與會人員合影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的一級巡視員鮑達明在致辭中強調,該項目的實施對推進黃河流域以及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通道的濕地和水鳥保護具有重要意義。他提出,應當認真分析黃河流域濕地的生態特征及變化,清晰闡明黃河流域濕地保護的重要性與迫切性;持續推進黃河流域濕地水鳥同步調查工作,夯實項目的科學基礎,以為政府有關決策部門提出有理有據、切實可行,并具有影響力的決策咨詢建議。
保爾森基金會牛紅衛總監致辭,分享了國際社會對應對氣候變化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的共識,并強調了政府資金和市場機制在其中共同作用的重要性;提出在黃河流域規劃和開發清潔能源的同時,不可忽視對生物多樣性的潛在影響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
老牛基金會安亞強秘書長致辭,他強調項目成果,尤其是濕地保護如何貢獻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項目主要成果需要具有針對性和前瞻性,并且應該注重項目階段性成果的宣傳和推廣 。
項目首席專家、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秀波研究員代表項目團隊向與會領導和專家匯報了項目的主要進展,凝練了項目的階段性成果及其影響力,提出了本次會議需要重點討論的關鍵議題。他基于各課題組的匯報歸納總結了各課題的進展和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或需要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內容,并提出了黃河流域濕地保護與管理的8項戰略與22項優先行動初稿供與會專家討論。這些戰略涉及多個方面,包括黃河流域濕地保護修復的政策與機制、保護體系、管理成效、修復工程、水鳥及棲息地調查監測、科技支撐、國際合作、公眾參與、知識管理與傳播。同時,于秀波研究員還提出了項目及各課題下一階段的工作要求及進度安排。
會上,王帥教授、王芳教授、張明祥教授、劉宇副研究員、夏少霞副研究員、李雪健博士、王春曉博士、段后浪副研究員、周義工程師等分別就黃河流域人水關系、水沙變化對濕地的影響、濕地保護管理案例研究、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及其變化評估、濕地保護空缺、山東灌區沉砂池鳥類調查、氣候變化對水鳥棲息地的影響、黃河流域水鳥及棲息地同步調查、水鳥數據庫建設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匯報。張正旺教授、張立勛教授、賈亦飛副教授、馮剛教授、雷進宇秘書長分別就沿黃各省水鳥調查結果做了詳細介紹。
作為項目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來自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科學院的史學建研究員發表了項目指導意見,指出項目目前取得了豐富的成果,需要進一步從中“找金子”和提煉這些“金子”,除了項目本身的科學問題之外,建議加強與各利益相關方,尤其是黃河水利委員會的聯系和交流,以了解政府部門和社會關心的問題。
此次會議不僅分享、交流了各課題的進展,總結了項目至今的成果,分析了和存在的不足,更明確了各課題及整體項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進度安排,為按期、高質量完成黃河流域濕地保護戰略與優先行動計劃項目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項目簡介
“黃河流域濕地保護戰略與優先行動”項目由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資助、保爾森基金會和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共同組織實施,由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水科院水資源研究所、內蒙古大學、蘭州大學、中國觀鳥組織聯合行動平臺(朱雀會)等聯合執行。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