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在長江中生存有多難?專家:就像在車水馬龍間穿馬路
「本文來源:文匯報」
王超群攝(中科院水生所)
2021年1月1日,長江正式實施十年禁漁;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頒布實施。禁漁十年后,我們將會迎來一個怎樣的未來?群魚競游、生意盎然的江中世界,能否從過去穿越到未來?長江最后一種哺乳動物長江江豚,能否繼續“笑傲江湖”?昨天下午,上??破沾笾v壇第167講邀請到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張先鋒、徐軍兩位研究員,他們圍繞“長江大保護”主題以線上講座的方式,講述了長江“淡水精靈”們的坎坷命運與充滿希望的未來。
長江江豚是長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種。在講座正式開始前,線上觀眾共同觀看了上??萍拣^原創紀錄片——中國珍稀物種系列之《長江江豚》。透過真實的影像畫面,觀眾感知到長江江豚及整個長江水生動物所面臨的危機與挑戰。觀影結束后,被人們稱為“豚爸爸”的張先鋒研究員從長江江豚和白鱀豚的故事講起,并介紹了科研人員在長江淡水豚類保護過程中的曲折經歷。其實,白鱀豚“永逝”、江豚瀕危的背后是長江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豚爸爸”的張先鋒
據介紹,白鱀豚目前已經功能性滅絕,江豚處于瀕危形勢未能扭轉的狀態。“2017年我們普查的結果是江豚有1012頭,根據5年普查一次的規律,明年我們有望將再次普查江豚數量。”
他呼吁道:“長江十年禁漁,拯救的不止是魚,更是為了救人,為了恢復長江生態,為了給子孫后代留下資源。”
人類活動影響魚兒,影響到底有多大?張先鋒打了個比方,就像行人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穿梭。徐軍曾參與過評估人類活動對全球淡水魚類多樣性影響的研究,其研究結果最終被國際頂級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選用并發表。在講座中,徐軍研究員從曾經長江魚類資源的多樣性說起,向觀眾介紹了中華鱘、白鱘、長江鰣魚、胭脂魚等長江特有珍稀魚類,以及半個世紀前豐富的長江經濟魚類資源。但近年來長江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竟到了“無魚”可捕的地步。人類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如何評估人類的影響?人類怎么做才能挽救“長江無魚”的現狀?講座的后半部分,徐軍研究員就這幾個問題展開講解。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徐軍
令人痛惜的長江“悲歌”引起了觀眾的強烈感慨。在最后的互動交流環節,線上觀眾踴躍提問,從不同視角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法。兩位專家對網友的提問進行一一解答,也鼓勵觀眾朋友們從不吃野生江魚做起,身體力行地保護長江,保護我們的母親河!
作者:沈湫莎
責任編輯:任荃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