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物多樣性監測有了新樣板
江明喜研究團隊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4月30日訊(記者金文兵)“我們需要給湖北的生物多樣性‘打個樣’。”4月30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江明喜研究員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所在的研究團隊,受神農架國家公園委托,和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合作,正在神農架國家公園“劃出”一個25公頃的巨大“方框”,建設湖北首個生物多樣性監測大樣地。
據悉,傳統的植物群落調查方式,是利用幾百平方米的樣方,來調查植物群落中的物種組成和群落結構,以求得某一調查種群的種群密度估測值。
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樣地分布圖。
大樣地方法,則是放大版樣的方法。本次在神農架進行的樣地監測建設項目,是選取官門山石槽河一帶具有代表性的區域,建成一個投影面積5公頃的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和千家坪建設一個投影面積25公頃的落葉闊葉林樣地,將25公頃內的所有大于“手指粗細”(胸徑大于1厘米)的木本植物都帶上標簽,并在地圖上作好標記,開展木本植物的“戶口”普查,以便開展長期的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的定位監測研究。
“這是一個很復雜的基礎工程。”江明喜研究員解釋道,“通過采用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的統一調查研究方法,能夠為中國生物多樣性監測提供一個很好的樣本”。
據江明喜研究員介紹,中國森林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簡稱CForBio)從2004年開始建立,到2021年10月已建成24個大型動態樣地,這其中,缺少一個“北亞熱帶典型森林生態系統"的樣地。
神農架因其復雜多樣的地形環境,成為很多古老、珍稀植物的避難所,被稱為“物種天然基因庫”,是我國北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生態系統的最典型代表。
其次,神農架相對高差2700米,是我國中部山地植被垂直分布規律表現最為清晰和完整的地區,擁有北亞熱帶典型的山地垂直自然帶譜,是研究生物多樣性海拔梯度變化的天然試驗場。
同時,神農架地區也是中國兩大水利工程(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集水區的關鍵地段,關系著國家的生態安全,在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研究和監測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在神農架建立的這個25公頃大型森林動態監測樣地,是一個大型生物多樣性監測平臺,不只是植物,還會對動物、昆蟲、微生物、土壤和土壤動物等方面進行長期監測。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