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訪談 | 濕地,一趟充滿自然能量的旅程
志愿者訪談 92
在華僑城濕地活躍著一群普通卻不平凡的人,他們用信念和行動傳播生態文明、推廣自然教育,為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而不懈努力著。今天的訪談對象是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第九期環保志愿教師單樅(吳秋梅)老師。

單樅老師在歡樂海岸工作多年,一直未有機會對華僑城濕地進行深入了解。直到2017年帶孩子山竹(九期環保志愿教師)參加了小鳥課堂,才真正走進了濕地。熱情、專業的志愿者精神深深地打動了他們一家三口。因此2018年時他們也如愿成為華僑城濕地自然學校的一份子。

單樅老師是一名檔案室管理員,繁瑣的工作,因為濕地簡單、友善的環境,而感覺心情愉悅。也常被其他志愿者滿滿的正能量所感動,并以此為榜樣,督促自己努力向上、緊跟大家的腳步。成為環保志愿教師后,單樅老師眼中的鳥也有了變化——過往喧鬧的鳥鳴入耳已變成優美的旋律;之前熟視無睹的鳥影現在也總會駐足觀察。

單樅老師最喜歡的就是帶學生或者親子的生態導賞活動了,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帶領小記者團,孩子們那種認真、主動、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氛圍以及好奇心,讓單樅一直記憶深刻。她認為環保志愿教師是自然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橋梁,只有真正到了自然中,看了、觀察了、體驗了,才會有不一樣感受,才能真正體會到濕地在傳播生態環保理念中起的重要作用。

從家長變成同學,從陪伴督促到共同成長,單樅老師和山竹在濕地里留下太多美好記憶。在濕地服務以來,她和孩子山竹之間的親子關系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來濕地參與志愿服務或許就是她們一家三口最放松的家庭日了。

“三人行,必有我師”,濕地環保志愿教師間形成的“互相學習,互幫互助,樂于分享,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對此單樅老師也有切身體會。受君遷子老師和小魚兒老師的影響,山竹迷上了攝影,從學習相機的使用,到拍攝鳥類,到最后學習分類整理照片以及歸檔。山竹做事也愈發專注,更加自覺地去學習和鉆研,更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與不斷的積累,給公眾傳播更多的東西。這一路走來,單樅老師老師陪伴左右,欣喜,滿足,感動。

“在濕地的志愿經歷必將是我們家收獲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單樅如是說。
文字:綠絨蒿、山羊
排版:山羊
圖片:華僑城濕地
副主編:陳銀潔
主編:孟祥偉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