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動物資訊

大熊貓把家“安”在這里——直擊阿壩州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家園【四川頻道2021/9/23】

媒體:四川頻道  作者:烺潔夏姆 時群   專業號:四川省林草宣傳 2021-09-24 09:12:11

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阿壩州汶川縣西南,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及高山森林生態系統為主,擁有世界上最大、結構最合理的大熊貓圈養種群。此外,岷山山系的茂縣、松潘、九寨溝縣和邛崍山系的小金縣也都是大熊貓在阿壩州的主要棲息地。2017年,我國制定《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阿壩園區覆蓋汶川臥龍、草坡,茂縣寶頂溝,松潘黃龍、白羊、龍滴水,九寨溝勿角7個自然保護區,其中有野生大熊貓348只,約占全國大熊貓種群數量的18.7%。 馬川江 攝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也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在國人眼中,憨態可掬的大熊貓是“勇敢、正直、和平、忠厚”的象征,是和平的使者、友誼的化身,象征著人與自然萬物的和諧關系,是太極兩儀、天人合一等中國傳統文化的最佳載體。

去年9月,40多名阿壩唐卡繪畫大師歷經一年時間,把被譽為“天之驕子,國之瑰寶”的大熊貓與獨具特色的唐卡畫卷完美組合,繪制出以大熊貓在阿壩繁衍生息為主題、全球唯一的大熊貓巨幅唐卡——《大熊貓百圖唐卡長卷》。這幅精美的藝術品向全世界講述了阿壩州和大熊貓的動人故事。

大熊貓是阿壩這片人間凈土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文化符號。我州有大熊貓棲息地40.62萬公頃,占全國總面積的15.7%;據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我州至少有野生大熊貓348只,占全國野生種群的18.7%。第一只有記載走出國門并到達西方的大熊貓“蘇琳”出自汶川草坡,草坡和緊鄰的臥龍是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地的核心區域。臥龍是大熊貓研究的起源地,友好使者的出發地,大熊貓文化的發祥地,人工繁育“三難”問題的攻克地……有關大熊貓繁衍生息的神秘色彩,在阿壩這塊神奇的大地上就可以揭秘。

建設

從重點保護到熊貓家園

翻開阿壩地圖,阿壩州“熊貓家園”就在岷山山系的茂縣、松潘縣、九寨溝縣和邛崍山系的汶川縣、理縣、小金縣這條走廊帶上,這里是大熊貓原生態棲息地,是大熊貓繁衍生息的搖籃。

這個搖籃有多大?總面積約2.73萬平方公里的熊貓走廊,轄區擁有7個自然保護區、4個風景名勝區、2個自然遺產地、1個森林公園,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生態資源為大熊貓提供了最佳的棲息環境。

從汶川乘車向西南行駛大約80公里,就能到達響譽中外的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里是“熊貓之鄉”“寶貴的生物基因庫”“天然動植物園”,保護區始建于1963年,是以保護大熊貓、珙桐等高山生態系統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從建立全球第一個大熊貓野外觀測站——“五一棚”觀測站到大熊貓研究中心運行,保護區成功攻克了圈養條件下的大熊貓飼養、繁育等多項世界難題,既維持了生物的多樣性,也確保了大熊貓棲息地的原真性。

這里,擁有青蔥翠綠的竹林、清澈明麗的溪水、憨態可掬的熊貓;這里,保護著西南高山林區自然生態系統及大熊貓等珍稀動物;這里,不僅是我國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一,還是全球第一只以人工授精方式繁殖的大熊貓誕生地……

對于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而言,阿壩具備了健康優質的“生長”土壤。為保護大熊貓:

——1978年在九寨溝設立了大熊貓自然保護區,到上世紀90年代,我州又相繼在草坡、白羊、黃龍、勿角等地設立了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自2017年制定《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以來,27134平方公里的大熊貓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的劃定,為大熊貓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生態家園。其中,阿壩園區覆蓋汶川臥龍、草坡,茂縣寶頂溝,松潘黃龍、白羊、龍滴水,九寨溝勿角7個自然保護區;

——“十三五”期間,阿壩州實施大熊貓及珍稀動物棲息地修復項目10個,總投資18356萬元,恢復植被51186.35畝,生態環境保育面積達62895畝;

……

得益于數十年來歷屆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視,站在建設生態文明、建立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戰略高度,全州上下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從開發過度到青山綠水,如今,阿壩州大熊貓棲息地生態環境恢復良好,大熊貓種群及生存環境正在逐步擴增。

融合

以熊貓IP“賦能”文旅新業態

地理、生態、人文千百年來總是相互滲透融合。對于阿壩人而言,在走上首創全省全域旅游示范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道路后,大熊貓給阿壩人帶來的不只是精神上的長期獲益,更催生出了“熊貓經濟”的連鎖效應……

初秋時節,記者來到溪水為伴、青山作陪的三江鎮樂活村“云頂山莊”農家樂。從當地村民口中得知,2015年,致富能人趙勇在村里修建了10幢小木屋發展特色康養旅游,讓游客住在青山翠林間呼吸清新空氣,享受愜意生活。近年來,樂活村在致富能人趙勇的帶動下,成功實現了村民發展信心由弱變強、群眾經濟收入自少變多、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全村整體面貌從舊變新、貧瘠落后山村從“冷”變“熱”的質變。趙勇坦言,如果沒有汶川縣大力發展“熊貓旅游”和全域旅游的東風,我們的生活不會像現在這么好。

人與大熊貓是怎樣“相伴共舞”的?汶川用特色發展之道告訴我們答案。

大熊貓文化的多元不僅僅體現在景區景點內,在城區,熊貓元素已融入城市的每個角落,成為汶川特定的城市符號,也是汶川對外宣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年來,汶川將熊貓文化與藏羌文化、大禹文化、大愛文化等深度融合,相繼推出了代表汶川大熊貓IP形象的“汶汶”“川川”卡通形象及系列文創產品;建設了映秀熊貓文化館、威州熊貓廣場,在全國率先發布了“熊貓指數”等。同時,將熊貓、旅游、生態、發展深度融合,常態化舉辦大熊貓節、熊貓綜合格斗賽、熊貓O2生態音樂季,大熊貓“汶汶”“川川”成長記拍攝等系列活動,不斷提升汶川“熊貓家園”品牌影響力,用“熊貓家園”標注的生態文明之光照亮汶川生態康養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之路。

人與自然的親近,亙古未變。在九寨溝縣勿角鄉甲勿海大熊貓保護研究園,游客陳女士一邊看著正在玩耍的大熊貓,一邊向記者說道:“這邊風景真優美,大熊貓生活得如此安逸,我好想多看一會兒大熊貓。”

的確,這份來自大熊貓的魅力,讓游客駐足停留、不想移步。近年來 ,我州立足“大九寨”“大熊貓”世界品牌,在加速生態與文旅融合、做大產業發展的同時,抓好九寨溝勿角熊貓園和甲勿海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野化放歸培訓;在映秀、耿達、臥龍沿線,突出大熊貓主題文創、豐富大熊貓社區文化;在大熊貓國家公園入口周邊規劃建設一流的大熊貓生態小鎮,全面打造以臥龍、耿達,三江、綿虒,光明,小河,勿角等為中心的入口集鎮建設。

在阿壩,起伏的地貌、豐沃的植被,高山流水、草原湖泊,自然界以其獨有的生態方式,將“中國國寶”大熊貓饋贈給這片土地,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最美樂園。在文旅大融合的進程中,阿壩探索著可持續的社會發展機制,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保護世界旗艦物種大熊貓為主的生物多樣性、保持自然資源的完整性持續貢獻阿壩力量。(記者 烺潔夏姆 時群)

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274609?channel=weixin

閱讀 856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