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理論 > 理論研究

植物界大熊貓——杜鵑紅山茶

媒體:閑云野鶴談植物  作者:內詳   專業號:杜鵑葉山茶 2021-12-17 17:21:59

一、杜鵑紅山茶的生物學特征及生態學特性

杜鵑紅山茶(Camellia azalea Wei),山茶科山茶屬,主要分布在云南、廣西、廣東、四川,野生數量稀少,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

杜鵑紅山茶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2.5m,最高約5.0米。樹體呈矮冠狀,嫩枝紅色,無毛,老枝灰色。葉革質,倒卵狀長圓形,有時長圓形,上面干后深綠色,發亮,下面綠色,無毛;先端圓或鈍,基部楔形,多少下延,側脈6-8對,干后在上下兩面均稍突起,全緣,偶或近先端有少數齒突。花深紅色,單生于枝頂葉腋;苞片與萼片8-9片,倒卵圓形,花瓣5-6片,長倒卵形。蒴果短紡錘形,有半宿存萼片,果爿木質,3爿裂開,每室有種子1-3粒。四季開花不斷,盛花期是7-9月份,持續至次年2月。

杜鵑紅山茶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耐陰能力強,稍耐寒,喜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酸性土壤。野生杜鵑紅山茶自然分布于廣東省陽春市鵝鳳嶂自然保護區河尾山林場紅花潭溪流河谷兩岸,此處森林茂密、人跡稀少、生態環境較好,年平均溫度22.1℃,海拔217-237米,具有明顯的熱帶北緣性質。僅有少量栽培品種在中國廣西,廣東,云南,四川,浙江,福建等地種植。

二、杜鵑紅山茶的價值

杜鵑紅山茶是一種觀賞價值極高的名貴木本花卉品種,以其花大、鮮艷、葉片獨特 、樹冠優美的特征吸引了眾多園林科研工作者的眼球。

杜鵑紅山茶的株型與葉形特點也決定了杜鵑紅山茶在園景樹、花籬、盆景及切花等方面均有較好的開發前景。

杜鵑紅山茶因其外形極像杜鵑,實質卻是山茶,故此得名。普通的山茶花既有傲梅風骨,又有牡丹艷麗,自古以來就是極富盛名的木本花卉,有"世界名花"的美名。而杜鵑紅山茶的美艷比普通的山茶有過之而無不及。

杜鵑紅山茶花期為夏季,而山茶屬花期多為冬季,因此又是山茶花期育種的珍貴材料。

三、杜鵑紅山茶的種植及發展現狀

杜鵑紅山茶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植物大熊貓”之稱。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廣東省陽春縣(今陽春市)的鵝凰嶂被發現。野生數量稀少,花卉市場上也少見,曾經由于野蠻盜挖瀕臨滅絕。分布區域很窄,在八甲大山次原始森林山林場紅花潭處有小面積生長。經中國林業科學院證實,世界上只有陽春市八甲鎮是杜鵑葉山茶的原產地,20世紀80年代,原存879株,杜鵑葉山茶因此被譽為大熊貓。為有效保護杜鵑紅山茶,當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經過努力的保護和繁育,截止至2010年,野生杜鵑紅山茶數量已經達到1039株,被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5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極危(CR)。 列入《中國國家保護植物》——Ⅰ級。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

截止到目前,野生杜鵑紅山茶的數量又降到了千株以下,急需保護。

四、杜鵑紅山茶的栽植管理

地栽

選地栽植:杜鵑紅山茶生長適溫20-30℃,種植宜選擇溫暖、濕潤環境和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土壤pH值在5.5-6.5之間。整地時要深翻曬垡,并做成120厘米左右寬的高畦。以2-3月或9-10月帶土團移植為佳。杯苗、嫁接苗全年內均可移栽定植。株行距以1米×1米為好,栽后及時澆透定根水,并在新芽生長期內注意保持土壤濕潤。

水肥管理:杜鵑葉山茶喜濕潤環境,充足的水肥可以使植株長勢旺盛,枝條油綠光亮。在日常養護中,要視土壤干濕程度澆水,使土壤經常保持濕潤狀態。同時也要加深園地溝系,大雨天及時排除積水,防止水大爛根。遇到干旱要及時進行灌水。每年的早春、夏季、秋后各施1次腐熟有機肥,或在生長期內,每月施1次氮、磷、鉀比例為3:2:2的三元復合肥,以促使植株枝葉茂盛、花多色艷。同時在整個生長期內,每半個月向葉面噴施1次0.1-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以促使開花和花芽形成。施肥時切勿施用未腐熟的生肥,每次施入量不宜過多,否則易導致植株脫水,根系腐爛。

整形修剪:從小苗到大苗,再到培育出可供觀賞的成品苗,至少需要3-4年的時間,在這個相對較長的種植過程中,需要進行6-10次修剪。生長位置不理想,生長過多、過密、過弱的枝條,以及無用枝等均應剪除。同時采用撐枝、拉枝等方法來調整枝條生長角度,改善通風透光條件。

盆栽

選土與栽植:進行盆栽生產時,盆土宜用疏松肥沃的砂質壤土、黃土或腐殖土,或將泥炭土與河沙按2∶1的比例混配,切忌大盆栽小株,否則盆土潮濕易導致爛根。栽植應在春季萌芽前進行,移栽時盡量保持根系完整,防止出現枯萎現象。上好盆后應澆透水,用遮陽網遮陰,以提高成活率。在新梢生長期,上、下午要及時將遮陽網掀開,使幼苗接受光照;中午陽光過強時需蓋上遮陽網,防止嫩葉灼傷。

水肥管理:澆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生長季節始終保持盆土濕潤,遇到高溫干旱天氣,要輔以葉面和環境噴水。梅雨季節要防止盆土內積水,否則易引起根部腐爛而致死。在生長旺季,可每月追施1次經過充分腐熟的豆餅肥,也可于盆土四周埋施少量多元緩釋復合肥顆粒,但不宜多施肥。還可澆施1000-2000倍的花多多水溶性肥料,時間從4月開始,每半個月追施1次,8月需減少至每月1次,9-10月停止施肥。

其他管理:盛花期在6-11月,即使在氣溫達38℃以上的7-9月,杜鵑葉山茶依然滿樹紅花。最好將其擺放在光線充足、溫暖濕潤、通風較好的場所,如果栽培管理得好,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栽培過程中,培育出枝條繁茂、株形較好的杜鵑葉山茶盆栽苗時應適當剪枝,但修剪不宜過重,剪掉一些病弱枝和過密枝即可。盆栽一般1-2年換盆翻土1次,同時在花蕾生長期疏除過多的花蕾,以促使開出的花大而艷。

病蟲害防治

杜鵑紅山茶抗性強,大面積種植很少有病蟲危害,不過有時也有葉斑病、炭疽病、卷葉蟲、介殼蟲、蚜蟲和紅蜘蛛等危害。采取相對應的病蟲害防治方法即可。

六、杜鵑紅山茶的繁育推廣

杜鵑紅山茶的繁殖方式有種子繁殖、扦插繁殖、組織培養和嫁接繁殖,但杜鵑紅山茶的種子結實率非常低,且大部分種子表現為敗育,用種子繁育極為困難,因此生產中多采用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但扦插和嫁接缺點明顯,都挺廢材料,而利用李長瀟研究員發明的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繁育杜鵑紅山茶,能無變異、低成本、短周期、大規模、產業化大規模快繁生產,快速向社會各界供苗,解決了杜鵑紅山茶數量稀少這一問題。

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是個全新的植物克隆新系統,完全離開實驗室條件,育苗設施簡易比組織培養快繁投入幾十倍,比常規育苗極大的節約了種質材料,所用外植體繁殖單位材料用量比常規育苗用量少3-8倍(僅一葉一芽);接種速度極快,是組織培養的3-5倍,勞動效率極高。從杜鵑紅山茶的一葉一芽開始繁殖,可直接一次性培育出在自然條件下生長的植株。使杜鵑紅山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擴大數量,脫離瀕危物種。

閱讀 133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