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再生農業,自然向好和糧食安全可以兼得
導讀
糧食是保障人類生存繁衍的必需品,但現有的農食系統也是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我們必須向自然友好型能源和農業轉型。全球許多國家已在這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中國利用退化土地大力發展風電光伏,還實施了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通過系統規劃,發展再生能源和再生農業,確保糧食安全不必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本文為中國觀察智庫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作者:詹妮弗·莫里斯
(Jennifer Morris)
大自然保護協會 (TNC) 全球首席執行官
近年來,氣候變化的不良影響隨處可見,今夏北京和河北洪災就是例證。洪水、山火爆發、野火、干旱和超強風暴,正成為每天新聞的一部分。
目前的糧食生產方式是導致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糧食生產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占每年總排放量的30%。如果不對糧食生產方式做出重大改變,將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1.5℃以內的目標就難以實現。
我們還知道,發展農業不一定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可以在不破壞土壤和水域、不威脅地球生物多樣性的情況下實現糧食安全。
過去50年間,全球糧食需求激增。為應對這一挑戰,農業生產商采取行動,取得了重大進展——糧食供應大幅增加,產業規模顯著擴大。這一轉變支撐著世界各地農村數十億人的生活和生計,但也帶來了負面影響。
圖片來源:新華社
糧食不僅僅是我們的生存必需品,也是我們繁衍生息過程的一部分。糧食系統包羅萬象,從陸地上的作物種植到水里的漁業和水產養殖,不一而足。土壤是地球的皮膚,談到種植業時,必須明確的是,回收土壤中的關鍵營養物質十分重要。保護和恢復土壤也有助于保護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并防止土壤中封存的溫室氣體釋放到空氣中,讓大氣中的本已過高的溫室氣體濃度進一步攀升。
盡管人們知道保護土壤的重要性,但土壤卻因曾經過度開發而日益退化。農民尤其是數以百萬計的小農,往往缺乏信息和資源去恢復土壤養分向再生農業轉型。盡管情況已經開始改善,我們仍需要更快地采取更多措施。
從巴西到中國,許多措施行之有效:免耕和覆蓋作物與長期投資相結合,為農民提供了時間和資金來恢復土壤。我在走訪山東農村時,親眼目睹了“奇跡”的發生:在僅僅兩年時間之內,采用再生農業模式的小麥和玉米種植者每畝地可節省100多元,用水量減少了近10%。同時,由于機械作業減少了50%,溫室氣體排放也隨之減少。
這些創新試點項目得到了新型公私合作伙伴關系的支持,幫助農民抵御全球變暖導致的旱澇交替帶來的不利影響。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基礎之上,優質土壤還能培育出優質作物,對地球和人類都大有裨益。
圖片來源:新華社
8月28日至30日,我在北京參加了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2023年年會,與中外專家和領導人一起,就當今面臨的環境挑戰交換了意見。我們深知機會難得,必須抓住機會尋求解決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污染加劇等多重危機的方案。
其中一個重要機遇就是部署可再生能源。中國已經建立了相關體系和工具,尋找最適合建立風力發電場和太陽能陣列的地區;也劃定了生態保護紅線,以確定保護區,支持更廣泛的生態系統保護和服務規劃。紅色通常意味著“停”,但生態保護紅線也包含著“行”的意思在里面,代表著可以在生物多樣性破壞最小、農業生產成本最低的地方開發可再生能源。
比如,土壤嚴重退化或污染的地方生物多樣性較差,不適宜種植農作物,也不適宜人類居住,但可能適合安裝風能和太陽能設備。在美國和歐洲,大自然保護協會(TNC)與開發商合作采用了類似的方法,在退化的山頂煤礦等地開發可再生能源,保護土地資源。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美國,我們已確定超過31萬平方公里——也就是相當于波蘭國土面積的土地——可以在保護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同時生產可再生能源。研究表明,全球范圍內已退化的土地足夠支持17倍以上的清潔能源轉型所需,大多數國家可以通過在已改造土地上部署新能源基礎設施來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簡而言之,利用風能和太陽能不需要以破壞自然為代價。
TNC與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開展了生態友好型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項目,并于2018年聯合發布了《生態友好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空間布局(2016-2030)》報告,為中國可再生能源選址提供了政策建議。
我們必須發展生態友好型能源和農業。如果我們集中精力進行系統規劃,各國政府、各部門共同努力,就會有更多的土地和水域用于發展可再生能源,確保糧食安全。
圖片來源:中國日報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