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版納記憶
媒體:原創 作者:植物園聯盟
專業號:植物園聯盟
2023-08-16 14:45:32
本文作者:陳紅,2015年第三屆環境教育研究與實踐高級培訓班學員。
2015年在版納植物園參加環境教育培訓班的記憶
記憶片段 1
每天上課下課,走過羅梭江的吊索橋。
記憶片段 2
結業式上陳進主任說:“多保護一種植物,就為人類多保存一條生路。”
記憶片段 3
夜游,其實也沒那么黑。
2021年帶領晉才計劃學員重游版納植物園
相見歡•版納園
重來仍是仙園,最菁菁。
故道經行百遍,總癡心。
龍血碧,螢光翠,鳳蝶輕,
但為河山縹緲,望青冥。
培訓班之后
2015
2015年下半年我在上海崇明島舉行了第一次原創導賞活動:陌上堂?說稻做稻。
2016
2016年和伙伴們一起開展原創性導賞探索,如自然讀書會、自然神探、云間飛羽等,創辦百家自然導賞中心(原名百家游學會)。
2017之后
2017年發起上海自然教育論壇,承接政府委托,帶領市民親近自然。同年舉辦第一期自然導賞晉才計劃——即滬上自然導賞員的養成計劃,目前第八期正在進行中。
該計劃自2022年起獲得上海動物園和上海辰山植物園的官方合作。
今年下半年上海第九期和蘇州第一期會同步舉行,并將在兩地持續開展。
目前百家的業務已在滬上的校園、公園、社區和世界自然遺產地開展,內容涉及自然教育咨詢與培訓、校園項目化課程,社區自然中心建設及生態本底調查等。
回首來時路,非常感謝植物園聯盟的接納和引領,讓我從一名初識自然的小學生,到現在有信心和大家一起從事生物多樣性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誠祝“中國植物園聯合保護計劃”越辦越好,助力更多后來人。
閱讀
41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