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報告系列】塑料污染熱點識別和應對指南
近年來,國際社會和各國政府越發重視塑料污染問題。由于塑料產業價值鏈的復雜性以及對環境(包括海洋)的影響難以量化,因此,制定有效解決塑料污染的系統性方法仍是一項艱巨的挑戰。我們亟需加深對塑料泄漏(Plastic leakage)及其影響的研究,并據此開發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塑料泄漏”可理解為大量未經處理的塑料制品和微粒進入自然環境(包括土壤、空氣、淡水和海洋環境)。將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和生命周期倡議(Life Cycle Initiative)聯合發布了《國家塑料污染熱點識別和應對指南》,該指南提供了識別塑料泄漏“熱點”的方法,以及如何評估其在塑料產業價值鏈上的影響,并確定不同優先級的干預措施。旨在為國家、地區和城市處理塑料污染提供戰略支持。
塑料泄漏的“熱點”可定義為在塑料制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造成塑料直接或間接向環境泄漏并產生影響的系統環節和區域,包括塑料聚合物生產、使用和廢棄。例如:低循環率的軟包裝、一次性塑料袋、低廢棄物收集率的地區等。
《國家塑料污染熱點識別和應對指南》的主要使用者是主管部門,而地方政府、企業、科研機構、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和環境組織也可參考本指南,追蹤塑料污染的影響和源頭,制定對應的應對措施。
塑料污染的應對方案可大致參考三個原則:
1. 多方考慮。應聯合產業價值鏈上游和下游的利益相關方,以協作方式處理問題;
2. 針對性。塑料包含了以一系列以不同成分的原料制成的各種形式的產品,泄漏率和造成的影響也不盡相同,因此需要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
3. 情景化。塑料污染是地方性的問題。地形、氣候條件、地方法規、基礎設施和文化行為都是決定塑料泄漏和相關影響的關鍵因素。
該指南提供了一種方法框架,包含三個步驟(確認熱點、確定干預措施、實施方法),由九個模塊組成,分為技術流程(T1至T6)和戰略流程(S1至S3)。
兩個流程三個步驟和九個模塊
通過T1至T6六個技術模塊收集數據和建模識別熱點,然后通過戰略模塊S1對熱點進行優先級分配,通過S2確定干預措施,最后以S3決定具體的實施方法(見上圖)。
01
確認塑料泄漏熱點
識別塑料污染的熱點是該指南的核心要素,也是整個工作流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該指南將塑料泄漏熱點劃分為聚合物熱點、應用熱點、行業熱點、區域熱點和廢棄物管理熱點五大類,并具體闡述每種熱點的數據收集、建模和分析的方法。前三種熱點是確定塑料泄漏的具體成分和種類,以及對應的影響;區域熱點是確定塑料泄漏的地理位置;廢棄物管理熱點是在管理流程和基建中造成塑料泄漏的問題。
塑料泄漏熱點的評估信息將幫助決策者對塑料污染溯源,確定可以施加干預措施的環節和部分,為處理塑料泄漏奠定基礎。
塑料泄漏熱點的類別
1. 塑料聚合物熱點。評估塑料泄漏的成分和類別,對常見的高分子聚合物(PP、PET、PS、PVC、HDPE、LDPE、聚酯以及合成橡膠)進行定量分析;
2. 塑料應用熱點。評估最有可能增加塑料泄漏到海洋或其他環境空間和/或懷疑泄漏會對環境或人類健康產生影響的塑料制品(常見塑料制品包括吸管、雜物袋、飲料瓶和漁網等);
3. 塑料行業熱點。評估造成最多塑料泄漏的行業,相比聚合物熱點和應用熱點補充了對塑料微粒泄漏的評估,并包含行業廢棄物管理評估(常見行業包括包裝業、電子產品、醫療、紡織業、漁業和旅游業等);
4. 塑料區域熱點。使用地理信息系統確定塑料泄漏可能性最大的地理區域,同時分析人口密度、廢棄物產生率、廢棄物收集率、與河岸的距離、地形以及河流流量等若干信息;
5. 塑料廢棄物管理熱點。確定廢棄物管理和基礎設施產業鏈中對塑料泄漏有重要影響(正面和負面)的因素。
02
確定干預措施
在明確塑料泄漏的熱點后,應根據不同情況采取對應的干預措施,從而緩解塑料污染。干預措施是指可用于減少塑料泄漏或其影響的具體行動,能夠直接影響系統中的材料流動和基礎設施建設。確定干預措施的優先級可分為三個階段:
1. 從知識庫中挑選適用的干預措施案例和文獻,并將干預措施與塑料泄漏熱點相匹配;
2. 針對具體情況重新設計現有的干預措施或制定新的措施;
3. 根據塑料泄漏的緩解潛力和意外結果,對干預措施進行優先級排序,具備更高緩解能力和更低意外風險的干預措施有更高的優先級。
干預措施優先級排序的三個階段
干預措施根據塑料產業價值鏈可分為大致三個階段的六種(6R)方法:
1. 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重新設計(Redesigning)產品,或使用替代品以減少(Reducing)塑料的使用量,促進生活方式的改變,一次性使用變為重復使用,減少對塑料制品的需求;
2. 塑料廢棄物的基礎設施和管理:改良收集系統使塑料廢棄物能得到充分回收(Recuperating),修整(Renovating)現存的設施設備或建造新設施,以及通過更好的產品設計促進廢棄物拆解,提高循環利用(Recycling);
3. 塑料泄漏發生后:應盡快將塑料制品移除(Removing)。
上述分類僅作為參考框架,在針對具體情況制定干預措施時應做出更加具體的規劃、設計和管理條例。
03
實施方法
實施方法是執行干預措施和監測實施進展的具體手段。可通過具體的監管、投資或教育措施來實現。與確定干預措施相似,確定關鍵的實施方法可分為三個階段:
1. 從知識庫中挑選適用的方法案例和文獻,并將實施方法與干預措施相匹配;
2. 針對具體情況重新設計現存的方法或制定新的實施方法;
3. 根據實施方法的可行性和協同效果確定優先級,具備更高可行性和協同效應的方法有更高優先級。
最終,結合干預措施的優先級排序和實施方法的排序,生成待實施的干預措施和方法的清單,這就是本指南的預期成果。
歸納實施方法的三個階段
實施方法可大致分為以下六種:
1. 知識創新:創造更有效的方法評估塑料泄漏和影響;
2. 提高認知:提高利益相關方有關塑料污染的認知;
3. 能力建設:調動資源和技能,有效解決塑料泄漏問題;
4. 創新:開發減少塑料泄漏和影響的新技術和商業模式;
5. 經濟干預:通過經濟激勵或抑制措施影響有關塑料污染的行為;
6. 政策/監管干預:制定并實施政策法規,有效解決塑料污染問題。
Stewart Maginnis,IUCN NbS全球專家組主任強調:“該方法能夠跟蹤醫療、農業、食品、物流和運輸等各行業以及家庭的塑料消費情況,有助于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減少不利影響。《國家塑料污染熱點識別和應對指南》提供了科學評估和決策之間的有效銜接。各國和城市的決策者可以利用本指南彌補知識空白,找到塑料污染的根源,并確定解決方案。”
該指南將有助于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尤其是第12條采用可持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和第14條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海洋和海洋資源以促進可持續發展,有助于處理海洋塑料垃圾和塑料微粒污染。
在聯合發布該指南的基礎上,UNEP和IUCN將與合作伙伴和利益相關方一同,致力于在全球范圍內進一步加強協作和應用該方法,同時為收集和共享解決塑料污染的相關數據提供支持。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