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微生物資訊 > 疫情資訊

進一步證實!"健康新冠病毒攜帶者"確實存在

媒體:“醫學界”微信公眾號  作者:劉又寧   專業號:錢佳弘 2020-06-04 09:01:11

“隨著疫情進展與流調的普及,肯定會發現更多的類似案例”。

一個月以前筆者在武漢接受“新聞1+1”連線時,曾向主持人白巖松提到,我們已有初步的證據證實有健康病毒攜帶者的存在。

具體案例是一25歲健康男性,有明確的家庭聚集發病史(父、母都分別確診),他本人20幾天內連續多次鼻咽拭子核酸檢測陽性,但血清特異性抗體IgG、IgM連續多次一直都為陰性。該案例沒有任何臨床癥狀與陽性檢查結果,無慢性疾病史,也無應用免疫抑制劑的病史。經軍隊前方專家組會診,認定該例是屬于病毒定植狀態,也可稱為是“健康病毒攜帶者”。

此言一出引起了業內的爭議與很大的轟動。有人說既是健康人就不可能攜帶病毒,也有人卻從另一個角度舉出“傷寒瑪麗”的歷史案例強調其傳染性與危害性。鐘南山院士也特意打來電話,詢問具體情況,我毫無保留的做了介紹,也得到充分理解。我曾對白巖松與鐘院士強調:“隨著疫情進展與流調的普及,肯定會發現更多的類似案例”。

沒想到只過了一個月多一些時間,筆者的觀點就得到有力的證實。

在6月2日發布的武漢近千萬人核酸調查結果表明,發現核酸陽性者共300例,未發現有確診病例,均屬廣義的“無癥狀感染者”,檢出率僅為0.303/萬。同時,所有1174例密切接觸者核酸檢測也都為陰性,也就是沒有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傳染給他人的案例,核酸陽性的300例也同步做了血清特異性抗體的檢測,其中最多的是單獨IgG陽性187例,其次是IgM、IgG都為陰性共110例,另有3例IgM、IgG皆陽性。

筆者的觀點是應將廣義的“無癥狀感染者”分成三類人群。

第一類是核酸檢測時尚處于潛伏期,后來確診的病人;第二類是雖無癥狀但抗體檢測陽性的病人,如IgG增高為主提示為較遠期的感染;最后一類是既無癥狀、IgM與IgG檢測也為陰性者。上述第三類被檢者,就是筆者前面提到的健康病毒攜帶者。

在武漢近四萬例調查中共發現了110例。“感染”的真實定義應該是,某種致病微生物侵入了人體,并且機體對微生物的侵入做出了反應。并不是所有檢出病毒的人都是感染。“無癥狀感染者”中只有那些特異性抗體升高者,才能稱為真正的感染。另外核酸檢測陽性也不能排除檢出的只是病毒的片段或死病毒,當然更不能依此判斷是否還有傳染性。

此次武漢全民核酸普查也曾遭到過非議,但筆者從一開始就認為是“大好事”,結果明確告訴我們,在疫情發生5個月后,武漢尚未被發現的“隱性感染者”已經很少,只有十萬分之三。更重要的是并沒有發現任何密切接觸者被傳染,換句話說這300名“無癥狀感染者”基本上已無傳染能力,這當然是件大快人心的好事。至于為何我國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遠低于美國(1/3)與俄羅斯(超過40%),有專家認為與病毒流行階段早晚有關。

筆者認為,即使在武漢病毒流行之初,無癥狀感染者也不會很高。從控制疫情角度來看,有無臨床癥狀,甚至核酸檢測是否陽性都不是很重要,而有無傳染性與傳染能力的強弱才是最重要的。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潛伏后期與發病10天之內傳染性最強,因為這一時期內最容易分離出活病毒。至于病愈已出院多日核酸仍陽性,和被病毒侵入已有一段時間的健康病毒攜帶者或無癥狀感染者,可能已失去了傳染能力。

本文作者:解放軍總醫院劉又寧教授

來源:醫學界

作者:劉又寧

校對:臧恒佳

責編:鄭華菊

閱讀 44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