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海南鳽,這里還發現過“偷吃”蜂蜜的黑熊、金色娃娃魚……
人民網長沙7月7日電 (匡瀅、劉賓) 幾天前,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熱心群眾救助了一只被困的海南鳽(jiān)。海南鳽是全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7月6日,人民網微信公眾號文章《鳽(jiān)出沒!大爺無意中救下“世界上最神秘的鳥”》,對此事進行了報道,引發網友廣泛關注。許多網友在留言中表示,海南鳽如此稀少,怎么繁衍生息,如何加強保護?
保護區內的脊椎動物中,記錄了548種陸生野生動物。石門縣委宣傳部供圖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武陵山脈東北端。石門縣委宣傳部供圖
“針對這一瀕危鳥類,制訂專門的監測方案,安排科研人員,招募部分志愿者,組成監測小組,定期對相關區域開展監測,以期掌握該物種詳細的分布區域和種群數量。”針對網友的疑問和關注,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高級工程師康祖杰說,為了更好地保護海南鳽,當地將在海南鳽的主要棲息地設立警示宣傳牌,對其棲息繁殖區域進行強制性保護,盡量減少人為活動干擾,為其繁衍生息提供一個安全環境。此外,還將在保護區范圍內以及周邊居民社區,開展鳥類等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宣傳活動,不斷提高當地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
湖南常德首次發現世界級最瀕危鳥類之一——海南鳽。受訪者供圖
今年5月17日,當地村民發現罕見的金色娃娃魚,并將其送入水中。石門縣委宣傳部供圖
此前,野生動物被當地村民發現和救助的事件,屢有發生。今年5月4日,壺瓶山鎮白巖門村村民胡仕化,機緣巧合地從自家附近安裝的監控中,發現了一只黑熊的蹤跡。監控畫面顯示,凌晨2時許,這只黑熊把頭伸進胡仕化露天放置的養蜂桶,津津有味吃起了蜂蜜。對于這只特殊的“偷蜜賊”,熱心村民表示,“謝謝惠顧!有點心疼……”5月17日早上,當地村民又在該鎮天坪村金家河,發現了罕見的金色娃娃魚,并暖心將其護送下河。
湖南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武陵山脈東北端,主峰海拔2098.7米,被譽為“湖南屋脊”,總面積66568公頃,是湖南省面積最大的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
湖南省內80%的鳥類都能在壺瓶山找到身影。唐平波攝
目前,該自然保護區內保存有大量野生動植物物種,且有不少古老、孑遺、稀有和特有物種。“省內約60%以上的物種都能在這里找到。” 康祖杰介紹說,保護區內的脊椎動物中,記錄了548種陸生野生動物,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華南虎、豹、云豹、林麝、海南鳽等17種;已記錄維管束植物308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光葉珙桐、銀杏等7種;無脊椎動物中,昆蟲綱記錄4770余種,發表昆蟲新種74個,其中國家重點保護3種。
“這里脊椎動物占湖南物種總數的62%,特別是鳥類,省內80%的森林鳥類都能在壺瓶山找到身影,高等植物種類也超過了全省的50%。” 康祖杰說,壺瓶山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社會的廣泛關注,被中外專家學者譽為“華中地區彌足珍貴的物種基因庫”“歐亞大陸同緯度帶中物種譜系最完整的一塊寶地”“北緯30度上的‘諾亞方舟’”,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和全球性意義。
據了解,為了讓良好的生態更好地服務于民,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首創并實施“全域社區共管”理念,向保護區內及周邊15個鄉鎮(區、場)11300多個農戶,發放了4814萬元地役權試點資金,引導當地村民發展綠色產業。同時,積極開展未成年人生態教育,形成全民參與自然保護的濃厚氛圍。此外,當地還啟動了華南虎野化放歸項目前期工作,力爭重建完整的生態系統,深入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本文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