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假期出去玩,拿好這份可持續旅行攻略
《可持續旅行指南》
“旅行者篇”
關于旅行,
我們總有各種憧憬和期待。
無論是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
還是在水泥叢林中尋跡歷史;
不論是觀光游覽,
還是商務出訪,
行走在路上,
都是人生中美妙且獨特的體驗。
旅游業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產業之一。
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
《中國出境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3-2024)》指出,
亞太地區國際旅游復蘇節奏明顯加快,
2023年,
出境旅游超過8700萬人次,
預測2024年為,
1.3億人次。
誠然,旅行有著許多積極的影響,比如,促進經濟發展、帶動就業等。不過,當我們在旅途中感受自然的美好與饋贈的同時,一些不可持續的旅行和消費方式,也正在給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例如,導致化石燃料排放量增長等。世界旅游組織(UNWTO)于2019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與旅游交通相關的碳排放將達20億噸,占全球交通領域碳排放總量的23%。
瑞典某處景點的帳篷和皮劃艇 ?? Germund Sellgren
又如,游客所到之處往往留下大量的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嚴重威脅旅游目的地生物多樣性、文化遺產及當地人的生活環境。游客的活動及噪音也會干擾野生動物的正常生活和繁衍。
一段美好的旅行,不僅是感受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領略千姿百態的異地風光,更應該是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可持續旅行”。
龍年已揭開序幕,當下也正是春運和旅游的高峰期。今天,熊貓君和大家分享一些《可持續旅行指南》之旅行者篇中可持續旅行tips,期待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可持續旅行經驗。
作為旅行者,
我能做些什么?
WHAT CAN I DO AS A TRAVELER
人們在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弗洛雷阿納島劃皮艇
?? Antonio Busiello
作為一名負責任的旅行者,我們在旅行中
的所作所為應符合可持續旅游的理念,即
要確保將我們行為的消極影響最小化,積
極影響最大化。
行前準備
PREPARATIONS
印度尼西亞,綠海龜幼崽從淺灘靜靜游向大海。
?? Ju?rgen Freund
旅行前做功課已成為許多旅行者的必修課。提前計劃總是有益的,在互聯網等科技手段的助力下,我們可以不費力地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旅行目的地,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旅行計劃、準備好相應的旅行用品。
?? Richard Stonehouse(左、右下)
Staffan Widstrand(右上)
01.選擇旅行目的地
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要充分考慮距離、到達方式等因素,以減少碳排放。可以優先選擇那些獲得過可持續旅游認證的目的地。例如,全球可持續旅游委員會(GSTC)公布了獲得認證的可持續旅游目的地;也可從WWF社媒平臺上獲取一些旅行建議,制定保護自然和生態、利于當地社區的可持續旅行線路。
冒險家馬庫斯·阿斯普斯約(Marcus Aspsj?)乘坐站立式槳板沿育空河航行了3000 公里,穿越阿拉斯加最后的荒野。
?? Victor Daggberg
02.了解相關法律法規與風俗習慣
首先,我們應了解并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例如,旅行目的地的相關法律法規,出入境時應該注意的事項等。同時,我們也應了解和尊重旅行目的地的生活習慣和禁忌,了解當地人的溝通方式。對目的地了解越多,越能讓旅行體驗變得充實、有意義。
03.選擇交通工具選擇
盡量選擇綠色交通方式。相比獨自駕車或搭乘飛機,乘坐火車的人均碳排放最低。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可優先考慮火車這一出行方式。據統計,一個人單獨駕車旅行,每公里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坐火車要高3倍;高速鐵路每千人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4千克,不到飛機的?;高鐵只要運行8年,就能抵消高鐵建設帶來的總碳排放量,之后就是“零排放”和“負排放”。
如果乘坐飛機是到達目的地的唯一選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直達航班,因為中轉航班意味著更多次的起飛和降落——這是飛機產生碳排放的主要因素。
芬蘭,火車駛過花田。?? Ella Kiviniemi
04.輕裝出行
減少攜帶不必要的物品出行,有助于提高所搭乘車輛或飛機的燃油使用效率,減少碳排放。如果選擇乘坐飛機出行,也可避免行李超重。
盡量選擇天然材質、舒適耐臟的衣物,可在旅行中反復穿著。每洗一次化纖衣物就會釋放上百萬微塑料顆粒,“少洗=節約用水+減少微塑料顆粒釋放量和洗衣化學品使用量”。
自帶水杯、梳子、拖鞋、洗漱用品、可重復使用的餐具、環保購物袋等,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和大人一起在松林徒步的小女孩 ? Ola Jennersten
05.優先選擇可持續旅游服務商
優先選擇參與碳減排項目的航空公司。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提出了減排目標,許多成員公司都設立了幫助顧客抵消飛機碳排放的項目。
優先選擇獲得可持續旅游認證的酒店、旅行社,它們對可持續發展有系統化的管理和實踐,能夠幫助旅行者減少行程中的消極影響。
在旅途中
IN TRAVELING
旅行者徒步在通往智利托雷斯德爾佩恩國家公園的小路上 ?? Martin Harvey
01
保護野生動植物,
拒絕消費瀕危野生動植物制品
購買紀念品時需確認來源,它們很可能來自受保護或瀕危動植物物種。如果不能確定來源,請勿購買,因為未經允許運輸、郵寄、攜帶瀕危物種及其制品入境將觸犯法律,嚴重者可能會構成犯罪。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出行時請拒絕購買瀕危野生動植物制品,例如:象牙制品,海龜制品,老虎的皮毛、骨、牙、爪,犀牛角,穿山甲及其制品,紅珊瑚、蛇皮、沙圖什(由藏羚羊絨制成)、玳瑁、盔犀鳥頭骨、巴西黑黃檀、刺猬紫檀制品等,購買瀕危物種及其制品的行為會直接導致對野生動植物的盜獵和非法貿易。
外交部領事保護中心在“提醒出境旅游注意事項”中,明確指出中國出境游客切勿購買象牙、犀角等違禁野生動物制品。
WWF禁止非法野生物貿易全球大使朱一龍
WWF&中國海關傳媒《拒絕消費瀕危物種制品》紀錄片畫面
盡量選擇對環境友好、可持續的商品作為旅游紀念品。
不要帶走“石頭”“珊瑚”“貝類”“植物”等本地動植物作為紀念品。如果每個人都拿走一點,累積下來,將給自然帶來不可逆的消極影響,也可能違反相關法律。
在東南亞地區,請避免參與騎乘大象等特色體驗活動。因為訓練過程往往會給大象帶來痛苦,并且此類活動本身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隱患。
不主動觀看動物經訓練后非自然的娛樂性表演,如海豚表演,馬戲團動物表演等。
不參與任何擁抱野生動物或與野生動物合影互動的活動,避免給動物帶來壓力,避免衛生安全隱患。
WWF與肯尼亞當地婦女團體合作,幫助清理海龜筑巢的海灘上的塑料垃圾。大家利用這些垃圾制作紀念品,出售給游客。
?? Jonathan Caramanus / Green Renaissance / WWF-UK
請勿追逐、用強光照射、發出特定聲音等方式吸引野生動物;禁止自行喂食或者拿食物引誘野生動物,在進行潛水與休閑漁業活動時,也不要向海洋生物投喂餌料;遇到野生動物,要避免直視和互動,以免受到攻擊。
在參與涉及動物的體驗項目之前,盡量了解這一項目是否存在傷害動物、破壞環境等行為。如在水中活動時,盡量選擇不傷害海洋生物、對珊瑚礁安全的防曬霜。潛水或浮潛時避免觸摸或踩到珊瑚,新手浮潛容易誤傷珊瑚,請減少蛙鞋和涉水鞋的使用。
在自然保護區參觀時,不要離開“指定路線”,也不要給向導費用去那些“沒有人去的秘境”。不發出噪音,聽從向導或者目的地管理人員的要求。不要將任何“入侵物種”帶入目的地,尤其是生態脆弱的自然保護區內。
?? Simon de TREY-WHITE (左、右上)
Day's Edge Productions(右下)
02
珍惜食物,減少浪費
樹立不浪費食物的觀念和意識。不浪費食物也可以減少種植糧食所需要的水、土地和能源等自然資源的消耗。
優先選擇符合可持續標準、可溯源的食物。
適度點餐,可向餐廳詢問購買半份、小份菜肴。在自助餐廳用餐時,采取“按需取餐、每次適量”的原則,減少浪費。采用環保的方式將吃剩的食物打包帶走。鼓勵和帶動同行者一起踐行“光盤”。
盡可能多地選擇在當地居民開設的餐廳用餐,有利于促進當地經濟和社區發展。
菲律賓,新脫粒的稻谷準備裝入麻袋,然后運往碾米區去除稻殼。
?? Jürgen Freund
03
減少塑料使用和垃圾污染
盡量自帶水杯、使用環保袋、常備環保餐具、旅行時自帶拖鞋和洗漱用品等。避免使用酒店的小容量塑料瓶裝水。盡量選擇不使用酒店提供的小容量塑料包裝的洗漱用品;如果必須使用,可將未用完的肥皂、洗發水或牙膏等再次利用,避免被酒店直接扔掉。露營時盡量使用可重復利用的食物器皿,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杯子等。
合理處理塑料垃圾。使用完一次性塑料制品后,在垃圾桶分類明確的條件下,應進行垃圾分類之后再投棄。在旅游目的地,不亂扔垃圾。如果沒有投放垃圾的地方,應將其帶回可被妥善處理的地方。
鼓勵更多人一起踐行減塑,讓旅行更加有意義。同時,發揮自身作為消費者的力量,支持踐行減塑的旅行公司和品牌,并向身邊的親朋友好友推薦。
斯里蘭卡附近的印度洋,水母在漂浮的塑料碎片下游動。
? naturepl.com / Alex Mustard / WWF
04
低碳出行
留下最低的碳足跡。如果可能,到達旅游目的地后盡量選擇經濟環保的公共交通或步行方式出行,很多城市還提供自行車租賃服務,融入當地生活的“慢旅行”或者City Walk值得一試。短途旅行盡量選擇火車出行。如果有租車的需要,可優先選擇新能源車。
減少入住酒店或民宿時的個人碳排放。在酒店房間內開啟空調時,盡量關閉門窗,減少房內外熱交換,降低耗電;夜間使用空調的睡眠功能,可節約20%左右的用電;離開房間前3分鐘關閉空調,不僅不影響感官體驗,還能減少電力消耗與溫室氣體排放;離開酒店房間時關閉電燈、風扇等設備,節約能源。節約用水,在很多水資源尤其是淡水資源匱乏的國家,游客所消耗的生活用水可能給本地水資源帶來巨大的壓力。我們可以盡量做到在刷牙、洗澡的時候,及時關閉水龍頭;以及在入住期間,減少對床品,毛巾,拖鞋等布草的不必要更換。
?? Ola Jennersten
05
支持目的地社區
可通過預定當地旅游類相關服務,購買當地生態友好型紀念品,參與或捐贈當地可持續發展項目,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饋所到訪的社區。如果你的旅行是數周或者數月,可以考慮在當地社區做一段時間的志愿者,為當地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旅行之后
POST-TRAVEL
芬蘭赫爾辛基港口,騎行后休息的男子。
?? Ella Kiviniemi
01.分享感受
旅行期間或結束后別忘了將這些可持續旅行經驗分享給親朋好友。也可以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真實的感想體會,吸引更多人踐行可持續旅行。照片/視頻可以代替千言萬語,用鏡頭記錄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好,讓更多人感受到可持續旅行對生態保護的重要意義。
02.更多探索
旅行是學習也是實踐,旅行結束后仍繼續探索和參與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活動,保持綠色低碳生活。
各位旅行者,
熊貓君就先分享到這里,
如果您還實踐了,
其他有效的可持續旅行方式,
別忘了留言和大家交流分享哦。
可持續旅行聯盟
WWF攜手旅游行業領軍企業和相關機構,于2020年9月共同發起“可持續旅行聯盟”,旨在召集更廣泛的企業伙伴和社會力量共同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如今聯盟成員已達46家。三年多來,聯盟攜成員累計開展近35場面向旅行從業人員及游客的專題活動。其中,參加培訓的從業者超2萬人次;參與線下沙龍及展覽的公眾超30萬人次。
重磅預告
肯尼亞馬賽馬拉廣袤的稀樹草原上,
WWF與
禁止非法野生物貿易全球大使朱一龍,
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
共同在《有樹的草原上》回歸自然,
熊貓君率先分享劇照海報給大家,
正片將在2月10日大年初一和您相見,
精彩內容請關注WWF微信視頻號,
讓我們通過可持續旅行,
感悟馬賽村落間人文與野生物種共生的平衡。
本文參考資料:《可持續旅行指南(試行)》旅行者篇
編輯:Elsa,Sammi
排版:kkk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