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角闊達365厘米的巨鹿
大角鹿 又名巨大角鹿、巨型鹿或愛爾蘭麋鹿,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鹿科動物。生存于更新世晚期及全新世早期的歐亞大陸,大約7700年前滅絕。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鹿科 Cervidae
屬:大角鹿屬 Megaloceros
種:大角鹿 M. giganteus
大角鹿的鹿角巨大,有所有鹿中最大的鹿角,最大的約有3.65米寬,重達40公斤。
看看它與人的比例就知道,大到什么地步了
大角鹿復原模型與人的比例。
大角鹿站立時肩高約2.1米。
傳統上大角鹿被稱為愛爾蘭麋鹿。雖然有大量的骨骼在愛爾蘭發現,但它們卻不只限于愛爾蘭(由愛爾蘭至貝加爾湖東),加上它其實與麋鹿不是近親,故現時很多學者都只稱呼它為大角鹿。
大角鹿雄性與雌性的想象圖
大角鹿的鹿角巨大,有幾個有關其演化的理論。其中一個指其鹿角進行連續及強烈的性選擇,因雄鹿需要打斗才能得到雌鹿,故不斷的增大;繼而由于過分的大以致大角鹿不能承托而滅絕。不過這個理論卻于1974年前沒有太多的驗證。
史蒂芬·古爾德
Stephen Jay Gould
史蒂芬·古爾德,于1974年指對于一般的鹿,大角鹿不單體型上較大,鹿角在比例上亦較為大,這是源自于異速生長,或是在發展期間的身體及鹿角的異常生長率。事實上,大角鹿的體型剛好適合如此巨大的角。但是性選擇并非沒有影響,而是大角鹿的祖先早已有足夠大的角來演化。
而古爾德更指鹿角的大小及位置正是由性選擇來維持:這對鹿角在形態上很不適合打斗,但其在頭顱骨的位置則在攻擊敵人及吸引異性方面十分完美。大角鹿不像其他的鹿,它們根本不用轉動頭部來顯示其角的美態,單單從其正面就可以看到。
有關大角鹿滅絕的成因討論都主要集中在其鹿角,而非其體型,這可能是由于鹿角的外觀多于其實際用途。有些學者指被人類獵殺是其中一個因素,因大角鹿的鹿角限制了它們在森林的活動范圍。不過有反駁指大角鹿作為大陸上的物種,應該與人類一同演化,并且適應了人類的存在。
較近期的研究發現大角鹿的鹿角主要是由鈣及磷酸根組成,要維持如此巨大的角需要大量的這類物質來維系。估計雄鹿會先從其骨骼上提供這些物質,再從食物上補足或是從遺棄的鹿角中獲得。故此,雄鹿的生長期會出現骨質疏松癥。
當氣候在最后的冰河時期末改變時,棲息地的植物亦估計改變成為足以提供足夠的養料。在西伯利亞西部發現最近的大角鹿標本(估年約屬于7700年前,已在冰河時期以后),顯示沒有任何養份壓力的征象。這明顯大角鹿棲息的大陸性氣候地方沒有出現或未曾出現所謂的植物改變。
總的來說,大角鹿在個別地方上消失的成因有多個理論,但就最終大角鹿在歐亞大陸上的消失則沒有定論。有指這是人類存在及棲息地減少聯合造成。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