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戰疫天使:用生命守護生命
疫情的第一線就是戰場。
此時此刻,戰斗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們救死扶傷、迎難而上。
他們每天走在刀尖之上,超負荷工作,他們在用生命守護生命。
白天治療病人,晚上照顧患病丈夫
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把童巧霞的計劃都打亂了。
今年58歲的她,去年底被查出子宮有問題,咨詢了婦科工作的五位同學,四位建議她趕緊手術。但還沒來得及躺上手術臺,她就又穿上防護服,戴上口罩,走進了重癥隔離病房。
童巧霞是協和醫院傳染科的醫療主任。2003年,抗擊非典,她在一線;2013年,馳援雅安地震災區,她在一線;在新疆石河子,支援當地醫院,她一待又是一年……
童巧霞的父母快90歲了,這次女兒去一線,他們只提了一個要求:每天必須回家給父母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童巧霞回家不僅僅是為了給父母打電話,還有一個原因她很少對人提起——自己的丈夫,也感染了新冠肺炎,在家隔離治療。(這組圖片拍攝于2月上旬,當時丈夫尚在家隔離治療)
進隔離病房的第一天,是極為難過的一天。無助的病人、物資短缺的醫護人員,患病在家的丈夫,種種場景交織,讓她揪心不已。
她常鼓勵病人,“相信我們,相信你自己!”這句話說給病人聽,其實也說給自己聽。
早上7:40前,童巧霞就趕到了醫院,先向輪班醫生了解病人晚上的情況,再前往重癥隔離病房查房。
身上的防護服、隔離衣完全不透氣,走一圈下來渾身大汗,她說,“每天穿上幾個小時,感覺身體被抽干”。
為了避免更多人有感染的風險,為重癥病人咽式采樣的工作,童巧霞經常一人包攬。
回到科室,卸下裝備,捋順被汗打濕的額發,童巧霞和其他醫生一起,審看每位患者的CT片,討論和制定今天的治療方案、增減用藥。
感染重癥病房的一天,忙碌且緊張。晚上近9點,童巧霞寫完病情日記,離開病房。
走了一段路,她心情好了一些,騎上一輛共享單車,開始往家趕。
半個小時后,童巧霞到了家。她先用座機給父母打電話,報了平安,然后開火做飯。飯菜一式兩份,一份給自己,一份給自我隔離的丈夫。
“撐著,能撐一天就是一天,能撐多一個小時就是一個小時”,她說,只要精神不崩,就能挺過危機。
“不光我,這個城市里的每一個醫護人員,都在超負荷運行”,童巧霞說,很多人像她一樣,在工作和家庭之間來回奔波,尋找平衡點。
身患漸凍癥,卻堅守一線救人
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身患漸凍癥的院長張定宇也一直堅守在前線。
很多時候,他凌晨2點剛躺下,4點就得爬起來,接無數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里,搶回更多的病人。”
就在他日夜撲在一線,為重癥患者搶出生命通道時,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卻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在十幾公里外的另一家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可分身乏術的張定宇,忙得一連三四天都顧不上去醫院看一眼。
如今,他的雙腿上下樓越來越艱難了。
凌晨一點多,在下班趕往妻子所在醫院的路上,張定宇的臉頰忽然一陣滾燙,那是止不住地往下淌的淚水。
“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們結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體扛不過去,怕失去她!”
幸好,經過治療,張定宇的妻子已康復出院。
在解放軍醫療隊的幫助下,張定宇的工作也被分擔了不少。
“這樣的疫情和災難,無論發生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后果都不可想像。我很感恩,當我們為了搶救病人不顧一切,背后支撐我們的,是整個中國。”
“我們這里,是第一道防線”
像童巧霞、張定宇這樣的醫護人員還有很多。
在武漢市東西湖區的一個隔離點,醫護人員徹夜值守,幾乎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在武漢市第四醫院的一個急救班組,40歲的“老護士”張靜每天至少接300個電話,和十余位同事人車不停,為新冠肺炎患者開辟出一條條生命通道。
在湖南省兒童醫院,急診科的張蜜,短短半小時已接診了7個病人,“每小時12個是我的基礎速度。”
呼吸一科主任醫師施弦,今年是他第24個沒有假期的春節,“人最重要的就是呼吸,尤其是這些小孩子。”
感染科醫生甘路民,中班和晚班連軸轉。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一般病人經過急診分診后,有流感或者其他感染病趨向的,就會分配到甘路民這里。“所以什么流行病,我們這里都是第一道防線。”
在抗疫一線,這些醫護人員都是臨危受命的白衣戰士,也是溫暖人心的白衣天使。
但脫下防護服,摘下口罩和防護鏡,他們也是一個個普通人。
直面兇險的疫情,他們也會懼怕、會疲憊、會受傷,他們也需要被理解、被尊重、被保障。
“戰疫天使守護計劃”,為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提供生活保障金,為工作過程中染病的醫護人員提供社會關懷。
在戰疫過程中,愿他們少一份擔憂,多一份保障。
*本文素材來源于騰訊新聞中國人的一天、湖北日報;圖文/長江日報高寶燕、陳卓;湖北日報柯皓;楊抒懷
向每一位
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
致敬!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