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法國自來水中發現新冠病毒、德國放棄群體免疫、新加坡日確診破千例
疫情持續發酵,“禍”在人為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4月20日6時30分左右,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394291例,累計死亡164938例。
孟加拉國:無視全國封鎖令,
超10萬人出席葬禮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當地時間18日,有超過10萬人違反封鎖令,前往婆羅門巴里亞參加一名神職人員的葬禮。報道提到,該國禁止五人以上的集會或祈禱活動。
報道稱,孟加拉國總理特別助理沙阿·阿里·法哈德和婆羅門巴里亞省警方發言人伊姆蒂亞茲·艾哈邁德證實了參加葬禮人員的規模。
孟加拉國中央警局發言人蘇赫勒·拉納說,警察無法控制住前來參加葬禮的人群,但警方已經組建了一個委員會,開始調查為何允許如此眾多人群聚集。
此外,CNN報道圖片顯示,當天前去參加葬禮的人群只有少數人佩戴口罩。
截至19日,孟加拉國報告確診病例2456例,死亡病例91例。但有官員表示,由于缺乏檢測試劑盒,該國感染新冠病毒的實際人數可能更多。此前,孟加拉國公共管理部10日下午發出通知,將全國封鎖期延長至4月25日,并要求每天18時之后,民眾應待在家中。違反規定的,將受到相應懲處,醫療、通信、電力等行業的應急車輛不受上述規定限制。
4月18日,成千上萬人聚集參加葬禮
法國:非飲用自來水檢測到病毒,
但可放心飲用
當地時間4月19日,法國新冠肺炎累計死亡病例增至19718例。巴黎市政部門當天宣布在城市的非飲用水系統中測出新冠病毒,雖然是“微量”但引發密切關注。
據報道,巴黎負責環保的官員西莉亞·布勞爾告訴法新社,巴黎水務局實驗室在從首都周邊采集的27個樣本中,有4個樣本中檢測到微量新冠肺炎病毒。作為預防措施,相關水源網絡已經被立即關閉。
布勞爾強調,飲用水由“完全獨立”的供水網絡供應,“可以毫無風險地飲用”。
報道稱,從塞納河和烏爾克運河抽取的非飲用水通常被用來清潔街道,澆灌城市公園和花園里的綠色植物,以及供應裝飾噴泉用水。巴黎官員說,巴黎市正在咨詢地區衛生部門進行風險分析,然后再決定如何采取處理措施。
巴黎街頭(圖源:法新社)
中國臺灣:磐石艦有70人看診71次,
其中有5人發燒
據環球網報道,臺海地區海軍“敦睦艦隊”中的磐石艦目前已有24人確診感染新冠肺炎。
據臺灣《聯合報》20日報道,根據臺防務部門“軍醫局”今天(20日)提供給臺“立委”的數據顯示,“敦睦艦隊”在來回帕勞的航程中,磐石艦上337位官兵中有70人曾經向艦上醫官求診71次,且其中曾有5人發燒。報道稱,臺防務部門“副部長”張哲平證實這項資料,但他稱,自己至今也是第一次看到資料,臺防務部門項目小組將此已列為調查項目,將會究責。
《聯合報》稱,民進黨籍“立委”趙天麟今天上午在臺“立法院”稱,海軍“敦睦艦隊”有無隱匿疫情,他不敢說,“但輕忽一定有”。
趙天麟稱,艦上有這么高比例人數曾求診過,為什么海軍“敦睦艦隊”如此輕忽?而且“軍醫局”臺軍左營醫院14日曾編組聯測小組登上磐石艦,審視這些看診數據后,難道不會覺得很驚悚?軍方竟還決定讓所有人放假?趙天麟稱,是否隱匿疫情他不敢說,但難道不須為輕忽疫情向民眾道歉?現在民眾為此“雞飛狗跳、民情沸騰”。
昨日,海軍已表示會依指揮中心所有調查結果,究責相關人,“應負什么責任就負什么責任”。
張哲平(左)趙天麟(右) 圖源:臺灣《聯合報》
德國:官方稱“群體免疫”不適用于抗擊新冠疫情
在德國重新開放800平方米以下商鋪前夕,德國聯邦總理府部長布勞恩于19日表示,“群體免疫”帶來的高感染人數將壓垮該國醫療體系,因此不適用于德國抗擊新冠疫情,德國當前的策略是在疫苗出現前減緩病毒傳播速度。
談及“群體免疫”,布勞恩表示,僅僅讓德國人口中的半數在未來18個月內獲得免疫力,意味著每天“必須感染7.3萬人”。他強調,如此高的新增感染人數將令德國的醫療體系不堪重負、衛生管理部門也無法追蹤傳染源,“我們將在傳染病上摔跟頭”。
俄羅斯: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全面控制,
采用軍用設備進行防疫
據俄羅斯國家電視臺介紹,俄羅斯在抗疫過程中采用了部分軍用設備進行消殺。如用戰斗機的發動機來給進出莫斯科的車輛進行消毒。據介紹,戰斗機引擎加熱溫度可達700攝氏度,可以有效消滅病毒。此外,TMS-65型洗消車也發揮重要作用,平均1小時可完成4平方公里的消殺。
新加坡:單日增幅首次破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4月20日報道,截至今天(4月20日)中午12時,新加坡衛生部已初步確定,今天新增1426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單日增幅首次破千,累計確診病例達8014例。
報道稱,根據新加坡衛生部20日發出的公告,新增病例多數是住在客工宿舍的工作準證持有者,只有16人是本地公民或永久居民。有關部門還在確定病例細節。
美國:新冠檢測試劑盒遭污染,
華盛頓州召回1.2萬病毒檢測盒
當地時間4月18號,以深度調查而著名的《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長文揭秘了一個重磅消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因為實驗室污染導致全美新冠檢測延遲6周左右!
華盛頓郵報在對30多名現任和前任聯邦政府科學家,及其他知情人士的采訪后了解到,在出現問題后,CDC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移除不必要的操作,但此時已經導致了在生產和分發試劑盒上的延誤。
1月下旬就已發現污染
1月21日,CDC主任南希·梅索尼埃(Nancy Messonnier)宣布,CDC已經“確定開發”了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并使用它來確認美國的第一例新冠病例,在成功診斷出第一個美國病人后,CDC的技術人員開始了試劑盒第二階段的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設計出爐之后,CDC并沒有交給其他公司去生產試劑盒,而是在自己的實驗室開始組裝試劑盒。
1月下旬,CDC把生產好的試劑盒分發給了全國各地的26個公共衛生實驗室,開始檢測工作。CDC為每個檢測盒的三個組件提供了大部分必要的材料。但分析陰性對照樣本時,卻錯誤地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存在的信號。
一個州立實驗室的監督科學家透露,“在已知的陰性樣本中,三個(片段)中的兩個是陰性的,但第三個片段有陽性反應”,這第三個片段,就是指泛冠狀病毒片段。
熟悉試劑盒測試的人士立即覺得,可能是試劑盒存在污染,不過污染水平似乎很低。但就是這一點點污染,導致所有公共檢測實驗室幾乎全部陷入困境。
1月下旬,全國26個公共衛生實驗室在收到CDC的試劑盒后,24個實驗室出現了假陽性反應。廣泛存在的誤報指向了一個核心污染源——CDC試劑盒的制造和組裝。有經驗的科學家指出了幾種可能性,包括對一個封閉區域的消毒不足,在那里技術人員可能使用了合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材料,對可重復使用的實驗室設備的不當處理也會污染試劑。
高級官員對測試結果一再隱瞞
2月底,看到疫情迅速發展的FDA終于坐不住了,派出高級官員Timothy Stenzel前往位于亞特蘭大的CDC中心,評估CDC是否適合繼續在機構內部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測試,以及該機構是否應該被允許制造和分發更多的測試套件。
訪問后,Stenzel確定新冠病毒測試的問題是由CDC的制造引起的,而不是設計造成的。隨后,他建議CDC官員停止生產這種試劑盒。
但是,在之后的新聞發布會上,Messonnier對FDA建議CDC停止生產內部測試套件一事只字不提。3月3日,當被問及可能的污染問題時,Messonnier答到:“污染是一個可能的解釋,但還有其他的原因,”同時還補充道,“我真的不能對正在進行的調查發表評論。”
然而,審查了內部測試數據的聯邦科學家表示,試劑盒放大了本應無DNA的陰性對照樣本中的核酸。他說,這種放大模式只可能是由污染造成的,而不是由其他設計或制造缺陷造成的。
華盛頓州已宣布召回1.2萬個被污染的新冠病毒試劑盒
對此,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當地時間周日(19日)表示,該州已召回1.2萬個可能被污染的新冠病毒試劑盒。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國會山報》19日報道,當地時間周五,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通知州衛生部,部分病毒運輸介質(VTM)液體出現異常顏色,可能存在質量控制問題。
不過,該州衛生部的官員們認為病毒運輸介質(VTM)不會對患者造成健康風險,因為在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期間,VTM不會與患者接觸。但隨著調查的進行,出于謹慎仍選擇召回VTM和咽拭子。
CDC仍不放棄辯解
目前,CDC拒絕回答有關試劑盒的問題,也拒絕向參與試驗設計或生產的人員提供試劑盒。CDC發言人本杰明·海恩斯(Benjamin Haynes)周五發表聲明,承認該機構在試劑盒的制造過程中存在不合格的“質量控制”,認為試劑盒的問題可能是“設計問題或制造問題或可能的污染”造成的。Haynes還為CDC的工作進行了辯護,稱早期的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
然而,此時此刻,全球已經有近240萬新冠確診,美國擁有超75萬例。CDC需要對這個龐然大數負責嗎?
來源:環球網、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中國生物技術網、海外網、新京報等
整理:彥蓉
校對:臧恒佳
責編:鄭華菊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