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中的氣鼓鼓短圓肥-兔猻
仔細看
短圓肥絕對不是“污蔑”
兔猻 是一種生存在中亞的貓科動物,為貓科兔猻屬的唯一物種。居住在海拔4000米的亞洲草原上。它在夜晚活動,捕捉的獵物有嚙齒目、鼠兔和鳥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e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食肉目 Carnivora
科:貓科 Felidae
屬:兔猻屬 Otocolobus
種:兔猻 O. manul
兔猻(tù sūn)體長46-65厘米;尾長21-31厘米;重量2.5-4.5公斤。
毛發是土黃色且帶有垂直的條紋,但有時會因為厚重的毛發而變得不可見。
兔猻有幾個特征和其他的貓科動物有所區分。它的腳是短的,臀部較肥重,且毛發也很長、很厚。這使得它看起來特別地矮胖且多毛。
它的毛發會隨著季節而改變-冬天時會較灰且花紋不明顯。
兔猻頭頂為灰色,具有少數黑色的斑點,頰部有2條細的橫紋。它的耳朵位置較低,且使其有一副有點像是貓頭鷹的面容。
由于其外形,一度被列入貓屬,并被命名為Felis manul。甚至乎,在更早的時候,因為它那相對較肥的臉龐,一度被認為是波斯貓品種的祖先。
兔猻一周表情包
兔猻居住在海拔4000米的沙漠、荒漠或戈壁地區。能適應寒冷、貧瘠的環境。
常單獨棲居于巖石縫里或利用旱獺的洞穴。巢穴通路彎曲,深度一般在2米以上。屬夜行性動物,但晨昏活動頻繁,多在黃昏開始活動和獵食。
冬季食物缺乏時白天也出來覓食,或移居村落附近。視覺和聽覺發達,遇危險時則迅速逃竄或隱蔽在臨時的土洞中。
腹部的長毛和絨毛具有很好的保暖作用,有利于長時間地伏臥在凍土地或雪地上,伺機捕獵。叫聲似家貓,但較粗野。
主要以鼠類為食,也吃野兔、鼠兔、沙雞等。以野禽、旱獺和各種鼠類為食。
每年早春發情,夏初產崽,北方的兔猻繁殖期一般比南方地區的稍晚,繁殖期持續42天,雌性發情期26-42個小時。
妊娠期9-10周,一般每胎3-4仔,最多的一次可產6崽,小兔猻一般在4-5個月后,周身長滿毛茸茸的灰色外套,并開始獨立。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