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海生物多樣性之美】日擬負蝽:昆蟲界的“超級奶爸”
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 保山市科學技術協會
聯合推出
第36期
The 36th Phase
脊椎動物.日擬負蝽Appasus japonicus
節肢動物,昆蟲綱,半翅目,負子蝽科。
日擬負蝽個頭不大,長約21—26mm,背面平坦,小盾片呈正三角形,雌蟲略大于雄蟲。它們的頭很小,但有一對突出的大眼睛,口器跟知了一樣為刺吸式口器,就像一根縫衣針緊貼在胸下。前足特化成類似于螳螂的捕捉足,用于捕捉和固定獵物。中后足則為了適應水生生活,變得扁平,像劃船的槳,幫助它們在水中快速游動。成蟲雖然有翅膀,但不能飛行,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水中,以捕食水生生物如小魚、小蝦、小蝌蚪等為生。
日擬負蝽越冬時成蟲不食也不動,直到翌年春天草木萌發,其他水生動物開始活動后,才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忍耐饑餓的能力非常強,越冬時間可達5個月之久。日擬負蝽雄蟲生性兇猛,比它們小的動物都會去捕食。但捕食時,行動并不敏捷,采取守株待兔的戰術。棲于水中雜草上,頭朝下,前足張開,中足或后足固定身體。一旦獵物游過,就用前足挾住獵物,并用口器刺入獵物的體內。
負子蝽是一種生活在池塘、河渠和水田等環境里的水生昆蟲,如果僅從外表來說它們是平平無奇的,但卻因為特殊的孵卵方式而響譽昆蟲界。
負子蝽的雌蟲是典型的“只管生,不管養”類型,一旦選定伴侶交尾結束后,雌蟲就會把雄蟲背部當作產房和育嬰房,直接在其背上產卵。卵呈橢圓形,頂部略尖,底部較圓一些。為淡黃褐色,頂部顏色較深,卵蓋以下顏色比較淺。形狀和大小會隨著胚胎發育而改變。一只雌蟲一次可產卵50粒左右,排列整齊,并借助膠狀物附著在雄蟲背部。在寶寶未孵化前,雄蟲背著卵寶寶負重前行,為了讓卵寶寶得到充分的氧氣,以利于孵化,雄蟲常游泳至水面。半個月左右,卵寶寶就開始孵化了。第一個破殼而出的寶寶就會從“爸爸”的背上下來,暢游于水中,“爸爸”則繼續干著保姆的活。直到最后一枚卵寶寶也發育成熟離開它的背,它的育嬰使命才算結束。
負子蝽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特殊的孵卵方式呢?也許在很久很久以前,負子蝽的卵也是產在水草上的,可能還沒等卵寶寶們孵化,就已經被其它水生動物吃光了。負子蝽的爸爸媽媽們急壞了“再這樣下去,我們就要斷子絕孫啦......” 于是,在漫長的自然演化過程中,它們漸漸地演變出這種奇特的繁育后代的方式。這樣的孵卵方式,可以防止天敵的破壞和吞食,對卵有很大的保護作用。而且雄蟲平時不斷游走,不斷的接觸水面,還能更好的吸收氧氣,利于孵化,提高孵化率。
負子蝽雄蟲不光是“超級奶爸”,而且還是“寵妻狂魔”喲。新婚期的負子蝽爸爸會背著“妻子”在水中游蕩覓食,負子蝽媽媽只要趴在“丈夫”的背上,不需要動手,飯來張口就好。產完卵后,負子蝽媽媽精疲力竭,不久就結束了生命,負子蝽爸爸便獨自承擔起孵育寶寶的重擔。當背上的所有卵寶寶都孵化離開后,負子蝽爸爸才算完成使命,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全世界已知負子蝽科昆蟲有3亞科15屬156種,我國目前已知2亞科3屬7種。照片中的日擬負蝽于2020年6月攝于青華海濕地公園。負子蝽對水質的要求非常嚴格,由于農藥的使用和水體污染,這些物種的數量急劇下降,所以已不常見。
攝影師介紹
Introduction of the photographer
黃木嬌,保山青華海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碩士,北京飛羽志愿者。從2014年開始觀鳥。“觀鳥是走進大自然的終生門票”。
攝影:黃木嬌
文字整理:段紅蓮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