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牛花隨筆(七)朝顏盛會
接上文所述,“經濟的東西其實不經濟,不經濟的東西反而經濟”,這似乎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悖論,但有一個國家正在把“經濟的東西也變得經濟”,這有點像繞口令吧?我慢慢解釋。
牽牛花在日本很受歡迎。據信它們是在八至九世紀平安時代從中國直接引入,在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江戶時代,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移居城鎮,種植不同顏色和大小的盆栽牽牛花風靡全國。在日種植牽牛花的花盆與眾不同,通常裝有圓柱形結構,稱為“行燈仕立て”,既利于花攀爬,也便于整形和搬移,而其看起來又像夜間的日本燈籠,故得名。


初夏時節,日本各大城市都會舉辦牽牛花展銷會,商家和業余愛好者在此兜售或挑選各色牽牛,也伴隨美食聚集和其他祭祀慶典活動,熱鬧異常。最大的市場是東京都的“入谷朝顏市”(牽牛花在日本叫朝顏),通常舉辦時間為每年7月的第一周后。一個不起眼的小物種形成了個大市場,除了日本人的精明認真外也與其文化傳統分不開。最能體現這一點的是加賀千代的名句:“一夜牽牛纏吊桶,清晨打水乞鄰家”,清新而又含蓄的語句表達了日本人對她的憐愛。
加賀千代日本江戶時代[1603年-1868]的著名的俳句女詩人。(圖片來自The Haiku of Chiyo-ni - Tricycle: The Buddhist Review)
今年受疫情影響,沒能如期舉辦,我們只能從往年的照片來一窺它的盛況。




以上圖片來自https://www.asagao-maturi.com/
有意思的是一位細心的新民晚報記者在今年采訪奧運比賽時發現在體育館外的通道里有一片小小的牽牛花圃。他詢問了志愿者才知道,這些牽牛花的小主人是東京都各中小學的學生,賽場放置盆栽牽牛花,是為了給運動員送上祝福。可見,在日本牽牛花已成為一個雅俗共享的花卉了,正好說明是其實現經濟價值的基礎。

與牽牛花的經濟價值相比,其藝術價值更能彰顯她的魅力,后幾節將繼續介紹。
...待續
[作者:物種觀察員xcr]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