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的理想之路
本文作者:謝敏(西米),2015年環境教育研究與實踐高級培訓班學員。
2015年培訓班現場
收到郵件,迫不及待地點開,原來是“中國植物園聯合保護計劃”十周年了,期待1000多位學員伙伴們給一下反饋和分享。當年的項目名稱是“中國植物園聯盟環境教育研究與實踐高級培訓班”,2015年招生推文上特別標明開放非植物園系統的公益組織伙伴名額,我非常榮幸地被選上了,并且成功眾籌了往返機票費用。當年版納的兩周學習,在我剛開始自然教育公益創業之路上,給了我系統專業且收獲最大的學習,讓我體驗了“讀研”的感覺,不僅全然享受在科學家和版納植物園的博物氛圍中,更是接觸世界前沿的環境教育專家團隊,真正地研究性學習,當年學習的筆記本和各種打印的論文,在多次搬家中一直完好地保存著,作為我寶貴的學習資料和美好的青春回憶。
與培訓班小伙伴一起
印象最深的當然是Bran,英國伊甸園(Eden Project)的教育專家,他分享伊甸園從一個礦坑變成植物園的歷史,告訴我們“最快樂的事是堅持面對訪客開展教育三十年,未來三十年也不會變”,當他背著個娃娃做著鬼臉邀請我們和勇士一起拯救公主,我們全部都沉浸在那份對神奇植物的好奇和對植物精靈的探索中,“保持純真,充滿想象”,深深影響了我后續踐行自然教育的風格。
Bran帶領大家進行實踐
與Bran合影
學習結束后我當然沒有選上交流名額(作業實在是完成得太不專業了,甚至給我們組員拖了很大的后腿),但回到長沙后我和Bran保持郵件交流,還努力申請了EU-China Twinning exchange,在Bran的支持下,前期資料審查和網絡面試非常順利,雖然最終因為伊甸園不是本地認證的公益組織而申請失敗,這份經歷給了我很大的自信和期待,相信“本土的就是國際的”,從而堅定“扎根湖湘本土,堅守自然陪伴。”后來我推薦了湖南另一家自然教育伙伴機構去拜訪伊甸園,給我帶回了很多小冊子資料,聊以慰藉。
2015年與陳進主任的合影
最感謝的當然是陳進主任,作為一大群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導師,當年學習期間我是很害怕陳進主任的,因為沒有任何專業理論基礎,在學習班上像個小白打開新世界的大門,班委會兩句話“我感覺大家的英語口語水平都很不錯,那我們就不再實時翻譯了”和“每天晚上讀10篇論文,第二天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分享介紹”的學習模式讓我感受到作為差生的羞愧與沉默,但陳進主任每次都會點名“西米你在長沙是做一線自然教育的,對這些應該很有經驗。”“看到某些同學在課堂上玩手機,是跟不上進度還是對老師的課程沒有興趣啊,大膽地說出來。”在結業儀式上還被安排做學員代表分享,我記得我當時說“雖然我或許是班上成績最差的學生,但是我的收獲是非常非常大的,我想以后我會以專業環境教育從業者的身份要求和期待自己。” 后來在全國自然教育論壇等場合遇到陳進老師有分享,都會認真聆聽做筆記,有一次陳進主任還特意走到我面前,問我機構進展如何怎么沒有多跟他聯系,都讓我覺得受寵若驚,也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現在雖然還是疏于聯系,但我一直以“中國植物園聯盟環境教育高級研修班”學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扎根本土一線實踐,反思研究理論學習。
王西敏老師正在授課
最有緣分的自然是西敏老師,當年《林間最后的小孩》一書讓我心中有了環境教育人士的畫像,待接觸西敏老師本人,就覺得“嗯,環境教育的老師應當就是像西敏老師那樣,眼里有光,言辭謙卑,不高談闊論,不批判評價。“特別是有一次晚上課程結束,和幾位老師一起走到植物園大門的路上,和西敏老師一起聊天,他突然問一句”欸?這是什么蛙的聲音?經常聽到,但不知道是誰。“啊,原來大神也和我們普通人一樣,有專業,但仍坦然地承認未知,哪怕好像是應當知道的事情。后來因為經常有人問我“請問您是西雙版納的西敏老師嗎?”雖然趕緊擺手解釋,內心仍覺得與有榮焉,21年我們出版《閱讀四時之美》,我第一時間給西敏老師微信留言,問是否可以給我們的書做推薦,他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并且做了很好的推薦“這是一本實用性非常強的以‘二十四節氣’為主題的自然教育手冊,每一個有興趣的科學老師、語文老師或者其他學科老師,都能把它作為很好的教學輔助材料。”
培訓班合影
當年的版納共學的伙伴們至今都是我經常關注的老師,吳蒙老師偶爾在朋友圈曬出他讀博士選修的課程,我就會忍不住上網搜索有沒有相關書籍,買回來閱讀。羚迪后來做各種課題,還跟我分享小微濕地如何做公民科學項目,帶我們自然觀察的劉光裕老師后來登上天天向上我還特意去拜托電視臺的朋友幫我弄一張門票(沒弄到),還有當年的科研cp玩轉情人坡,現在朋友圈里的版納二代各種“天賦異稟”,還有陳紅姐姐和陳璘姐姐是我每次做實踐項目或者研究項目一定第一時間想要請教的老師,還有合肥植物園的凌庚老師后來參與SEE合肥中心的自然教育中心的創建,當然還有湖南省植物園的曾桂梅主任,因為是上一屆學姐,從版納回來就上門去拜訪,得到了很好的反饋,在湖南自然教育行業交流和推動中,我們都各自堅定努力著。
去年農歷年前,和同為版納學員的林梓老師和晶晶老師約會,聊到第三屆湖南省自然教育論壇的籌備,我們都摩拳擦掌,興致勃勃。在版納培育的種子,終究在湖南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感謝版納給我們每一個生命以滋養,讓我們共同奔赴在環境教育的理想之路上,踏實篤定,守望相助!
非常感謝邀約,2015年在版納的學習是我至今仍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雖然班上作為差生代表,但回到家鄉仍以版納學員的高標準要求自己,堅守環境教育一線,培育湖南本土的自然教育土壤力量!
愿老師們身體健康,平安喜樂!
愿版納的學習百年常青,給更多的伙伴們以支持和鼓勵,讓中國的環境教育力量茁壯成長,推動中國生態文明教育發展。
謝敏(西米)
說明:中國植物園聯盟成立于2013年,并于2022年更名為“中國植物園聯合保護計劃”,因此參與過培訓班的學員仍習慣稱其為“聯盟”。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