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近期資訊 | 研究、政策、行業動態、案例等(第29期)

媒體:原創  作者:大自然保護協會   專業號:大自然保護協會 2024-07-31 17:45:49

? Joel Pana/TNC Photo Contest 2023

2024 年 Vol. 7

總第 29 期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通訊

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 Round-up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即保護、養護、恢復、可持續利用和管理天然或經改變的陸地、淡水、沿海和海洋生態系統的行動,有效和適應性地應對社會、經濟和環境挑戰, 同時提供人類福祉、生態系統服務、恢復力和生物多樣性惠益。大自然保護協會(TNC)中國項目科學部與合作伙伴匯總國內外NbS研究進展、政策與行業動態及實踐案例,編輯發布月度通訊,為關注NbS的研究者和實踐者提供信息參考。

01.研 究

The State of the World’s Forests 2024 – Forest-Sector Innovations Towards a More Sustainable Future

《2024年世界森林狀況:促進林業部門創新,邁向可持續未來》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 2024年7月22日

最近的數據表明,全球的森林砍伐速度有所下降,從1990–2000年的每年1580萬公頃,降至2015–2020年的每年1020萬公頃,一些國家的森林砍伐量顯著減少。但氣候變化使森林更容易受到野火和病蟲害等非生物和生物壓力的影響,全球林木產量創紀錄地達到每年約40億立方米,對林產品的需求預計將不斷上升。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但創新需要有扶持性政策、強有力和變革性的伙伴關系、資金投入、開放和鼓勵創新的包容性文化以及承擔預估風險的意愿。本報告重點介紹世界森林狀況,并探究林業部門通過基于實證的創新形成的變革性力量,包括從新技術到創新性成功政策和制度變化,再到面向森林所有人和管理者的全新融資方式。來自世界各地的18個案例將展現在現實條件下試行和實施的林業部門各種技術、社會、政策、制度和金融創新以及這些創新的組合應用。報告指出當前創新方面所面臨的障礙和推動因素,并提出通過五大行動,促使人們在林業部門運用創新來解決問題并擴大積極影響。

The Enduring World Forest Carbon Sink

《持久的世界森林碳匯》

Yude Pan, Richard A. Birdsey, Oliver L. Phillips, et al., Nature, 2024年7月17日

本研究構建了北方、溫帶和熱帶生物群落1990年至2019年的全球森林原位清查測量記錄,綜合國家森林清查和其他類型的土地調查中基于遙感的森林面積估算,評估全球森林碳匯的近期規模、趨勢、影響因素和位置。研究發現,全球森林的碳匯在1990到2009年間穩定在每年3.6±0.4 Pg C(十億噸碳),而在2010到2019年間則穩定在每年3.5±0.4 Pg C。盡管全球森林碳匯總體穩定,但在不同生物群落層面出現了顯著變化。由于森林面積的增加,溫帶森林和熱帶再生森林的碳匯有所增加,而北方針葉林和熱帶原始森林的碳匯則分別由于干擾和原始森林面積損失的加劇而減少。物質平衡研究表明,全球陸地碳匯增加,這意味著非林地碳匯增加。全球森林碳匯幾乎相當于化石燃料排放量的一半(1990-2019年為每年7.8±0.4 Pg C)。然而,熱帶森林砍伐抵消了碳匯三分之二的收益(1990-2019年為每年2.2±0.5 Pg C)。雖然總體上全球森林匯三十年來一直沒有減少,但它可能因森林老化、繼續砍伐森林和干擾機制的進一步加劇而減弱。

Climate Adaptation Costing in a Changing World: Valuing Climate Adaptation Helps Us Orient Our Compass Toward Effective and Resilient Pathways

《氣候變化中的氣候適應成本:評估氣候適應有助于確定有效和有韌性的適應模式》

World Bank, 2024年7月8日

本報告聚焦歐洲的氣候適應行動,指出歐洲迫切需要加大氣候適應投資規模,而這要求數量更多、質量更高的有關氣候適應成本的數據與信息。報告分析了基于事實證據的成本估算方法,用以評估包括推廣、實施NbS在內的氣候適應措施成本,并通過一系列案例研究說明了這些方法的實際應用,并針對歐盟成員國與歐盟委員會,從不同層面與角度分別提出例如整合NbS投資組合等多項政策建議。本報告可以幫助政策制定者識別可靠且有效的氣候適應投資,并籌集和分配充足的資金,從而最終促進歐洲實現更有效且更具韌性的氣候變化適應。

Nature-based Solutions for Comprehensive Disaster and Climate Risk Management: Toolkit for Integrated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基于自然的災害和氣候風險綜合管理解決方案:減少災害風險和適應氣候變化綜合規劃和實施的工具包》

UN Office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 UNU EHS, 2024年7月8日

該工具包基于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對NbS的定義支持將NbS納入減少災害風險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規劃考量中。工具包包含五個工具:1)與環境、氣候和自然災害相關數據、信息和知識的匯集;2)可用于評估相關程度的NbS關鍵詞清單;3)NbS干預措施的選擇指南;4)NbS行動者和利益相關方的識別;5)NbS與國家政策及規劃的整合。每個工具部分都有關于該工具的目的、使用方法以及效果的介紹。此外,工具包提供了充足的案例研究對各工具加以說明。這些工具能夠有效促進NbS的戰略整合,在建設具有韌性與可持續性的社區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The Nature-Based Credit Science Decoder Series: Agricultural Land Management

《科學解碼基于自然的碳信用:農業土地管理》

The Nature Conservancy, 2024年7月

《科學解碼基于自然的碳信用》系列以根據7種基于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NCS)路徑開發的碳項目為對象,詳盡闡釋了這些碳項目當前的最佳科學實踐與不足。本報告是該系列第一期,概述了農業土地管理(ALM)項目所應用的科學方法,并特別強調了ALM項目中的最佳實踐,涵蓋ALM項目的基線核定、碳減排與碳去除量的測量和量化、不確定性估算,以及項目活動和持久性監測。報告隨后將這些最佳實踐與當前市場上的ALM項目方法進行比較。本報告能夠幫助高質量碳信用的買方更好地評估項目是否切實運用了較為完善的科學工具和方法,并確定研究投入的優先領域。

Corporate Manual for Setting Science-based Targets for Nature

《企業手冊:設定基于科學的自然目標》

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 2024年7月

本手冊旨在幫助企業可持續發展和自然目標負責人設定基于科學的自然目標(SBTs for Nature),概述了科學目標網絡(SBTN)關于基于科學的自然目標制定的所有現有技術指導,涵蓋步驟1(評估)、步驟2(理解和優先級設定)、步驟3(淡水/土地/海洋:測量、設定與披露)、步驟4(行動)、步驟5(持續跟蹤)、利益相關者參與等。本手冊有助于企業人員了解設定基于科學的自然目標的過程、準備與領導層的對話、協助技術人員或外部顧問啟動相關目標的設定流程。

How-to Guide for Voluntary Carbon Credit Portfolio Design

《企業碳信用使用指南》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24年6月28日

《指南》提出如何融合“NbS”和“基于技術的解決方案(TbS)”,建立平衡、有效的自愿碳信用資產組合的方法,在實現短期直接效益的同時,也讓企業關注對于長期碳去除技術的投資,支持面向未來、具有遠見的減排計劃。《指南》還為企業提供了詳細的分步實施方案,展示了如何通過組合的方式獲取自愿碳信用,使企業能夠平衡其碳信用戰略和業務需求,幫助企業利用高信任度和完整性的自愿碳信用支持價值鏈以外(Beyond value chain mitigation, BVCM)的碳減排活動。《指南》中的框架將有助于企業規模化地參與自愿碳信用市場,加速全球的氣候進程。

Landscape Features Support Natural Pest Control and Farm Income When Pesticide Application is Reduced

《在減少農藥使用時,景觀特征有助于自然蟲害防治和農場收入》

Ana Klinnert, Ana Luisa Barbosa, Rui Catarino,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年6月28日

未來的農業生產力軌跡需要納入環境目標,包括減少農藥的使用。支持自然蟲害防治的景觀特征(Landscape features supporting natural pest control,LF-NPC)提供了一種NbS,可以部分替代合成殺蟲劑,從而支持未來的生產力水平。本研究引入了一種新方法來量化LF-NPC對農業產量的貢獻,以及其在大范圍內對作物生產的相關經濟價值。以歐盟為例,研究將農場層面的細粒度數據、LF-NPC潛力空間圖以及區域農業經濟供應和市場模型結合起來。結果表明,在合成殺蟲劑使用減少的背景下,位于LF-NPC潛力較高地區的農場生產率損失較低。研究表明,LF-NPC可將產量差距平均縮小四個百分點,并將收入提升類似的幅度。這些結果凸顯了LF-NPC對農業生產和收入的重要意義,并為農民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幫助其成功投資景觀特征,實現農藥減量目標。

Protect and Restore Small Wetlands

《保護和恢復小微濕地》

Xiangjin Shen, Ming Jiang, Xianguo Lu, et al., Science, 2024年6月27日

文章指出,受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影響,小微濕地已出現大面積的喪失和退化,生態功能大幅下降,損害了生態系統健康和人類福祉,如造成土壤鹽堿化和退化、減少地下水補給和夏季溪流流量、影響農業生產力和社會穩定等。與大型濕地相比,小微濕地可能更加脆弱,恢復速度也更慢,但是目前各國對小微濕地的研究有限,在濕地保護計劃中也長期忽視小微濕地的保護與恢復。文章建議,各國都應開展小微濕地編目,將小微濕地保護納入法律法規框架內,開展針對小微濕地的科學研究,量化小微濕地的益處,并制定保護和恢復小型濕地的最佳方案。此外,文章呼吁加強國際公約的協作,《生物多樣性公約》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有關公約應支持對小型濕地的保護,并加強與《拉姆薩爾公約》的合作,以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氣候和可持續發展目標。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對我國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及相關研究的啟示

王偉, 李俊生, 生態學報, 2024年6月26日

本文基于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提出的NbS全球標準的八項準則,首先梳理了NbS的各項準則對中國國家公園理論與實踐的適用性,進而結合NbS的八項準則,以及中國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中的實際需求,將中國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的相關理論與實踐進展圍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了梳理,即:(1)如何科學建設國家公園(準則1,應對社會挑戰;準則2,根據不同尺度設計);(2)國家公園如何有效治理/管理(準則5,基于包容、透明和賦權的治理過程;準則7,基于證據進行適應性管理);(3)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成效如何(準則3,帶來生物多樣性凈增長和生態系統完整性;準則6,在首要目標和其他多種效益間公正地權衡);(4)國家公園如何實現可持續性(準則4,具有經濟可行性;準則8,具可持續性并在適當的轄區內主流化)。最后,本研究就中國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及相關研究提出了啟示與展望,為推動將NbS納入中國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行動提供支撐。

The Nature-Based Solutions Opportunity Scan: Leveraging Earth Observation Data to Identify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in NbS for Climate Resilience in Cities and Coasts Across the World

《NbS機會掃描:利用地球觀測數據識別全球城市和海岸氣候韌性NbS的投資機會》

World Bank, 2024年6月17日

2012至2023財年,世界銀行批準了超過200個涉及NbS的項目,這些項目中承諾用于NbS的資金總額超過100億美元。盡管世界銀行及其客戶對氣候韌性NbS的興趣與日俱增,但NbS投資在用于建設基礎設施和增強氣候韌性的總融資中所占比例仍然較小,數據不足和技術短板也限制了潛在的NbS投資機會的識別。本報告提出,NbS機會掃描(NBSOS)將幫助世界銀行及其利益相關方識別NbS投資機會,了解其投資帶來的益處,并將這些NbS干預措施納入其投資規劃中。多數在城市和沿海環境中為氣候韌性、水資源或其他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的項目,可以在早期階段應用NBSOS,識別NbS投資的機會。報告指出,NBSOS在2022年中至2024年初期間成功于20個國家中的8個沿海景觀和51個城市實施,為價值約23億美元的發展融資以及關鍵戰略評估提供了信息支持。

Will Large-scale Forestation Lead to a Soil Water Deficit Crisis in China's Drylands?

《中國大規模人工林是否會導致北方土壤水匱乏》

Qiuming Wang, Hongyan Liu, Boyi Liang, et al., Science Bulletin, 2024年5月30日

本研究收集了中國北方98個采樣點的1226次觀測數據,并據此評估造林后隨林齡變化的土壤含水量(SWC),分析樹種、降水量和土地利用方式對造林后SWC的影響。研究發現,中國北方干旱半干旱區的大規模人工造林顯著降低了該區域的SWC,下降規模達10%。SWC隨著林齡增加持續減少,且土壤深度越深、林齡越老,SWC減少越多。自1978年以來,針葉林和闊葉林的SWC分別以每十年0.6毫米和3.2毫米的速度下降。本研究表明,長遠來看,植樹造林可能會導致中國北方的水分匱乏危機,而這又受到先前的土地利用方式、樹種和年均降水量的影響。研究為干旱區生態恢復政策和水資源管理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Ten Key Issue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erritorial Space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關鍵議題》

Jian Peng, Dongmei Xu, Zihan Xu, et al.,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4年5月17日

國土空間生態修復是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支撐。當前,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仍處于探索推進階段,其系統性、科學性還有待加強和深化。針對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重大研究需求,本文提出國土空間生態修復三階段目標(復綠、增效和活化)和十大關鍵科學議題:修復前的參考狀態和規模閾值,修復中的要素耦合、權衡效率、空間連通、動態適應和尺度級聯,以及修復后的成效評估、貢獻厘定和文化韌性。此外,文章還系統厘清了各科學議題的實際需求、現在或潛在解決方案以及研究難點。深入探討本文提出的三階段修復目標和十大關鍵議題,有助于全球雄心勃勃的生態修復措施的空間分配、時間部署和效益提升,使其從全球到地方都具有組織性和可行性。

02.政 策

國 際

德國首個全國氣候適應法正式生效

2024年7月1日

7月1日,德國首個全國氣候適應法正式生效,為德國各行政層級應對氣候變化后果的預防措施設定強制性的法律框架,幫助各地居民更好地應對日益加劇的暴雨、高溫和更頻繁的洪水并進行風險防范。該法律要求地方當局改善基礎設施以防洪防汛,建設城市綠地以在氣溫過高時提供陰涼、緩解高溫,打造海綿城市,并為醫院、養老院、托兒所等社會服務設施制定高溫應對計劃。各州被要求為其下轄的行政區制定詳細、可行的適應方案,提出并實施各自的氣候適應戰略。此外,聯邦政府計劃在今年年底前提出一項具有可衡量目標的全國氣候適應戰略。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公布其2024-2027年氣候適應計劃

2024年6月20日

6月20日,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公布其2024-2027年氣候適應計劃。該計劃在2014年和2021年EPA氣候適應計劃中已經進行工作的基礎上,將氣候適應納入EPA的規劃、政策、規章、執法活動和運營中。計劃提出,將加強氣候適應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設施韌性、開發氣候韌性供應鏈、整合氣候韌性與外部資金、在決策中應用氣候數據與工具、將氣候適應整合到規則制定中。計劃多次強調NbS在實現氣候適應目標中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指出NbS是EPA眾多項目的基本要素,能夠提供氣候韌性與恢復等多方面共益,并鼓勵與支持在所有項目中使用NbS。

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推出新的聯邦抵消協議:私人土地改良森林管理

2024年5月6日

5月6日,加拿大環境與氣候變化部在原有的“溫室氣體抵消信用體系”框架下推出并實施第3個聯邦抵消協議,私人土地改良森林管理(improved forest management on private land)。這項新的聯邦抵消協議制定了為項目開發者提供經濟補償激勵的措施,以鼓勵自愿性的、能夠增加林地碳儲量的森林經營實踐,從而通過這些項目獲得收益。林業工作者、原住民社區和其他項目開發者可以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林地退化、疏伐病樹、延長輪伐期以及開展其他超越常規管理要求的森林管理活動,獲得聯邦抵消協議規定的碳信用。

國 內

黑龍江建成省級林業碳匯交易體系

2024年7月17日

7月17日,黑龍江省林業碳匯交易啟動儀式舉行,標志著黑龍江省林業碳匯交易體系建成。儀式現場,黑龍江省林草局與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執委會簽署《第九屆亞冬會碳中和合作協議》,與深圳市生態環境局簽署《林業碳匯領域合作備忘錄》。黑龍江省林業技術服務中心與深圳排放權交易所、黑龍江自然和生態資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簽署《林業碳匯開發及轉換儲存協作框架協議》。牡丹江市林草局與哈爾濱銀行,黑龍江森工碳資產公司與光大銀行黑龍江分行、工商銀行哈爾濱分行,黑河市林草局與中國移動黑龍江分公司、黑龍江省大正投資集團、黑龍江良大投資集團分別簽署了“龍江綠碳”轉讓協議。哈爾濱銀行、中國移動黑龍江分公司等企業擬將持有的首批“龍江綠碳”無償捐贈給第九屆亞冬會。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中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白皮書

2024年7月11日

7月11日,國新辦發布《中國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白皮書,介紹了中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實踐與成效,旨在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了解,促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白皮書正文包含7個部分,分別是構建人海和諧的海洋生態環境、統籌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系統治理海洋生態環境、科學開展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海洋生態環境監督管理、提升海洋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全方位開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國際合作。白皮書強調,中國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通過多種手段有效筑牢海洋生態保護屏障,正不斷完善海洋保護地體系,養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有序開展海洋生態修復重大工程。

自然資源部發布首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

2024年6月25日

6月25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首批15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15個典型案例各具亮點和特色,在五大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廣、可復制的寶貴經驗: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提升國土空間治理效能;助力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統籌生態保護修復,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健全公眾參與機制,推動實現群眾利益共享共贏。其中,在統籌生態保護修復方面,例如,湖北孝南案例打造2000畝濕地大湖、1200畝多功能圩田、2800畝生態旅游觀光基地,建成以濕地公園為核心的生態友好型高質量現代農業發展區;廣州從化案例則實施源頭修復、河道整治、森林撫育、棲息地保育等工作,探索流域北、中、南差異化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形成源頭修復與生態價值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老城市新活力、區域協同與產城融合四種整治模式。

財政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林業草原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和《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

2024年5月23日

5月23日,財政部、國家林草局聯合印發《林業草原改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和《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旨在進一步規范中央財政林業草原改革發展資金和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是指中央預算安排的用于國家公園、其他自然保護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生態保護修復補償、生態護林員等方面的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資金。其主要用途包括各類保護地的生態系統保護恢復、國家公園的創建和運行管理、保護科研和科普宣教、國際合作和社會參與等。林業草原改革發展資金是指中央預算安排的用于國土綠化、林業草原支撐保障體系等方面的共同財政事權轉移支付資金。其主要用途包括退耕還林還草、森林草原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全國性森林、草原、濕地、荒漠綜合監測(普查),以及林木良種培育和草種繁育、林業草原科技推廣等。

03.行 業 動 

谷歌、微軟、Meta、和Salesforce等企業組建“共生聯盟”

5月22日,谷歌、微軟、Meta、和Salesforce等科技巨頭宣布組建“共生聯盟(Symbiosis)”,將致力于利用最前沿的科技持續推動高質量的基于自然的碳移除項目發展。共生聯盟將通過設立新的標準,為最佳自然恢復項目設定新的基準,關注本地物種恢復、野生生物多樣性、包容性發展與補償原住民社區等一系列基于自然的恢復項目相關議題,并承諾到2030年簽訂高達2000萬噸的高質量基于自然的碳移除信用合同。

2024年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大會舉行

6月18日至6月20日,牛津大學舉行了2024年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大會。本屆大會匯集超過800位研究人員、政策制定者、NbS實踐者和原住民領袖,呼吁采用綜合方法來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這兩個相互交織的挑戰。其中,多位與會人士強調“自然與文化不可分割”的理念,指出認識到人與自然的聯系是實施有效NbS的必經之路,而通過尊重原住民主權、保護生態系統完整性和尊重人的基本權利,NbS可以在應對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危機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2024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專題會成功舉辦

2024年6月25日,為響應第34個“全國土地日”,推動NbS在中國的本土化,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諸多挑戰,促進各方對NbS的理解,IUCN中國代表處、IUCN中國會員網絡秘書處、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亞洲中心與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在北京聯合舉辦“恢復自然,與自然共生——NbS2024年度專題會”。專題會進行了NbS與雙碳行動主旨系列報告,開展了NbS與生態系統碳匯專題研討,以及NbS與礦山碳匯增益專題研討,并發布了《濕地NbS應對社會挑戰》的案例英文報告。

2024年拉姆薩爾濕地保護獎和達能依云特別獎征集提名

2024年6月27日,《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63次會議決定在第十五屆締約方大會(COP15)上頒發以下三個類別的獎項:拉姆薩爾濕地保護青年濕地衛士獎、拉姆薩爾濕地保護創新獎、拉姆薩爾濕地原住民保護和明智利用獎,旨在表彰世界各地在促進濕地保護和明智利用方面做出貢獻的個人、組織和政府。提名者只能提交其中一個類別的獎項。接收提名的截止日期為2024年9月30日。

GCA “2024年地方適應冠軍獎”于2024年7月1日啟動申請

全球氣候變化適應中心(GCA)“2024年地方適應冠軍獎”于2024年7月1日啟動申請,獎項類別包括:水安全、糧食安全、城市適應解決方案和地方創業。申請將持續到8月11日星期六。自設立以來,該獎項已經成為一個備受矚目的榮譽,它不僅提升獲獎者在相關領域的知名度,還促進了與政府的互動,并吸引了額外的資金支持。此外,獲獎者還能獲得適應基金的資助,不僅提升了其行業影響力,也幫助獲獎者學習如何獲取更多適應基金的資源。CGA每年評選這一獎項,能夠匯聚數百名適應領域一線從業者的真知灼見,收集全球中心的案例研究,以及確定與國際金融機構合作的潛在合作伙伴,以便更好地深入理解適應解決方案并與世界分享。

印度尼西亞與美國達成3500萬美元珊瑚礁債務置換協議

美國與印度尼西亞于7月3日簽署了一項“債務換自然”協議,美國將在未來九年內免除印度尼西亞3500萬美元的債務,而印度尼西亞則需采取行動保護和恢復其海域內的珊瑚礁生態系統。此項“債務換自然”協議將把印尼本應用于償還債務的資金轉向支持其珊瑚礁生態系統保護的項目。由印尼和美國政府、NGO合作伙伴及其他民間社會組織代表組成的監督委員會將管理通過該協議產生的資金。保護和恢復的行動優先事項包括保護依賴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瀕危或特有物種,以及具有較高保護價值但相對脆弱的珊瑚礁生態系統;促進珊瑚礁生物多樣性的可持續利用;降低對珊瑚礁的威脅;增強不同珊瑚礁區域之間的連通性;建立新的保護區;助力改進各層面現有管理措施,實現其保護目標。

全球珊瑚礁基金宣布提供超2500萬美元,以擴大珊瑚國家的恢復力

7月10日,全球珊瑚礁基金(GFCR)執行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將提供超過2500萬美元的額外贈款資金,以擴大珊瑚國家的恢復力工作。該公告還包括一項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資助的針對埃及紅海的新混合融資計劃,即埃及紅海倡議,旨在加強對埃及紅海這一世界上壽命最長、最具彈性的珊瑚礁生態系統之一的保護。在USAID的重大資金承諾的支持下,該倡議將與埃及政府和聯合國發展計劃署(UNDP)合作,建立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埃及珊瑚礁基金,以利用高達5000萬美元的私人和公共資金用于可持續的藍色經濟轉型和保護工作。珊瑚礁企業孵化器將支持其他基于市場的解決方案,包括用于沿海農業的有機廢物回收、支持生態系統恢復的水產養殖以及避免船舶相關珊瑚礁破壞的系泊系統。

04.實 踐 案 例

? Adrian Infernus

Push-pull Biological Control for Maize Production

肯尼亞玉米生產的生物防治體系

在氣候變化的作用下,對農作物有害的昆蟲、植物和病原體的分布和數量發生了變化。加之氣候模式對農作物的影響,肯尼亞西部地區玉米等農作物面臨著非常高的產量損失風險。在此背景下,肯尼亞推廣了一種病蟲害管理防治的“推拉”系統,將不同種類的本地草本植物和豆科飼料品種一起種植。該系統通過在作物行間種植銀葉山螞蟥(Desmodium uncinatum)、扭曲山螞蟥(Desmodium intortum)、糖蜜草(Melinis minutiflora)等植物,釋放天然揮發性化學物質來驅趕害蟲,起到推的作用;在農田的邊界種植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與蘇丹草(Sorghum sudanense)等草類,吸引害蟲遠離作物,起到拉的作用。該項目主要由英國外交、聯邦與發展事務部(FCDO)、瑞典國際發展合作署(Sida)、瑞士發展與合作署(SDC)以及挪威開發合作署(NORAD)資助,在肯尼亞政府的幫助下在基層農田推廣實施。

這種采用“推拉”系統的生物防治體系能夠產生多種環境與社會經濟效益。氣候變化方面,實施“推拉”系統能夠為作物提供生物安全措施,有效應對氣候不穩定的情況。此外,“推拉”系統支持在同樣的土地面積上增加生物量,這可能會增加導致每單位面積的碳捕獲。生態系統健康方面,采用“推拉”系統后農田農藥使用量減少,且蜜糖草這樣的植物能為大量寄生蜂種群提供棲息地,多種植物種植策略也會增加土壤水分和有機物,這些都會對該地區生態系統健康和生物多樣性起到積極影響。社會經濟方面,使用“推拉”系統能夠顯著提高作物產量,也通過優質飼料的種植增加了當地奶牛的產奶量。研究發現“推拉”系統將平均收入提高38.6%,能夠有效減輕貧困,保障糧食安全。

微信截圖_20240731173019

本期編輯:彭昀月、崔毅豪/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項目科學部;徐嘉憶、姜雪原/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自然項目;楊方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中國代表處;羅明

閱讀 46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