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植物園發布最新版《上海維管植物名錄》
為了及時總結并展現上海市植物物種多樣性與分布信息,辰山植物園科研團隊利用多年來野外調查積累的植物標本和野外圖像信息,并結合館藏標本和文獻資料對物種編目數據進行補充, 特別是確定每個物種在上海的首次發現或記錄時間。在2013版《上海維管植物名錄》出版10年后, 再次更新了上海維管植物名錄, 并根據植物的首次記錄時間、歷史分布等對數據進行了分析。
本次更新的名錄選擇在《生物多樣性》期刊發表, 并提供完整的數據下載。數據以Excel表格形式發布, 分野生(含逸生)植物、栽培植物兩個頁面, 主要字段有: 中文科名、拉丁科名、中文屬名、拉丁屬名、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分類處理依據、等級、分布狀態、是否原生、是否入侵、生長狀態、生態類型、生境類型、分布區、了解程度、《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等級、中國高等植物受威脅物種名錄(2017)受威脅等級、數據來源、名稱變動情況、首次記載時間、說明等。所有名稱發生變動的條目在數據表中給出了參考文獻。
上海人口密集, 工商業發達, 土地利用率極高, 原生植物的生存環境僅存在于松江的幾個山體和海域中的巖島。城區內的自然生境已經不復存在,公園和綠地中的植物均為精細打理的人工植被, 只有在人工管理薄弱的路旁、臨時性撂荒地上有野生植物存在, 但也以先鋒物種或入侵物種為主, 是國內唯一栽培植物種類超出原生植物種類的省級行政區。
上海野生植物的現狀
上海有記錄的露地野生植物及栽培逸生植物1,238種(含種下等級), 隸屬于148科609屬1,177種, 種下分類群有46變種15亞種。其中常見植物264種(草本209種, 木本55種); 367種植物極為少見, 僅1–2處分布地(木本41種, 草本326種)。極少見植物中蕨類植物有38種, 占上海蕨類植物總數的49%。上海的大部分原生植物分布在市郊區域, 大部分木本植物分布在山地和海島。
總體而言, 上海的原生植物物種多樣性水平不高, 受人為干擾嚴重, 92種原生植物在近30年來的多次調查中沒有被找到, 274 種原生植物極為少見, 但所幸上海沒有特有植物, 所有極少見或消失物種在周邊省區仍有分布。
上海各區野生植物種類
上海市轄區中野生植物種類最多的是境內有山地的松江區(包括原生植物604種、國產植物68種、外來植物100種、入侵植物73種); 金山區(原生植物427種、國產植物57種、外來植物86種、入侵植物59種)因其境內有金山島而排名第二。城區中野生植物種類最多的是靜安區(原生植物248種、國產植物127種、外來植物109種、入侵植物64種), 因境內的鐵路沿線和貨運場站造成非上海原生植物占比較高; 黃浦區(原生植物165種、國產植物47種、外來植物79種、入侵植物61種)野生植物種類最少。上海原生植物最多的區是松江區, 非原生植物最多的是靜安區。
上海野生植物的變化趨勢
上海不同時期野生植物的實有數量在2010年之前一直處于增長狀態, 最近10年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非原生植物的占比也是逐年上升, 國產非原生植物與外來植物數量基本一致, 而外來植物的一半多為入侵物種。
最近的調查數據統計顯示上海有記錄的原生植物858種、國產非原生植物211種、外來植物169種。由于近年來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上海越來越多的原生植物很難被找到, 現在有92種原生植物、57種國產非原生植物和24種外來植物在上海沒有被發現, 實有野生植物數量首次出現下降。
上海的國家保護植物和珍稀瀕危植物
按照2021年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 上海原生植物中有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種, 為瀕危物種中華水韭(Isoetes sinensis), 在上海分布地不詳; 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種, 其中10種屬于受威脅植物, 5種為農作物的近緣物種。
上海分布的原生植物中有22種為受威脅物種, 其中極危(CR) 2種、瀕危(EN) 3種、近危(NT) 11種、易危(VU) 6種。蕨類植物對環境最敏感, 受威脅物種所占比例最高, 為8%。77種蕨類植物中有極危1種、瀕危2種、近危2種、易危1種。
上海栽培植物的物種多樣性
上海有記錄的栽培植物共計2,888種(含種下等級和品種), 隸屬于174科817屬1,814種, 種下分類群有61變種23亞種5變型, 品種有1,194個。
上海栽培植物的物種多樣性的變化
上海栽培植物的數量在不斷地增加。1949年前后上海各主要公園大約栽培有400種植物, 大部分是上海原生植物, 只有181種是非原生植物; 到了20世紀末, 栽培植物的數量增加到1,250種左右, 其中非原生植物1,091種, 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植物園和高校校園之中; 2000年來, 栽培植物引種的規模進一步擴大, 城市公園、植物園、高校校園甚至住宅小區都會引種新興的栽培植物, 最近10年, 上海的栽培植物主要以外來植物為主, 而且品種占據了絕大多數, 露地生活的栽培植物數量超過了2,800種(含品種)。
上海栽培植物的影響因素
對栽培植物多樣性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人為因素, 因為上海除山地、島嶼和灘涂之外的土地都是深度人為管理的人工生境, 所有植物的使用均與社會經濟、人為喜好、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關。即使適應性不強的物種也能夠在人為干預下通過品種改良、土壤改良、創造合適生境等方式進行栽培, 這與自然植物群落中的物種多樣性有著顯著的區別。
未來的趨勢與對策
對于原有的山體、濕地、島嶼及已有基本綠化的建成區, 仍然采取保護的措施, 減少人為干預, 以自然的方式恢復生物多樣性。
在城市中新建生境, 通過人工物種引入, 逐漸提高生物多樣性水平。并通過生態廊道建設連接各種生境類型, 實現物種之間的互通與交流。
利用科學技術尋找增加綠化總量、提升綠化質量、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提升城市綠化科技水平的新通路。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