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鳳頭燕鷗“馬妞”再次現身閩江河口濕地
“馬妞”再次出現在閩江河口濕地。鄭航攝
記者18日從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獲悉,來自馬祖的一只環志標記為A74的中華鳳頭燕鷗“馬妞”再次出現在閩江河口濕地。
“看到‘馬妞’又來了,我很興奮。”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鄭航告訴記者,16日,他在閩江河口濕地拍攝候鳥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對中華鳳頭燕鷗,鏡頭拉近,看到其中一只中華鳳頭燕鷗腳上有編號為“A74”的藍白足旗。他連續按下快門,拍下了這對中華鳳頭燕鷗捕魚嬉戲的畫面。
鄭航介紹,“馬妞”是全球第一只被環志的中華鳳頭燕鷗,2015年6月,在馬祖的鐵尖島出生,同年臺灣相關組織環志并野放。環志,是鳥類的身份證和旅行護照,研究人員通過它追蹤鳥類狀況。A74為雌鳥,又因為在馬祖出生,于是昵稱為“馬妞”。
據了解,中華鳳頭燕鷗又名黑嘴端鳳頭燕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目前全球種群數量100只左右。自1863年被命名以來,直到2000年,人們對其僅有6次確切的觀察記錄,一度以為其已經滅絕,因其行蹤莫測,故有“神話之鳥”的稱號。2000年,臺灣一名紀錄片導演在馬祖2000多只大鳳頭燕鷗群中,發現了8只嘴尖端黑色的中華鳳頭燕鷗,當即轟動了整個鳥類學界。隨后,2004年福建閩江河口濕地也觀測到2只中華鳳頭燕鷗。中華鳳頭燕鷗每年的4月~9月間造訪閩江河口濕地,已經持續18年。
“閩江河口濕地和馬祖的中華鳳頭燕鷗為同一種群。”鄭航說,馬祖燕鷗保護區缺乏大片灘涂,閩江河口濕地缺乏適合繁殖營巢的島嶼,因此中華鳳頭燕鷗會在馬祖的無人島礁營巢繁殖,在閩江河口濕地求偶、戲水、理羽等。“馬妞”每年夏天都會回到馬祖,在繁殖期也會頻繁往返于馬祖和閩江河口之間,運氣好的話,就能在閩江河口濕地看到它的倩影。 (記者 余少林 見習記者 沐方婷)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