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友:秋冬疫情防控三大策略:圍堵策略、檢測策略、疫苗策略
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蔓延,疫情常態化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如何做好秋冬疫情防控也成為眼前最迫切的問題。
7月12日,在《財經》舉辦的線上論壇中,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薛瀾,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研究員吳尊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上海專家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牛津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流行病學專家陳錚鳴,康希諾生物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宇學峰,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占杰等業內頂級專家齊聚一堂,就“如何防控秋冬疫情”這一話題展開對話。
吳尊友:秋冬疫情防控三大策略:圍堵策略、檢測策略、疫苗策略
吳尊友:應戰秋冬季可能遇到的新冠疫情加重情況,疫苗策略是主要策略之一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研究員吳尊友表示,應戰秋冬季可能遇到的新冠疫情加重情況,可用圍堵策略、檢測策略、疫苗策略。疫苗策略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一是呼吸道傳染病疫苗應用,在秋冬季防止醫療資源擠兌。第二個就是針對性的新冠病毒疫苗,目前,國內有幾個疫苗已經在境外找到了三期臨床試驗現場,期待到年底能夠應用。此外,他還表示,到冬季應該有一些重點人群和特殊行業要考慮新冠疫苗接種。
曾光:在疫情嚴重國家的工程隊迫切希望應急接種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原首席科學家曾光表示,在國外的很多工程隊,有一些在疫情嚴重國家,比如巴基斯坦,非洲的一些國家,還有在南美洲,他們都迫切希望可以實現應急接種。他還分析道,在中國,流感是軟肋,疫苗接種率不到2%,流感跟新冠傳播途徑相似,防控手段也相似,希望提高對公共衛生的關注度。
薛瀾:了解疫苗接種不良反應,及時采取合理方式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院長、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薛瀾表示,新冠疫苗研發到生產到接種,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就是接種時,有時候個別案例會導致全社會對疫苗恐慌,尤其比較緊急情況下,大家都特別希望往前趕,所以首先要盡可能保證質量。另外在接種過程中,盡可能把相關工作做好,盡可能減少不良反應。另外有些反應要及時采取合理方式,了解清楚進行處理和回應。
陳錚鳴:希望三期臨床試驗后,疫苗可以大批量生產,順利度過秋冬
陳錚鳴表示,疫情防控,最理想的就是疫苗。疫苗方面正在積極推進,牛津大學疫苗從時間角度來講相對走在最前列。假如一切順利,研究結果一出來,期待在英國或者歐盟,或美國也定制數以萬支疫苗,可能很快就進行全民接種。中國兩個疫苗也進入三期臨床試驗,我們也希望可以大批量生產,讓我們順利度過今年秋冬,順利度過疫情發展最關鍵時期。
張文宏:疫苗對中國和世界來說,是一種儲備
新冠肺炎醫療救治上海專家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現在疫苗出來對中國來講,對世界來講,是一種儲備。在中國,流感疫苗接種率只有2%,建議這個冬天,先把流感疫苗打上。
宇學峰:新冠疫苗注射需求量很大,大規模人群接種需足夠的人力物力支持
康希諾生物聯合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宇學峰表示,秋冬疫情防控,最好的防控是有一個有效疫苗。新冠疫苗注射需求量很大,大規模人群接種需要疾控方面有足夠人力物力支持,至少在中國是這個情況。此外他還表示,預防接種是最劃算的健康投資,這次新冠疫情,實際上給我們提了個醒,流感實際上可能造成的傷亡比新冠還要厲害,希望大家真正重視起來。
劉占杰:搭建"物聯網安全大數據平臺",實現新冠疫苗接種安全和可追溯
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占杰,針對“新冠病毒疫苗應急與群體性預防接種”問題提出了2點建議:一是用工業互聯網思維,搭建新冠疫苗的"物聯網安全大數據平臺",實現新冠疫苗接種安全和可追溯;二是統籌疾控系統全國五萬多家疫苗接種門診和海關系統100多家保健中心等公共衛生體系資源,并考慮到交通不便、偏遠貧困地區,實現固定疫苗接種場景和移動疫苗接種場景相結合。
吳尊友:秋冬疫情防控三大策略:圍堵策略、檢測策略、疫苗策略
搭建新冠疫苗的"物聯網安全大數據平臺",主要為了實現"預約"+"安全接種"+"健康跟蹤"三個方面。據悉,依托于工業互聯網搭建的“物聯網生物安全數字基建”,海爾生物正在推進搭建一套物聯網新冠病毒疫苗安全接種解決方案,該方案涵蓋移動接種和固定接種兩大場景,實現從前期疫苗預約,到中期疫苗接種,再到后期疫苗接種追溯的全流程信息閉環。另外,基于以上可追溯解決方案,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的安全性將獲得保障,也將推進疫苗研發的進一步迭代升級。
從個人日常防護到疫苗研發、接種,與會專家從各個環節對常態化下的疫情防控進行了解讀。7位專家均提到了疫苗問題,從康希諾以及海爾生物相關負責人的發言來看,目前我國的新冠疫苗研發和接種工作均已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為后續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