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像一朵朵云,隨意掛在樹枝和懸崖上,采摘浪花和星星

媒體:原創  作者: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專業號: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2023-09-22 11:05:35

幸好還有詩

讓世間美好得以安放、流傳

幸好還有詩

讓人類得以從日?,嵥橹刑与x

詩意地棲居

「以詩之名,讓珍稀被珍惜」詩歌征稿啟動以來,反響熱烈,參與踴躍,投稿如雪片般紛至沓來。征稿已于5月20日截止,部分作品于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在多地通過線下詩歌展與在地的伙伴們見面。此外,我們在線上陸續展示征集到的優秀詩歌,敬請關注。

第十八期為大家帶來趙劍穎、予衣、馬海洋、松林灣、熊魁、左軍、穆桂榮、董良宇8位詩人的作品。他們為白頭葉猴、黑葉猴、藏酋猴、白頰獼猴、獼猴這五種國家一級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而執筆。

認識珍稀物種,守護詩意自然。再次感謝所有熱愛詩歌、關注生物多樣性的朋友們,為大家帶來這一場詩歌的盛宴、人與自然的共舞。感謝你們用詩人獨有的浪漫,把珍稀的美好帶到大家面前,讓自然詩意治愈都市emo,也讓珍稀被認識、被珍惜。

01 白頭葉猴

人類從動物的身體里伸直脊梁

直立行走,看似簡單

已過了億萬年時間、億萬輪的篩選

其實,現在的我們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猿猴的后代

白頭葉猴在樹上摘松蘿,在溪邊飲水

用石頭砸堅果,用棍子掏朽木里的蟲卵

它們看不到人類變化,不知道自身緩慢的生命進程

顯然膚淺,它們過著集體主義生活

有一定等級,有母性關愛

但還沒有建立起完整的社會性約束機制

它們的晉級之路,也許是下一個億萬年之后

也許很快夭折,也許被逼著走向另類極端

成為騰躍人類進化史之上的后起之秀

成為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后地球新的主宰

又能怎樣,在歷史的線條上不過輕描淡寫的片段

不見開端,沒有結尾

能留下什么,萬物皆如此

太陽也將步入老年期,它的可見斑越發明顯

它照耀的藍色球體時刻都在陽光與陰霾交織的舞臺劇

扮演一個小角色,未來的某天

造物主厭倦了制造、安頓與觀賞

撣落煙卷上余溫尚存的灰燼,說“游戲結束”

我們要退回何處,去往哪里

又或許,過了那個時刻

我們厭倦了高樓林立的擁擠街區向往回歸本真

站在32層高樓陽臺,看路上穿梭如甲殼的車輛

匆促如蟻族的人潮,閃爍如夢境的燈影

我知道衣裝下是純粹的血肉之軀

而非人機結合體、生化人、智能合成體、基因突變物種

所以,我對人間還抱有希望

我熱愛庸俗的每一天,迎接真實的每個黎明

經歷了大災難,我們不會被裹進一驚一乍的界面

還有超越后的自然純粹,等著去融洽

*白頭葉猴,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IUCN紅色名錄:極危(CR)

▲本首詩歌兩張配圖來源:自然影像中國-謝建國

▲白頭葉猴小科普:中國特有種。僅分布于廣西西南的左江以南和明江以北的崇左江洲、扶綏、龍州、寧明共4個區(縣)的范圍內。棲息地位于廣西南部的亞熱帶植被繁茂的巖溶地區,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以樹葉和水果為食。主要在秋季交配,春季產仔。20世紀80年代初,廣西所有的白頭葉猴加起來估計僅200多只。經過多方面持續努力,目前白頭葉猴的總數已經達到了1100只左右,大多分布在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少量分布在弄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避免了即將滅絕的危險。雌雄體型大小差別不甚顯著。體毛以黑色為主,與黑葉猴不同的是,頭部高聳著一撮直立的白毛,形狀如同一個尖頂的白色瓜皮小帽。

*詩歌作者:趙劍穎,女,陜西西安人,中國自然資源作協會員,林業高級工程師,出版詩集《向光而生》《花海心田》《秦嶺,陡立的思想》《沉積,塬》。

02 麻陽河里的黑葉猴

一群黑色的精靈

突然在穿城而過的洪渡河兩岸出沒

像一朵朵云,隨意掛在樹枝和懸崖上

采摘浪花和星星

他們用一個短暫的夏季習慣了遺忘

習慣了異鄉的挑逗和溺愛

盡情游山玩水,翹首弄姿,招花引蝶

像一群土生土長的牛羊,在遠離故土的新大陸定居

洪渡河不動聲色,拉著潔白的浪花和蒼翠的山巒

奔向遼闊而遙遠的麻陽河

*黑葉猴,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IUCN紅色名錄:瀕危(EN)

▲本首詩歌兩張配圖來源:自然影像中國-謝建國

▲黑葉猴小科普:國內分布于廣西西南部、貴州銅仁麻陽河及重慶南川金佛山等地。國外分布于越南和老撾。全身(包括手腳)的體毛均為黑色(少數個體有白化現象)。所以又被叫烏猿。雌猴在會陰區至腹股溝的內側有一塊略呈三角形的花白色斑,使之成為區別雌雄的主要特征之一。喜群居,每群一般為3-10只,較大的群體約有20只左右。貴州是該種分布最集中的地區,在核心60多km2范圍內,就分布有58群560余只。人類活動(如森林砍伐和農耕地開墾)造成大量的熱帶原始林被砍伐和破壞,使得棲息生境大多破碎化,影響其存活狀況。

*詩歌作者:予衣,原名全進,男,苗族,貴州務川人。有詩歌在《十月》《詩潮》《飛天》《詩選刊》《延河》《天津文學》《散文詩》等刊物發表。

03 我代表人類給仙霞嶺藏酋猴王寫封信

猴王閣下,我代表人類寫封信

秘境之眼是人類的眼睛

我看見你帶領族群快樂生活

原諒人類的偷窺,只為不打擾

動物界過著花紅柳綠的日子

善鄰的江山人

在仙霞嶺為動物設立了自治區

動物的家事,能自己處理的

人類絕不插手

偶爾的大事故,將會給予援助

仙霞嶺動物界,數不清種族

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

植物界豎起無數旗幟

各自為政,又唇齒相依

人類依照法律,不爭,不搶

仙霞嶺萬物霜天竟自由

藏酋猴是人類最知心的朋友

讀懂我的信,轉告給黑麂與黑熊

追一追黃腹角雉

念給闊葉林,問候伯樂樹

告訴小鹿離懸崖遠一些

提醒紅豆杉,為我攢下相思果

*藏酋猴,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IUCN紅色名錄:近危(NT)

▲本首詩歌兩張配圖來源:自然影像中國-謝建國

▲藏酋猴小科普:為中國特有種,分布于國內中部地區,東至浙江、福建,西至四川,北達秦嶺南部,南界為南嶺。中國獼猴屬動物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頭大,顏面皮膚肉色或灰黑色,成年雌猴面部皮膚肉紅色,成年雄猴兩頰及下頦有似絡腮胡樣的長毛。棲息地海拔高度1500-2500m。雜食性,但以多種植物的葉、芽、果、枝及竹筍,以及昆蟲、蛙、鳥卵等動物性食物為食。4-5歲時發情,一年中都可見到有交配現象,但其高潮期多在10-12月。由于人類的盲目開墾導致闊葉林遭到破壞,使藏酋猴的生存區域日漸狹窄。

*詩歌作者:馬海洋,男,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任吉林省稅務局二級調研員。詩歌多發表于《詩刊》《詩歌月刊》《意文》《南葉》《中國稅務報》等,出版詩集《月光里的中國》《經歷彩虹》。多次在全國各類詩歌征文比賽中獲得獎項。

04 打翻上界秩序的山兒

——我的白頰獼猴

崇嶺的月亮又圓又大,今夜有戲

但此時,白天異?;钴S的山兒

現在沒蹤跡。山上瞬間靜謐下來

而巉峰之下,影影綽綽的巖石

突然清醒許多。哦,服鎮靜劑的

巖石,也會失眠嗎?也會睜開

洞穴的圓眼,一只兩只地,不數

羊,而數山兒。正如此刻的我

也在失眠中,人生經歷的幾只

美猴王,翻著筋斗云,出現眼前

白云深處花果山,這是此刻山外

——又一山兒樂園。在450年前

悟空的父親一一吳承恩養育的

山兒之王,驚天泣地,打翻上界

所有秩序。那個仍活躍在舞臺

仍在創造奇跡,仍把整個一生

包括血肉、靈魂都融入進現代

行者孫的六小齡童,以及北派猴王

李萬春、江南猴王張翼鵬……

三顆恒星啊,我在山之絕頂高巔

以晚生身份,向您作揖、打躬

精靈的山兒,只為凈土海晏河清

山兒——在魂魄不斷制售之際

誰還結識你,去做她們親人?

暮靄恍惚,落日一次次提走風聲

山兒,一一我腹語的至愛親人

亦是天空月亮、腳下土地的親人

山兒一一現在輪回到了我身上

讓我手搭涼掤,快速轉過頭來

對絡繹眾生,伸出我那只長臂

山兒——我想要的,不是他們

手藏身后的美味一一香蕉、雪梨……

而是至親暖意,執著友誼,以及

與山兒一樣活潑、純粹的你們

唯一的遺憾是,正如人間美猴王

可以多個,而扮演者幾近乎無

山兒的騰躍,在撐起人間又一奇跡

注:山兒——這是云南高黎貢山當地人對白頰獼猴的又一愛稱。傳說吳承恩小說《西游記》中的美猴王,即以白頰獼猴為藍本進行的創作。

*白頰獼猴,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IUCN紅色名錄:瀕危(EN)

▲白頰獼猴小科普:中國特有種。主要見于西藏東南部的墨脫。體型較大。雌雄差異明顯,雄性明顯大于雌性。隨著年齡的增大,頭部白毛會越來越多;脖子部位毛發長而濃密,像是戴了個圍脖;該種是近年來由我國學者發現命名的新物種,模式產地定于墨脫縣格當鄉的崗日嘎布山。2015年,由影像生物調查所(Imaging biodiversity expedition,IBE)攝影師李成、西南林業大學趙超和大理大學范朋飛合作撰寫的“西藏墨脫發現獼猴屬一新種--白頰獼猴”在《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雜志網站正式在線發表(Liet al.2015),標志著這一新物種得到國際學術界的正式承認。目前,有關白頰獼猴的種群數量及詳細分布等還知之甚少。

*詩歌作者:松林灣,本名王昌東,男,漢族,60歲。煤礦職工,中國煤礦作協會員,四川省作協會員,現居云南昆明。在國內外雜志報刊發表150余首(篇)詩作、散文。出版詩集《空洞》。

05 獼猴

不敢與你對視,怕激怒你。有一陣以為我是你:

額,眉骨,眼窩,鼻梁,指紋

集體行動設警哨,四年換屆選王

千萬年前,你的猿兄弟拂去面部毛發,從眾多族群中直起身來

成為我。我在人間修行,你成為一面鏡子,鏡子的兩面

別稱:人和自然

你有綠水梳洗倒影

我有青山矗立,古今往來人

踏山成塵:塵土掩埋多少遷徙的路徑

有一陣以為我是你。我在一面鏡子里發現的

是在一聲吱唧中醒來的童年

一束清澈目光中驟起的躲閃和驚悚

我擔心,并驚悚:一面鏡子的破碎,我的夢即破碎

*獼猴,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IUCN紅色名錄:無危(LC)

▲本圖來源: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

▲獼猴小科普:在同屬猴類中個體稍小,顏面瘦削,裸露無毛,輪廓分明。該種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一種猴。群居。以樹葉、嫩枝、野菜等為食,也吃小鳥、鳥蛋、各種昆蟲等。適應性強,容易馴養繁殖。生理上與人類較接近,常用于進行各種醫學試驗。我國是獼猴資源的富產國,60%以上的省(區)都有出產,雖然分布不均、分布區不連續,但分布面積仍相當廣。從一些地區的調查結果分析,獼猴資源最多僅及20世紀四五十年前的20%-30%。以廣東、廣西、湖南、福建、河南等地的猴源下降最甚,許多地區甚至連猴跡都斷絕多年了。

*詩歌作者:熊魁,男,中國作協會員,重慶市作協全委會委員,作品散見于《詩刊》《星星》《詩選刊》《北京文學》《長江文藝》《紅巖》等公開出版物,出版詩集多部。

06 獼猴

一條長長的鐵鏈

對它來說,還是太短了

走不了太遠

只好圍著主人打轉

它不知道為什么會被拴著

命運被別人操縱

不知道為什么要做出滑稽的表演

逗人發笑

它不止一次,惱羞成怒

呲牙咧嘴,面目猙獰,大聲咆哮

它不止一次,想要逃脫

回到純真無邪的山野

它翻著跟斗,被迫參與人的游戲

卻不懂圍觀者的樂趣

它害怕皮鞭落在身上

疼痛加深了它服從指令的記憶

它沒有奢望,需索不多

只知道餓了,就要吃東西

它接受人的施舍,也接受呵斥

和主人偶爾流露的溫情

它眼神里有過不安,也心有不甘

更多的是麻木

它無數次模仿人的動作,還是不明白

它和人類的關系

它只是一只猴子

*詩歌作者:左軍,男,現在浙江省遂昌縣。曾在《西部》《詩選刊》《牡丹》《躬耕》《大觀》《散文詩》《知識窗》《做人與處世》《思維與智慧》《東方少年》《人民司法·天平》《貴州作家》《浙江詩人》《精神文明報》等刊物發表作品,入選多種選本,偶有獲獎。

07 獼猴

▲圖片來源:自然影像中國-謝建國

至從猴甩掉尾巴,紅的眼睛

火焰般穿透迷茫,從樹上爬下來到陸地

到挺直腰桿便成人,它們先知,先覺,先行

忘記了爬行的是誰

有的動物溫馴、善良,有的猴們到現在

還吊在樹上。我突發奇想,人類能否

與靈長類和諧共處?也就是與自己友好

原來我們都是一只猴

一天,猴們披著漫天星光

有序地走進我夢境的邊緣。表情莊嚴得像極了

黑幫老大的氣勢,有點野,有點酷,又有點詭異

在我們建筑的森林城市玩耍、自由,陽光,爽然

當我們點起篝火跳起廣場舞,單頂鶴趕來

孔雀艷情的服飾,華光閃爍

夢中運動場上健兒與兔子賽跑,壯漢們和

大象拔河。孩子們喊加油!猴崽們面紅耳赤的

學著人們拍手,小女生捂著嘴笑得不亦樂乎

喧聲劃過夜空驚落幾粒流星。當然

大自然要為動物們加冕

姑娘們與美猴的秋千蕩進半空

猴們用特殊的語言向人類講訴從沒泄露的

密林中神秘的故事。當我們迷失方向

群猴會幫我們找到來時的路

大愛感動天地,林間綠意一片瘋狂

贊美詞留在詩里

仿佛來到造夢紀,為塵世打造一個天堂

動物、猴與人組成新新風景

沒了貧富,弱肉強食,嫉妒恨

幽藍的天空,大地彌香,草木慈悲

海河渾厚,浸潤時光的經緯

它們質樸的呼聲喊叫被凡世的字典珍藏

欣然之象,被日月星光簇擁,流淌千年

當我讀到這跨世紀的音律,便是一個時代的驚嘆

回歸山水本意,依依是人間煙火

我們本從來處來,生命如蒹葭茂盛

*詩歌作者:穆桂榮。遼寧興城人,遼寧作協會員(現住廣州),在多種報刊、雜志發表作品600余篇首。有作品散見于《北京文學》《詩刊》《詩潮》《中國鐵路文藝》《中國詩人》《綠風》等。獲獎多次,入選多種選本。著有個人詩集《永遠的節拍》合集《穆桂榮百首愛情詩》賞讀

07 去見獼猴

▲圖片來源:自然影像中國-謝建國

遇到這只獼猴的時候

它比人凄慘地醉倒路邊

從石山向東,沿木架走,跳過溪水

那酒是山南的野果、天上的星星

多魯湖畔。那只獼猴用翻滾的浪花

洗凈自己的頭顱。我想用浪花來致敬我們超越物種的友誼

因為我們因此而澎湃、洶涌

我們互視而笑的聲音好像奏鳴曲般華麗沉重

那一刻,我竟掏出來撫慰我心靈的一方手帕

啊,那是為了我的朋友而掩面痛哭;

啊,那是為了我的朋友而流下激動的淚。

我想自己獨有的歌聲為你吟詠

我總是想跳起來起來,像你那樣

幻想跳躍而去的輕盈?;艚饏s說,重力

是我們了解最少的自然力。

這是千載猿啼聲不斷的自然,

這是成王敗寇勇氣的自然,

這是向自然而生: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自然。

獼猴值得我們神交與尊重。是朋友也是風景,

你知道嗎?聽不到你的聲音你不知道我多難過,獼猴,

我們的友誼就像信仰不能反復,那是藤蔓纏住的

與你相關的信息像青霉素一樣使我敏感。

多魯湖畔。我們在風中搖曳成一首歡歌

和你一起商量我們世界的未來。

*詩歌作者: 董良宇。中國校園文學研究協會會員,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會員,《長河詩刊》簽約作家,中國詩歌網藍V認證詩人,微光詩社會員,聊城大學教務處編輯部副主任編輯。作品見于多種報刊雜志,曾榮獲首屆詩探索·萊西詩歌獎優秀獎,第二屆殷都詩歌獎優秀獎,“筆若詩歌網”第二屆全國詩歌大賽提名獎。有作品被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圖書館收藏,入選《青年詩歌年鑒(2021年卷)》。

詩歌和自然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離人類都既近又遠。當我們路過一花一木一動物的時候,也在路過一首詩。我們因讀詩而心思顫動,也因走進自然而怦然心動。詩歌能撫平內心躁動不安的褶皺,大自然也能治愈內心的焦慮與失落。

詩歌陪伴人類,從遠古到現代,也將走向未來,被記憶、被傳誦、被感動,越來越豐滿。

大自然也陪伴人類,從遠古到現代,卻不知道還有多少未來,物種瀕危滅絕,氣候異常頻發。

自然有詩意,我們守護自然的珍稀物種,也是守護詩歌的天地,更是守護人心的詩意與張力。

自然有詩意,我們不能沒有詩歌,更不能沒有大自然的奇妙物語。為珍稀物種寫首詩,為人與自然的未來留住詩意。

古往今來,詩歌曾讓一棟樓、一個人、一座城名揚四海、流芳百世,今天,相信您的詩,也能拯救一個物種、豐滿人類的精神世界,守護我們共同的未來。

*注:文中「小科普」文案來源于”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小程序,或有編輯。文中配圖除特別備注外,均來源全景視覺,獲完整授權使用。

閱讀往期作品:

直接點擊下方標題查看

點擊推文開頭的專輯「為珍稀物種寫詩」查看往期推送的其他物種詩歌作品。

/關于“以詩之名,讓珍稀被珍惜”/

「以詩之名,讓珍稀被珍惜」是由「CM公益傳播」攜手《詩刊》社聯合發起,多家機構與媒體參與支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以珍稀物種名稱作為詩歌名創作詩歌,為珍稀物種寫詩,用詩意點燃善意。后續擬將出版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科普詩歌集,并通過聯合不同領域的品牌與機構傳播這些詩歌,應用到多種場景。一起認識珍稀物種,守護詩意自然。

項目獲得多方支持,指導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自然影像中國在項目宣傳期陸續公益授權多張野生動物圖片。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共創伙伴:微博環保、微公益、南京市紅山森林動物園;2023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愛心共創企業:天虹,黑龍江省萬達廣場。廈門站共創伙伴:思明區作協、文學思明、《廈門詩人》詩媒體。以及多家公益組織與新聞媒體的支持。

來源:

原創

微信號:cwcawx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

投稿信箱:cwcaweixin@sina.com

閱讀 289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