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日 遍植希望之綠 筑就幸福家園
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在考察湖州市安吉縣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中國綠化基金會“幸福家園”品牌,已經用十余年的實踐證明了,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也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
【成長迭代 播撒幸福】
“幸福家園”是中國綠化基金會重要的公益品牌項目,前身為“幸福家園—西部綠化行動”。項目發起于2007年,先后在甘肅、廣西等地開展經濟林種植,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支持西部貧困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扶貧開發,幫助當地貧困家庭實現勞動脫貧、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2015年開始,項目落地寧夏,以“公益機構+捐資人+政府+農戶+合作社”五位一體的新型生態保護公益模式,通過種植枸杞,推動“綠色公益循環產業項目”發展,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2021年初,中國綠化基金會在慈善中國平臺將該項目更名為“幸福家園鄉村振興”項目,至此該項目進入生態保護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的新階段。
幸福家園枸杞項目地
多年的實踐證明,幸福家園項目具有穩定可復制和可持續發展的特性。為了讓更多生態脆弱、經濟欠發達地區通過項目復制的方式,種植適宜的經濟作物,從而獲得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向增長,幸福家園項目開始陸續向其他地區延伸。2021年,項目先后增加遼寧朝陽“晚秋蜜”桃種植和云南西雙版納古茶樹保護項目,短短幾年時間,優化生態與鄉村振興的雙重效果已經逐步顯現。
幸福家園“晚秋蜜”桃項目地
十六年來,幸福家園項目從甘肅出發,一路走過廣西、寧夏、遼寧、云南,累計種植枸杞等生態經濟林苗木1914萬多株,綠化荒地15.4萬畝,援助家庭3.78萬戶。這份幸福,真真切切通過項目帶到了千家萬戶。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民家庭增收、區域經濟發展三重效應。
幸福家園枸杞項目
“幸福家園”成功完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不僅讓項目地越來越多農戶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更通過項目宣傳、公益活動、生態教育等方式,增進了全社會對生態文明、環境保護、扶貧減困的認識,把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環境以及扶貧減困等行為變成了更多公民的自覺行動。
枸杞豐收的喜悅
【防風固沙 改善生態】
幸福家園項目在防風固沙、防止土地荒漠化、涵養水源、減少水土流失,保護當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改善當地小氣候,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發揮了顯著的生態效益,形成了公益助推生態的生動案例。
枸杞是寧夏當地的生態物種,能在荒漠、鹽堿地等惡劣環境中生根發芽,有效地防風抑沙,吸附大氣中的顆粒物。枸杞樹的種植針對解決中國西部的生態環境脆弱、生存條件惡劣等地區問題,將保護改善和綠色產業完美結合。
寧夏中寧枸杞項目地
“晚秋蜜”桃是優良新品種,苗木成活率高達95%,具有非常顯著的種植優勢和良好的經濟、生態價值。一棵桃樹,每年可修復6平方米綠化土地,一畝桃林(以110株計)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約達141.9公斤。
遼寧朝陽“晚秋蜜”桃項目地
古茶樹是國家重要的茶樹種質資源基因庫,對于研究茶樹原產地、茶樹群落、茶樹遺傳多樣性、茶樹種質資源具有重要的價值,由這些古茶樹資源構成的古茶生態系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永續發展的典型范例。
云南古茶樹項目地
【金山銀山 幸福家園】
幸福家園項目為各項目地農戶創造了多元化的收入渠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收益。一是銷售枸杞鮮果和干果、蜜桃、茶葉等獲得收益;二是將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獲得土地流轉費;三是在合作社從事種植和管護工作獲得薪酬;四是從事臨時性的枸杞、蜜桃采摘工作,獲得勞務費。
枸杞采摘
以枸杞種植為例,根據《“幸福家園”項目枸杞造林作業設計》的數據,按照每公斤枸杞干果市場價40元進行計算,前三年的產量累計約170公斤/畝,產值約6800元/畝,從第四年開始,經濟效益增長明顯,前五年的產量累計約520公斤/畝,產值達到20800元/畝。按種植面積500畝計算,五年預計累計產量26萬公斤,產值1040萬元,經濟效益明顯。
幸福家園項目持續開展技術培訓
除了帶來持續的經濟效益,幸福家園項目在實施過程中,持續開展專業知識和技術培訓,逐漸培養了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人才,孵化了一批會技術、能經營的合作社,為當地農村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吸引了大批年輕人返鄉發展,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力量。
“晚秋蜜”桃 花開正艷
2023年是全國生態日元年,幸福家園項目將以此為契機,繼續深耕于經濟樹種植樹造林,不斷優化項目模式,堅持保護與發展相統一,創造出可復制、標桿性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的公益項目樣本。同時借著“全國生態日”的強勁東風,加強公眾教育,提高人們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和保護意識,引導公眾參與荒漠化治理,形成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幸福家園繼續努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