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再度席卷歐美,疫苗研發進入最后沖刺
目前,全球新冠疫情仍處于暴發階段,每日新增確診例數激增,居高不下,全球第二波疫情暴發已拉開序幕。截至北京時間10月25日,全球新冠確診病例達42641728例,死亡病例為1150157例。美國是全球疫情最嚴重的國家,確診病例達857萬例,死亡病例已224899例。此外,全球確診病例超百萬國家已有6個,歐洲多個國家近幾周來新冠疫情擴散迅猛,有的病例激增速度超過今春第一波疫情暴發時期,迫使政府重新收緊限制經濟活動和人員聚集的防疫措施。
目前中國病例數“起點”遠低于其他國家,疫情在中國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這并不代表沒有,病毒發作和擴散的風險仍然存在,中國還需持續加強防護。”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專家楊功煥教授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
雖然小規模、聚集性暴發疫情仍在我國間斷出現,哈爾濱、北京、云南、青島等地均在第一時間采取了有效的防控措施,迅速遏制了疫情的擴散,但仍不可掉以輕心。尤其從青島疫情來看,青島“零號”病人從被確認為無癥狀感染者至康復出院一直未被轉歸為確診病例。此外,防控人員首次找到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的充分證據,這將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巨大挑戰,若不加防治,任何人都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在這種情況下,疫苗就成為了遏制疫情暴發的終極武器。
秋冬已至,除防控新冠病毒的侵襲外,還需抵御流感病毒的侵害。從中國國家流感中心統計的最近一周周報數據來看,今年全國省份報告的流感樣病例均高于以往2年同期水平。中國工程院王辰院士表示:“秋冬和冬春季節,‘新冠’一旦合并流感,就會增加鑒別診斷難度,隔離人群的社會負荷會明顯加大,社會資源的耗費將顯著增加,人群死亡率會上升。”
為此,如何應對新冠疫情與流感疊加感染局面將是今冬明春時節防控的重點任務。
高齡、基礎性疾病人群需高度警惕新冠病毒!
在新冠疫情暴發早期,鐘南山院士團隊發布了對全國31個省市1590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分析報告[1],值得關注的是只要合并一種基礎疾病,新冠肺炎患者的不良預后風險將升高79%!
圖1合并基礎疾病情況對新冠肺炎患者復合終點的影響(P<0.05)
再從一項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中國內地報告的72314例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來看[2],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大都為60歲及以上患者且患有基礎性疾病。從表1可知,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礎性疾病“榜上有名”。
表1:72314新冠肺炎病例數、死亡人數及病死率
我國14億人口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人數不在少數,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達3.3億[3],糖尿病患病人數達1.5億[4],患癌人數更是“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這些患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此前的基礎疾病勢必會影響疾病診療進程。
新冠疫苗研發已迎來曙光!
而在疫情防控的另一邊,新冠疫苗的研制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全球已有44種新冠候選疫苗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已有11款新冠疫苗處于Ⅲ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中復星醫藥和德國BioNTech、美國輝瑞合作開發的mRNA新冠疫苗BNT162b2已納入超3.9萬例受試者,3.4萬例已完成全部2針接種程序,目前反應良好,有望于10月底驗證疫苗效力。國產滅活疫苗已有3家公布Ⅰ/Ⅱ期數據,Ⅲ期臨床也在海外快速推進。然而也有幾款疫苗研發因受試人員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后被叫停。
疫苗的上市需要經過前期各項生物試驗、臨床試驗等層層嚴格的審控把關,任何一項中間環節出現差錯,都會影響疫苗的順利研發。美國時間10月22日,疫苗與相關生物咨詢委員會(VRBPAC)舉行首次會議,探討新冠疫苗開發與批準相關問題。美國FDA頒布的緊急使用授權(EUA)指南中指出,所有新冠新冠候選疫苗的EUA申請都需要接受VRBPAC的審批。
從全球新冠疫苗研發的技術路徑角度來看,新冠疫苗中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mRNA疫苗)、病毒載體疫苗、重組蛋白疫苗數量居多,滅活疫苗與減毒疫苗數量較少。為何核酸疫苗,尤其是mRNA疫苗,近年來備受臨床研究者的關注?
mRNA疫苗相較于亞單位疫苗、滅活疫苗及DNA疫苗具有一定的優勢,由于mRNA疫苗是一個非感染性、非整合平臺技術,因此不存在感染或插入突變的潛在風險。mRNA能夠被正常的細胞自然降解,其在體內的半衰期可以通過各種修飾和遞送系統來調節。mRNA的固有免疫原性可以人工下調,以進一步增加其安全性。
此外,多種修飾使mRNA更穩定,更易翻譯。通過將mRNA合成載體分子,使其在細胞質中快速攝取和表達,可以實現高效的體內給藥。依據現有技術,mRNA疫苗具有大規模生產且成本低的經濟優勢,可在短時間內生產保護性疫苗,以保護高危人群。目前為止,順利進入并正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的新冠mRNA疫苗有復星醫藥和德國BioNTech、美國輝瑞合作開發的BNT162b mRNA新冠疫苗,并且該疫苗已在加拿大和歐盟已遞交滾動申請,海外Ⅲ期臨床試驗進展也很順利,疫苗上市進程進一步加快。輝瑞表示,預計將在11月的第三周獲得目前與BioNTech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數據,在此之后,公司將為疫苗在美國申請緊急使用權。除了BioNTech公司的候選產品外,Moderna公司也宣布啟動向加拿大衛生部提交其新冠候選疫苗mRNA的滾動申請。近日,2家競爭公司在接受WIRES英國雜志采訪時表示,疫苗開發的對手只有病毒和時間。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特別強調Ⅲ期臨床研究的重要性,表示現在能夠注射的疫苗并未完成Ⅲ期臨床試驗研究,是屬于疫苗的應急接種。疫苗的緊急接種可試用三類人群,其中一類是高危人群,包括老人、兒童、孕婦以及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因為這類人群一旦感染新冠,出現重癥、危重癥的比率遠遠大于其他人群。
《柳葉刀》發布的新冠防控專家共識[5]也表示,對于易感群體的防護至關重要,必須廣泛執行強有力的公共衛生防控措施,要通過高效和全面的發現、檢測、追蹤、隔離和快速檢測局部疫情并作出快速反應,避免再次出現疫情初期的封鎖狀態。
最后,控制新冠病毒的社區傳播是保護我們的社會和經濟的最好方法,期待安全有效的疫苗可盡快上市。
參考文獻:
1.Guan,W.,Liang,W.,Zhao,Y.,Liang,H.,Chen,Z.,Li,Y.,…He,J.(2020).Comorbidity and its impact on 1590 patients with Covid-19 in China:A Nationwide Analysis.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2000547.doi:10.1183/13993003.00547-2020
2.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征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20,41(2):145-151.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20.02.003.
3.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編寫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19概要.中國循環雜志,2020,35(9):833-854.DOI:10.3969/j.issn.10003614.2020.09.001
4.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633917
5.Alwan NA,et al.Scientific consensus on the COVID-19 pandemic:we need to act now.Lancet.2020 Oct 15.Epub ahead ofprint.
來源:醫學界
校對:臧恒佳
責編:從小新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