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棉木與陜西衛矛??
????自然札記??30
絲棉木與陜西衛矛??

衛矛科植物果實常為蒴果,或漿果、核果、翅果,種子常具假種皮,作為園林植物,其果實觀賞價值最高。學《樹木學》時對絲綿木記憶很深刻,不料最近翻起教科書,教材并沒收講衛矛科,想想應是出外實習在公園認識記住的絲棉木。 《園林樹木學》收有衛矛科,我們在城市或平原地區常見的是其衛矛屬植物,主要有常綠小喬木大葉黃楊、常綠藤本扶芳藤、半常綠蔓性灌木膠東衛矛、落葉灌木衛矛(葉近無柄),再就是落葉小喬木絲棉木(葉柄長1.5-3cm)。
衛矛屬植物,喬木、灌木,稀為藤木。葉對生,極少互生或輪生。花通常兩性,成腋生聚傘或復聚傘花序;花各部4-5數,花絲短,雄蕊著生于肉質花盤邊緣,子房藏于花盤內。蒴果瓣裂,有角棱或翅,每室具1-2種子;種子具桔紅色肉質假種皮。共約200種,中國約有120種。
近年園林綠化中,關中栽種絲棉木、陜西衛矛比較盛行。
絲棉木枝葉秀麗,秋末冬初粉紅色蒴果懸掛枝上,色形引人注目,頗具獨特的審美情趣,是良好的園林綠化及觀賞樹種,宜植于林緣、草坪、路旁、湖邊及溪畔。有記載,北京朝陽慶豐公園東園、上海閘北公園有絲棉木古樹。因其根深而發達、萌發力強,耐寒耐旱耐水濕,對二氧化硫抗性中等,如經濟條件允許也可用作防護林及工廠綠化樹種。


絲棉木繁殖可用播種、分株及硬枝扦插等法。秋天待果皮開裂后收集種子并晾干,收藏至翌年1月初將種子用30℃溫水浸種24小時,然后混沙堆置背陰處,翌年土地解凍后將種子倒至背風向陽處,適當補充水分催芽,一般4月初播種。
我2020年秋季回老家合陽曾觀賞了王村鎮一苗圃的絲棉木,并采摘了一把果實,次年春挑揀出種子用溫水泡了一晚便撒在院子里,一直沒見發芽,不久看門的老夫婦在那塊地上種上了蔬菜。
倒是今春院子一老人移植了棵陜西衛矛,在這個秋天很是鮮艷奪目。
大家把陜西衛矛都叫金絲吊蝴蝶、金線系蝴蝶、金絲吊燕,的確,除了陜西,四川北部、甘肅南部、湖北西北也有分布,我對不突出陜西沒覺得失落。
陜西衛矛為落葉灌木。《中國花經》描述:枝條圓筒形,柔軟稍下垂。葉披針形或窄長卵形,先端急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密生細齒。花黃綠色,聚傘花序。蒴果下垂,有4個長翅如蝴蝶形。花期4-5 月,果期7-8月。
金絲吊蝴蝶種莢似元寶,也俗稱搖錢樹,寓意吉祥。其枝翅奇特,枝葉扶疏,花梗細長,果實下垂有四長翅,形如蝴蝶,深秋鮮紅艷麗,甚為美觀,堪稱觀賞佳木。適于庭園中栽培或盆栽觀賞。

《園林》雜志2017年12期刊發呂秀立、尹麗娟文章《金絲吊蝴蝶——陜西衛矛》,文章開篇“昔日皇家庭前樹,萬綠叢中彩蝶飛。唐風漢韻今尤在,植入尋常百姓家。”《園林植物栽培手冊》(中國林業出版社)中,在介紹大翅衛矛時稱“又叫金絲吊蝴蝶”,介紹垂絲衛矛又稱“別名金絲吊蝴蝶”。也有文章講,藍田水陸庵有一金絲吊蝴蝶古樹,但當地人又傳說其從北京故宮引種。這些說法,均與陜西衛矛原產地主要在秦嶺、大巴山的調查研究結果不相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胡麗娟在其論文中也述及:“ 主要生長在陜西境內的秦嶺—巴山一帶,大部分仍處于野生狀態”,其限制在陜西也不縝密。
中國園林在植物造景中,注意選擇造型、色彩、香味及季相變化豐富的花木,但更注重追求植物的意境美,常選用神形之美兼具的植物,從“古、奇、秀、雅”分析,金絲吊蝴蝶“奇、秀”至極,但絲棉木更為“古、雅”。 如前面引用的古體詩,先不談陜西衛矛栽培歷史,我個人覺得用“彩蝶”不貼切用“紅”點睛,金絲吊蝴蝶華貴雍容,很能體現“唐風”,但“漢韻”不足。
我還是偏愛35年前就相識的故人舊友——絲棉木,也許緣于青春的情結,也許因為性格與人生態度,我不喜歡金絲吊蝴蝶的耀眼張揚喧鬧,確實偏愛絲棉木的自然清新淡雅……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