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理論 > 調查報告

低地條紋馬島猬

媒體:物種日歷  作者:紅色皇后   專業號:夢竹 2021-12-14 12:25:39

低地紋猬,全稱是低地條紋馬島猬Hemicentetes semispinosus。它的長相比名字還要古怪,身材大致像刺猬,毛皮卻是鮮亮的黑黃雙色,點綴著白色的尖刺,腦后一簇金黃的刺,形成了超級賽亞人的發型。讓人懷疑它是降臨三次元的寶可夢,還是電系的。

圖片

低地紋猬 | Frank Vassen / Flickr

圖片

是不是有點眼熟?| 《寶可夢》

天賦各異,家族眾多

首先要說明的是,低地紋猬不是刺猬。它屬于非洲猬目,馬島猬科,和金鼴是遠親。大約在5.5千萬年前的中新世,馬島猬科的祖先從非洲大陸到達馬達加斯加島,演化出許多物種占據不同的生態位,這種演化過程稱為適應輻射

馬島猬科的成員也叫無尾猬(但并不是全都沒有尾巴)。再粗心的人看來,它們大概都像耗子或刺猬,但它們的生活方式猶如龍生九子,個個不同。

圖片

馬島猬 | Heinonlein / Wikimedia Commons

今天的主角低地紋猬屬于紋猬屬,像刺猬一樣可以運用皮膚下的肌肉豎起尖刺,作為武器。另外它還具備豪豬的特技,刺的尖端容易折斷,把“暗器”留在敵人身上。馬島猬(Tenrec ecaudatus)是雜食性,外型類似負鼠(但有刺)。長尾稻田猬屬(Microgale)在森林地面尋找昆蟲,有的物種尾巴可以半卷曲,幫助它爬上細枝。稻田猬屬(Oryzorictes)腿短眼小,擅長鉆洞,如同鼴鼠。蹼足猬屬(Limnogale)猬如其名,后腳有蹼,能在流水中游泳,捕捉水生昆蟲。

圖片

擅長挖洞的鼴形稻田猬Oryzoryctes hova | Bernard DUPONT / Wikimedia Commons

唯一生活在非洲大陸的家族的馬島猬是獺鼩亞科(Potamogalinae),它們也是游泳能手,有趣的是,獺鼩游泳時,尾巴不是上下拍打而是左右搖擺,在哺乳動物里極其少見。

圖片

獺鼩繪圖,作者Alfred Brehm | 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 Flickr

身穿軟猬甲

低地紋猬主食蚯蚓,也吃大型甲蟲的幼蟲,會像貝爺一樣咬著蟲子,把內臟里的臟東西“爆漿”擠出來。在夏天氣候干燥,缺乏食物的時候,低地紋猬會休眠。此時它的體溫可以降到22℃,仍然能活動,但反應非常慢。

遇到捕食者,馬島猬會擺出“套路化”的防御姿勢,豎起身上的刺,腦后的“賽亞人發型”扎煞開,上下蹦跳,發出蜂鳴般的尖叫聲。如果對方執意不走,它就會朝著對方,猛地抬起腦袋,用“塞亞人發型”來扎人家。刺不僅可以對付捕食者,還可以對付同類,正干飯的馬島猬如果遇到同類搶食,會快速轉身,用刺去刺對方。

圖片

嬌小的低地紋猬寶寶 | cliff1066™ / Flickr

這身刺還具備“防狼”功效。科學家古爾德(Edwin Gould)等人在1966年發表的論文,記錄了一個有趣的觀察結果:一個大個兒公紋猬企圖跟一個不情愿的母紋猬交配,結果他的隱私部位被扎了一堆刺。在母紋猬樂意交配的時候,她會放下背上的刺,讓公紋猬爬上來。

用聲音去看

不過,低地紋猬最奇特的技能并不是放暗器。在它的脊背后端,有15根又短又粗的刺,排成三排,這個位置皮下的肌肉格外發達,可以擺動這些刺,讓它們互相摩擦發聲,有點像用手撥梳子齒的聲音。紋猬活躍時幾乎一直在摩擦這些刺,無論進食、交配還是逃離捕食者,這種聲音用來和同類交流,也用來嚇唬捕食者。

圖片

低地紋猬的“樂器” | Hideki Endo et al. / Zoological science (2010)

紋猬媽媽帶娃覓食的時候,如果幼崽跑出太遠,就會用摩擦音呼喚它們回來,幼崽也能用摩擦音回應。紋猬小崽只有兩排發音刺,這個刺隨著長大會更換一次,像換牙一樣。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前面提到過的古爾德,對低地紋猬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發現了低地紋猬的另一套武功:回聲定位。古爾德設計了一套分成上下兩層的裝置,里面有食物獎勵,讓紋猬在完全黑暗的環境里“上下樓”找到食物。正常的紋猬能夠順利抵達目標,塞住耳朵的紋猬卻要東撞西撞,摸索好長時間。低地紋猬回聲定位用的不是超聲波,而是舌頭彈上膛的聲音,頻率只有十幾赫茲(蝙蝠能達到幾萬),人耳就能聽到。

圖片

看我可愛的小發型 | Alan Harper / Flickr

說起獸類的回聲定位,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蝙蝠。實際上“肉體聲吶”并不算難。鯨類、嚙齒類、鼩鼱都有回聲定位能力。人也可以通過彈舌音返回來的回聲,來判斷前面的物體。這種“看不見的能力”是如此靈活,甚至讓盲人能在大街上騎自行車,令人驚訝。但也許看得見的人,才是“少見多怪”的一群,忽略了看不見的人“熟視無睹”的現象。

閱讀 1662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