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董其昌相贈的牡丹494歲了,如今80多歲老人守護依舊,今春花開如故!

媒體:周到上海  作者:內詳   專業號:牡丹 2023-03-14 09:30:48

牡丹,花之富貴者也。可你知道嗎?上海有一株牡丹還延續著一段近500年世代友情的故事,這株素有“江南第一牡丹”的“粉妝樓”牡丹,就位于奉賢南橋的吳塘村,這是明代杰出書畫家董其昌送給吳塘村鄉紳金學文的喬遷之禮,金學文世世代代更是視此為“傳家寶”,年年三月花開如故。

作為上海地區目前所存最古老的牡丹,494歲的“粉妝樓”長什么樣?其實,花朵不比樹木如此粗壯高大,而是一年長幾個分枝,所以這株牡丹看起來格外蓬勃有張力。上海這兩天天氣乍暖還寒,80多歲的守護人金書林隔三岔五就來照料,還時不時數一數花骨朵,“今年要開60朵粉牡丹喲!”

圖片

近500歲的牡丹原來還吃“葷”

都說牡丹國色天香,這話不假。每年“洛陽三月花如錦,多少工夫織得成”,這其中也蘊含著照料牡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一株近500歲的牡丹。

作為“粉妝樓”牡丹的第22代守護人,80多歲的金書林和老伴王秀琴,一直照料著這株牡丹。上海的冬天格外寒冷,為了不讓牡丹受凍,老兩口還給牡丹遮蓋了一層暖暖的塑料大棚,“其實牡丹更怕熱,到了夏天更要好好養護,因為真的很嬌貴。”

金書林隔三岔五地來澆澆水,看看牡丹的長勢如何。最近快要到“粉牡丹”的花期了,也許你不會想到,近500歲的牡丹還吃“葷”,金書林對牡丹施肥的肥料中還有豬大腸等等,“畢竟快500歲了,要多一點養料,花才能開好。”

金書林的老板王秀琴,嫁過來的時候才19歲,當時就跟著公公婆婆一起照顧這株花,“就跟著老人學著學著就會了呀,一直弄到了現在,每次看到花開都很開心,而且現在對這株牡丹也有感情。”

圖片

重金求購統統不為所動

這株被金家人視如珍寶的“江南第一牡丹”,究竟有何來歷?

根據《奉賢縣志》及《鄔橋志》記載,董其昌(松江人),少年時就讀于松江葉榭水月庵,與吳塘村金學文為同窗好友。明萬歷年間(1573 - 1620年),金家新居落成,正值董升任禮部尚書,臨赴任前親筆手書匾額《瑞旭堂》及“粉妝樓”等兩株牡丹相贈,其中1株綠牡丹在清末弟兄分家時移植而枯死。

這株牡丹早已成了很多人爭相來看的“稀罕物”,年年春天綻蕾吐艷,粉紅色花朵大如碗口。這株有故事的名貴牡丹,更是成了很多商人的爭相求購的“珍寶”。金書林的家門都被這些人踏破了,更有出很高的價格,想用重金購入。

但這被金書林統統拒絕,“這是我們家里的傳家寶,我爺爺的爺爺就開始照料這株牡丹了,到了我這里怎么能賣?況且,這還是董其昌與我家的一份情誼,世世代代都會珍視。”

圖片

老宅拆遷毫不猶豫捐贈國家

 1995年,金家老宅拆遷了。讓金書林最放心不下的便是這株牡丹,“董其昌當時送了兩株牡丹,其中一顆就因為遷移而枯死。”

金書林思來想去,還是決心把將這株古牡丹和董其昌手書匾捐贈給了國家,他家老宅也就地修建了這座“明代牡丹苑”。雖然老兩口住進了小區,但金家世世代代作為“守護人”依然隔三岔五地就會來看看,金書林和老伴每次來都騎著自行車,一年又一年,見證歲月等花開。

如今,相關園林部門和金書林一家都在共同養護這株牡丹,這兩年長勢也越來越好。“1992年只開了兩朵,今年要開60歲了。”金書林只要看到這株牡丹就覺得非常開心,“以后等我兒子退休了,就讓他來照顧,總之世世代代都要保護好。”

圖片

一株牡丹一段500年的情誼,歷經時光變遷,此情依然在。金書林老人看起來在養護一株牡丹花,實則更是傳承著中國人重情重義的精神。如今的“明代牡丹苑”免費開放,金書林更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看到牡丹芬芳,更了解這株牡丹背后的故事。

閱讀 17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