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北京大山里的那些民間草藥(一)

媒體:原創  作者:冬凌草   專業號:冬凌草 2020-05-03 09:36:12

一、卷柏科

1、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十渡

見于海淀區金山、門頭溝百花山、平谷區、懷柔區等地,多生于向陽的干燥石縫中,全草入藥,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

2、墊狀卷柏 Selaginella pulvinata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堂上村

此種卷柏相對比較常見,各山區均有分布,入藥具有收斂止血功效,功同卷柏。

3、中華卷柏 Selaginella sinensis

圖片拍攝于:密云區坡頭村

中華卷柏中國特有種,北京山區極為常見,多生長于北京低山坡和中山坡。《北京植物志》未列入藥,但《藥用植物辭典》記載,全草入藥具有清熱利濕、止血。用于肝炎、膽囊炎、下肢濕疹、外傷出血、燒燙傷。

4、蔓出卷柏 Selaginella davidii Franch.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十渡

蔓出卷柏,又名蔓生卷柏,土生或石生,匍匐,無橫走根狀莖或游走莖。北京山區極為常見,《北京植物志》未列入藥,但《藥用植物辭典》記載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舒筋活絡。用于風濕性關節炎、筋骨疼痛、肝炎。

5、旱生卷柏Selaginella stauntoniana

圖片拍攝于:昌平區十里大峽谷

旱生卷柏,生于旱山坡巖石上,而得名。北京各區縣山區常見,《北京植物志》未收錄入藥。《藥用植物大辭典》記載,全草入藥具有活血散瘀、涼血止血,用于便血、尿血、子宮出血、瘀血腫痛、跌打損傷。

二、木賊科

1、問荊 Equisetum arvense

圖片拍攝于:延慶小龍門風景區

問荊,北京山區常見,喜歡分布于林下、濕地處,全草入藥,清熱利尿、涼血止血。

三、蕨科

1、蕨  Pteridium aquilinum

圖片拍攝于:房山白草畔

蕨,植株高大。北京各山區常見,多生于潮濕的山坡、草地、林下。蕨的根狀莖可供纖維、食用,嫩葉可食,稱蕨菜,全株入藥。全草入藥具有祛風濕、利尿、解熱、驅蟲功效。

四、中國蕨科

1、銀粉被蕨 Aleuritopteris argentea

圖片拍攝于:密云區坡頭村

本種廣泛分布于北京山區,生石灰巖石縫中或墻縫中,全草入藥具有調經補虛,跌打損傷的功效。

五、鐵線蕨科

1、團羽鐵線蕨  Adiantum capillus-junonis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十渡

北京山區常見,喜歡生于石灰巖陰濕處,陰濕墻壁基部石縫中或蔭蔽濕潤的白堊土上。為鈣質土的指示植物。全草入藥治療痢疾、頸淋巴結核。

2、掌葉鐵線蕨  Adiantum pedatum

圖片拍攝于:密云坡頭村

本種蕨類,北京不太常見,喜歡生長在林下,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或水溝旁。全草入藥,通淋利水,止痛止崩,治小便不利、淋癥、牙痛、月經過多;還能清肺止咳,治肺熱咳嗽。

六、裸子蕨科

1、普通鳳丫蕨 Coniogramme intermedia

圖片來源于:ppbc

北京植物志記載見于房山區上方山,作者未拍到,喜歡生于濕潤林下,全草入藥,功效具有補腎、澀精、祛風濕功效。

七、球子蕨科

1、莢果蕨 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圖片拍攝于:延慶區小龍門林場

北京山區較為常見,喜歡生于潮濕林下,山谷陰濕處。根狀莖入藥,稱為莢果蕨貫眾,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八、水龍骨科

1、有柄石韋 Pyrrosia petiolosa

圖片拍攝于:懷柔區紅螺寺

北京山區可見,多附生于干旱裸露巖石上,藥用,有利尿、通淋、清濕熱之效。入藥做中藥石韋。

九、金粟蘭科

1、銀線草 Chloranthus japonicus

圖片來源于網絡

金粟蘭,又名四塊瓦。多年生草本。為北京唯一分布的金粟蘭科植物。相對較為少見。生于山坡或山谷雜木林下蔭濕處或溝邊草叢中全株供藥用,能祛濕散寒、活血止痛、散瘀解毒。主治風寒咳嗽、風濕痛、閉經;外用治跌打損傷,血腫痛、毒蛇咬傷等。有毒。

十一、胡桃科

1、胡桃楸 Juglans mandshurica

圖片拍攝于:房山霞云嶺

胡桃楸為高大喬木, 多生于土質肥厚、濕潤、排水良好的溝谷兩旁或山坡的闊葉林中。種子油供食用,種仁可食;木材反張力小,不撓不裂,可作槍托、車輪、建筑等重要材料。樹皮、葉及外果皮含鞣質,可提取栲膠;樹皮纖維可作造紙等原料;枝、葉、皮可作農藥。

十二、榆科

1、大果榆  Ulmus macrocarpa

圖片拍攝于:房山坡峰嶺

大果榆,為多年生喬木。山區分布較為普遍。多分布于向陽山坡和巖石縫中。其中翅果含油量高,是醫藥和輕、化工業的重要原料。種子發酵后與榆樹皮、紅土、菊花末等加工成荑糊,中藥稱為蕪荑藥用殺蟲、消積。

十三、蕁麻科

1、麻葉蕁麻 Urtica cannabina

該種多見于北京懷柔、密云、門頭溝。生于干燥山坡和路旁。全草入藥治風濕、糖尿病、蟲咬等。

2、寬葉蕁麻 Urtica laetevirens

圖片拍攝于:北京藥用植物研究所

北京見于房山區、門頭溝、海淀、延慶、密云等山區。生于林緣路旁、溝邊。全草入藥 具有祛風濕和蟲咬。

3、艾麻 Laportea cuspidata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蒲洼鄉

艾麻又名山苧麻,多年生草本。北京山區常見,多生于山坡林下或溝邊。莖韌皮纖維可制作麻布和繩索。根藥用,有祛風濕,解毒消腫之效。

4、蝎子草  Girardinia suborbiculata

圖片拍攝于:百望山森林公園

蝎子草為一年生草本,莖葉上有刺,刺傷后,火辣刺痛,猶如蝎蟄,故名。生于海拔50-800米林下溝邊或住宅旁蔭濕處。全草入藥,清熱解毒。

十五、蓼科

1、苦蕎麥 Fagopyrum tataricum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大安山鄉

苦蕎麥,一年生草本,北京山區有野生分布,種子有大量淀粉,可食用。根莖入藥,具有祛風除濕、祛痰止咳的功效。

2、尼泊爾蓼  Polygonum nepalense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蒲洼鄉

尼泊爾蓼一年生草本,北京山區常見,生山坡草地、山谷路旁,海拔200-4000米。全草入藥具有治療痢疾和關節痛的功效。

3、紅蓼  Polygonum orientale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長陽鎮

紅蓼廣布各區縣,野生或栽培。生溝邊濕地、村邊路旁,海拔30-2700米。果實入藥,名“水紅花子”,有活血、止痛、消積、利尿功效。

4、支柱蓼  Polygonum suffultum

圖片拍攝于:延慶小龍門林場

北京山區,相對不多,常生山坡路旁、林下濕地及溝邊,海拔1300-4000米。根狀莖入藥,活血止痛,散瘀消腫。

5、翼蓼  Pteroxygonum giraldii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霞云嶺鄉

北京山區少見,多見于房山區,生于山谷、溝邊、濕地。塊根入藥,能涼血、止血、祛濕解毒。

6、河北大黃  Rheum franzenbachii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白草畔

河北大黃又名華北大黃,多分布于高海拔山區,多見于百花山、東靈山,生于林下、溝谷石縫中。根入藥為中藥山大黃,具有健胃緩瀉的功效。

十六、藜科

1、雜配藜  Chenopodium hybridum L

圖片拍攝于:河北赤城大海陀

北京不太常見,多生于林緣、荒地、雜草地。全草可入藥,能調經止血。用于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吐血,咯血,尿血。

十七、石竹科

1、燈心草蚤綴 Arenaria juncea

圖片拍攝于:房山白草畔

燈心草蚤綴又名老牛筋,多分布于海拔較高的山區,百花山、喇叭溝門山坡石縫中,根入藥有清熱涼血的功效,部分地區代替銀柴胡入藥。

2、蔓假繁縷 Pseudostellaria davidii

圖片拍攝于:小龍門森林公園

該種多見于百花山、妙峰山、小龍門、延慶海坨山、密云坡頭村,生山地林下,灌叢陰濕處。全草入藥具有清熱解毒功效。

3、長蕊石頭花  Gypsophila oldhamiana

圖片拍攝于:北京藥用植物研究所

長蕊石頭花又名霞草、山銀柴胡。北京山區分布較少。多生于山坡干燥沙地上或山谷。根供藥用,有清熱涼血、消腫止痛、化腐生肌長骨功效。

十八、毛茛科

1、草芍藥 Paeonia obovata

圖片拍攝于:河北赤城大海陀山

草芍藥為多年生草本,北京山區相對少見,多見于百花山、密云坡頭、懷柔喇叭溝門、延慶海坨山。多生于山地草坡、林緣及雜木林下。根入藥,有活血調經,涼血止痛的功效。

2、金蓮花  Trollius chinensis

圖片拍攝于:房山白草畔

金蓮花多生于,800-2200米的高海拔山區山頂草甸,北京多見于百花山、密云坡頭、懷柔喇叭溝門。花入藥,代茶飲,能清熱解毒,清咽利音、活血祛瘀。治療各種炎癥和癰腫瘡毒等。

3、雙色烏頭   Aconitum alboviolaceum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蒲洼鄉

雙色烏頭多年生纏繞草本,北京山區少見,多分布于百花山、小龍門、懷柔喇叭溝門等地。以塊根入藥,具有止痛、鎮痙的功效。

4、牛扁  Aconitum barbatum var. puberulum

圖片拍攝于:房山白草畔

牛扁,北京高海拔山區常見。生海拔450-900米間山地草坡或多石處,林下或林緣草地。全株有毒,根入藥具有驅蟲、殺虱的功效。

5、瓣蕊唐松草 Thalictrum petaloideum

圖片拍攝于:房山白草畔

瓣蕊唐松草,多見于百花山、延慶松山、密云坡頭 ,喜生于向陽山坡草地,根入藥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6、銀蓮花  Anemone cathayensis

圖片拍攝于:房山白草畔

銀蓮花又名華北銀蓮花,多年生草本,常見于北京百花山、密云坡頭等地。生海拔1000-2600米間山坡草地、山谷溝邊或多石礫坡地。根入藥,清熱解毒、止血、除濕。

7、芹葉鐵線蓮 Clematis aethusifolia

圖片拍攝于:延慶區后河

芹葉鐵線蓮,多年生纏繞藤本。北京山區廣泛分布,常生于路邊或低山山坡。北京和河北部分地區作透骨草入藥。 6月-7月采集全草入藥,能健胃、消食,治胃包囊蟲和肝包囊蟲;外用除瘡、排膿

8、黃花鐵線蓮  Clematis intricata

黃花鐵線蓮,多年生纏繞藤本。北京見于百花山附近。生山坡、路旁或灌叢中。模式標本采自北京。在河北北部,本種全草作透骨草收購入藥,治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等癥。

9、大葉鐵線蓮 Clematis heracleifolia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泗馬溝村

大葉鐵線蓮,多年生草本,北京山區常見,多生于海淀香山和金山,房山上房山、房山泗馬溝及葫蘆棚一帶最多,門頭溝百花山,懷柔喇叭溝門也有分布。多見于低山溝谷邊潮濕處。全株入藥,入藥為牡丹藤,草本女萎、草牡丹,具有祛風通絡、清熱解毒的功效。善于治療手足關節痛風等癥。

10、毛茛 Ranunculus japonicus

毛茛為多年生草本,北京山區常見,生于田溝旁和林緣路邊的濕草地上,全草含原白頭翁素,有毒,為發泡劑和殺菌劑,搗碎外敷,可截瘧、消腫及治瘡癬。

十九、小檗科

1、細葉小檗 Berberis poiretii

圖片拍攝于:延慶區后河

細葉小檗又名三顆針,為多年生灌木,北京山區常見植物。根和莖人藥,可作黃連代用品,主治痢疾、黃疽、關節腫痛等癥。

2、大葉小檗 Berberis ferdinandi-coburgii

大葉小檗,又名黃蘆木,北京山區常見。生于山坡及路邊灌叢中,根含小檗堿1.72%,可代黃連藥用,用于各種熱癥和炎癥。

二十、罌粟科

1、白屈菜 Chelidonium majus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泗馬溝村

白屈菜,多年生草本。北京大部分山區均有分布,生于海拔500-2200米的山坡、山谷林緣草地或路旁、石縫。全草入藥,有毒,含多種生物堿。有鎮痛、止咳、消腫、利尿、解毒之功效,治胃腸疼痛、痛經、黃疸、疥癬瘡腫、蛇蟲咬傷,外用消腫,亦可作農藥。

2、野罌粟  Papaver nudicaule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白草畔

野罌粟為多年生草本,多見于高海拔山區亞高山草甸,北京多見于門頭溝百花山和東靈山及房山區白草畔,果實入藥,能止痢、止咳、鎮痛。

3、角茴香  Hypecoum erectum

角茴香為一年生草本,北京野生多見于大興區黃村,昌平區南口。生于海拔400-1200(-4500)米的山坡草地或河邊砂地。全草入藥,有清火解熱和鎮咳之功效。治咽喉炎、氣管炎、目赤腫痛及傷風感冒。

4、苦地丁 Corydalis bungeana

圖片拍攝于:房山區長陽鎮

苦地丁又名地丁草,北京平原一帶常見,生于荒地、路邊,全草入藥,能清熱解毒的功效。

二十一、十字花科

1、豆瓣菜 Nasturtium officinale

圖片拍攝于:延慶區

豆瓣菜,多年生草本。北京水溝邊常見,野生,喜生水中,水溝邊、山澗河邊、沼澤地或水田中,全草也可藥用,有解熱、利尿的功效。

2、白花碎米薺 Cardamine leucantha

圖片拍攝于:延慶區小龍門森林公園

白花碎米薺為多年生草本,北京山區常見。生于路邊、山坡濕草地、雜木林下及山谷溝邊陰濕處,海拔200-2000米。全草曬干,民間用以代茶葉;根狀莖可治氣管炎;全草及根狀莖能清熱解毒,化痰止咳;嫩苗可作野菜食用。

3、紫花碎米薺 Cardamine tangutorum

紫花碎米薺,多年生草本,北京多見于門頭溝百花山一帶。生于高山山溝草地及林下陰濕處,全草食用;亦供藥用,清熱利濕,并可治黃水瘡;花治筋骨疼痛。

閱讀 48841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