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南方人參
本來昨天晚上寫了一篇《瘋狂的蘿卜》,主要目的是想讓那些種植蘿卜的群眾能把蘿卜賣出去,不至于造成過多的損失。但是,就這一篇半帶調侃的東西,讓有些人嚇得屁滾尿流。生怕一頂大帽子蓋過來,丟了那二兩烏紗。我也理解他們的“難處”,極配合他們的行動,把那篇東西刪了。
一路上很是郁悶,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實話實說那么難。總是不服氣就這么蔫了。也自認為讀了十幾年的書,算是一個知識分子??倱鷳n連知識分子都緘口不言,或沒有了思想,都缺乏了脊梁,“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有多少希望。于是我還是要壯起膽子,把想說的話說出來。周官放火,百姓點燈。這燈不點也罷,干脆點火算了。
都說南方蘿卜賽人參,叫暫且給他改個名,叫“南方人參”吧。這南方人參(蘿卜)可是個好東西,是世界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原始種起源于歐、亞溫暖海岸的野蘿卜。看看,還是暴露了,多么別扭啊,還是叫回蘿卜吧。
遠在4500年前,蘿卜已成為古埃及人的重要食品。如今全世界都有種植,中國各地也有普遍栽培,而且培養出了許多品種,能適應各種環境,以及各種人群的口味。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蘿卜味美,應該是個好東西。蘿卜的營養比較豐富,據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含碳水化合物6克、蛋白質0.6克、鈣49毫克、磷34毫克、鐵0.5毫克、無機鹽0.8克、維生素C30毫克,幾乎不含脂肪,是典型的健康美容食品。蘿卜及秧苗和種子,在預防和治療流行腦炎、煤氣中毒、暑熱、痢疾、腹瀉、熱咳帶血等病方面,有較好的藥效,還具有幫助消化、增強腸胃蠕動、解酒等功效。
這蘿卜既可生吃也可熟吃,我本人就很熱衷于吃生蘿卜,對蘿卜的喜好甚至超過了梨子蘋果。但我喜歡不等于所有人都喜歡,喜歡吃也不等于能天天吃。但某校為了把“任務蘿卜”銷出去,創造性地發明了許多與蘿卜相關的菜肴。蘿卜燉雞,雞燉蘿卜,吃得學生們提到蘿卜就反胃,大有談蘿卜色變的氛圍。這些年輕人似乎都沒有蘿卜能治的毛病,不怎么需要蘿卜的藥用價值。于是有了抵觸,找各個部門反映,雖然不會有效果,他們還是樂此不疲,只為了下一頓少吃一點蘿卜。
2020年將全面脫貧,同步進入小康社會。適合蘿卜種植的地方蘿卜當然要為脫貧攻堅作出應有的貢獻。事實證明,蘿卜的產量高,生長周期短,只要銷路保證,還真是一項不錯的產業。特別是像G省這樣的生態環境相對較好的省份,種植生態蔬菜應該很有市場。調整農村產業結構,調減玉米的種植面積,雖然不再喊“你敢種我敢鏟,堅決不見包谷桿”,但講政治的人們依然在努力調減玉米的種植面積,因為“不換種植內容就要換人”啊。盡管處于高海拔地區的W縣,雖然最適合種植的莫過于玉米、土豆和蕎麥,在強大的攻勢面前,不得不舍去玉米,從130余萬畝的種植面積高減到20余萬畝。至于調出來的土地種什么最合適,對不起,暫時還只想到種白蘿卜、大白菜和蓮花白,被當地群眾統稱為“三白”,其它什么的還沒有想好。
縣城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還比較好辦,至少運輸成本比較低廉。那些比較偏僻的地方,特別是耕地資源比較缺乏的地方,就一定不能搞以量取勝的產品。當年水西家與烏撤家交接貢品的那個大草坪,那個處于2600米以上的高原。不僅成就了古時的外交,還成就了古鹽道上的風光和它今天的地名。那厚實的紅壤最適合蘿卜的生長,而且這里出產的蘿卜味道異常的好,蘿卜種植為精準貧困戶脫貧奔小康帶來了希望,每家每戶都辛苦種植了不少的面積,總相信“發展蔬菜產業是貧困戶增加收入的唯一渠道和希望”,但是有時候總是事與愿違,滿懷希望卻被無價格保障和無銷路所傷。
盡管高原上種植出來的蘿卜品相好,味道純正,無公害,無農藥,純天然。但優質的產品并沒有得到優良的價格,嚴冬就要來臨,種植基地的農戶看到地頭一個個挺拔的蘿卜可謂心急如焚,這么好的東西卻賣不出去!也不是賣不出去,只不過這靠產量取勝的蘿卜不打經銷商的眼,他們的收購價只愿意出9分錢一斤。也就是說,100斤蘿卜只能賣9塊錢,但當地搬運100斤東西的搬運工的工資可能不會少于10塊錢。眼看著一年的辛苦就要泡湯,種植戶真是欲哭無淚,貧困戶的日子雪上加霜。還好,W縣的某公司愿意出500元一噸收購長成的蘿卜,算是解了種植戶們的燃眉之急。但是仔細核算,除去成本,人工費,土地費等,生產每噸蘿卜群眾基本上不賺錢,甚至有些還倒虧100元左右。沒有辦法,公司也是冒著膽子在幫群眾收購,也有可能會虧。
這只是一個例子,還有很多地方都在要求將玉米調整為“三白”。有一個極貧村,整個村沒有一塊平地,連建個村委會找塊平地都大費周折,卻依然要求調整種植300畝“三白”。中藥材、林下養殖等似乎更能找到一條發展的出路,但卻不得不為短頻快讓路。
我們不要抱怨總是搞不好的干群關系,不要一味地強調人民群眾不理解我們的苦心,我們一定要追問我們究竟為人民群眾帶來了多少的福祉。除了金錢,人們還需要感情、文化和環境。當我們一次次用好心去傷害人民對我們的信任以后,難怪人民群眾會對我們的決策表現出抵觸。我們不能繼續站在山頂上指揮人們怎么去捕魚,我們更應該了解事實真相,去為可持續發展努力,耐得住循序漸進的時間。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