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精彩回顧 | 氣候行動中的多元共創——暨《中國社會組織氣候行動研究報告》發布會

媒體:原創  作者:阿拉善SEE基金會   專業號:阿拉善SEE基金會 2023-06-30 10:39:32

2023年6月20日,由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SEE基金會)主辦,明善道(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協辦的“氣候行動中的多元共創——暨《中國社會組織氣候行動研究報告》發布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會上,《中國社會組織氣候行動研究報告》正式發布。同時,會議現場邀請多位行業專家、學者,以及公益組織代表等,共同交流和探討如何促進社會組織在中國氣候行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01 主辦方致辭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副會長、綠普惠碳中和促進中心主任張立教授代表主辦方SEE基金會做開場致辭,回顧SEE基金會參與氣候行動的歷程,并介紹開展本次研究的背景和目標。

張立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副會長、綠普惠碳中和促進中心主任

“我們希望此次探討能夠實現兩個目標的主題,一是如何促進社會組織開展氣候行動的市場建設,二是如何能夠聯合更多的同行支持跨領域發展的建設。”

02 報告發布

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經理鄭曉雯,從氣候行動議題概覽、社會組織在氣候行動中的角色、氣候行動中公益資助的概況、對公益領域各相關方的建議等幾個方面,介紹了《報告》的主要發現和結論。

鄭曉雯

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經理

“我們做完調研后,發現氣候變化議題綜合性比較強,接下來的行動不止涉及到環保,同時也跟社區發展、健康教育有關,所以我們接下來希望能夠推動各領域氣候項目更多的涌現。”

03 主題研討一

構建社會組織氣候行動基礎設施

《報告》顯示,本土社會組織參與氣候行動亟需了解氣候議題動態、工具方法和研究成果,這需要能力建設、網絡搭建與資金支持。

基于這一發現,在第一輪主題研討中,嘉賓主持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副主任郭虹宇,與本土公益組織代表、國際組織代表、專家學者等,共同探討了社會組織參與氣候行動需要何種基礎設施,有哪些改進方向,以及不同類型的支持方如何匯聚資源,建設面向該領域社會組織的培訓、指導、交流機制。

▲從左到右為:嘉賓主持 北京綠研公益發展中心副主任郭虹宇、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謝玉紅、中國國際民間組織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香奕、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社會學研究室主任陽平堅、能源基金會策略傳播項目高級項目主任荊卉、兒童投資基金會(英國)北京代表處傳播和戰略合作經理葉菲

謝玉紅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中華環保聯合會的三大理念是‘大中華、大環境、大聯合’,‘大聯合’,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下畫最大的環保同心圓,聯合更多的機構、企業和公眾,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事業。”

王香奕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支持方現階段可以提供兩個方面的支持,一是支持氣候變化專業人才的培養,目前專業人才的短缺是社會組織參與氣候變化工作的一個短板;二是支持平臺性機構參與氣候變化領域的工作交流,包括國內和國際的行業交流活動。”

陽平堅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社會學研究室主任

“科研院所在幫助社會組織未來加強氣候行動主要能提供四方面的支持:一是科學方把關,二是政策儲備和引導,三是多元治理主體聯接,四是傳播增信。”

荊卉

能源基金會策略傳播項目高級項目主任

“如果氣候和人的核心觀念之間產生更為緊密的關系,成為我們觀察世界,思考我們和世界的關系的一個更為內化的角度,這將對促進氣候行動產生更大的推動力。”

04 主題研討二

跨議題協作

增加社會組織氣候行動資源和關注度

《報告》是重要建議之一,是氣候領域的核心支持方應推動跨領域、跨議題的氣候變化資助,擴展氣候資助的“大圈”。

在主題研討二中,嘉賓主持明善道總裁趙坤寧,與來自生態環境、鄉村振興、災害應對、教育、社區發展等領域的公益組織代表,一同交流氣候變化與所在機構關注的主要議題之間的關系,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從左到右為:嘉賓主持 明善道總裁趙坤寧、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苗青、四川海惠助貧服務中心主任陳太勇、SEE基金會環保公益行業發展項目總監王亦慶、千禾社區基金會環境項目總監何昕、壹基金華北合作發展部主任魏春穎

趙坤寧

明善道總裁

“經過了這項研究的觀察和調研之后,我們發現在中國有非常多的組織都向氣候變化應對進發了,不止有環保組織,還有很多跨領域的組織,包括社區組織、減災防災組織、農村發展組織,大家試圖都在回應氣候變化帶給我們的挑戰和問題,我們需要推動跨議題的社會組織聯合行動。”

苗青

友成企業家鄉村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

“我們越來越多地發現,在鄉村的教育當中,老師們更多地關注社區發展、農村發展,他們作為農村里智慧的高地,代表著整個社區人才的發展和觀念。老師們的成長在氣候變化這個議題當中也有很多的變化,他們在教學中更加關注孩子們對家鄉的關注。”

陳太勇

四川海惠助貧服務中心主任

“鄉村振興,特別是生態振興,實際上就涉及到應對氣候變化的各個方面。怎樣在產業發展當中增加生態資源稟賦,通過生態產品更好發揮出來,推動鄉村可持續發展,這些議題在跨部門,跨領域、跨機構之間都可以探討。”

王亦慶

SEE基金會環保公益行業發展項目總監

“解決方案探索中,可以三個客戶群為角度開展工作。一是公眾及社區,適應和減緩并重,適應的部分與其他公益組織的原有目標群體需求結合,減緩的部分可以是低碳生活、低碳社區等。二是企業,以減緩為主,幫助企業提供雙碳背景下如何生存、如何避免風險、如何降低成本或申請獎補、如何為未來競爭做好準備,等等方面的咨詢。三是政府部門,提供落實雙碳政策的技術方案探索、管理方案探索,為官方推雙碳做先鋒。”

何昕

千禾社區基金會環境項目總監

“在氣候適應方面,早些年我們和省氣候變化中心、省氣象局、科研院所還有高校合作,開展了社區層面的試點工作,一方面是氣候變化影響特別是風險的評估,一方面是社區內部應對風險機制的探索。”

魏春穎

壹基金華北合作發展部主任

“防災減災我們推出了‘安全家園’,通過搭建社區志愿者救援隊去進行培訓和賦能,再經過實操演練提升社區防災減災的能力,讓災害發生的時候減少傷亡。這個事情在氣候變化適應層面上意義是很大的。”

05 共創與展望

會議支持人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總監盧之遙,帶領與會嘉賓和現場來賓開展了共創,從賦能社會組織、組建行動網絡、共建資金池、推動國際交流等角度,一同展望公益領域氣候行動下一步規劃。

盧之遙

SEE基金會氣候變化與商業可持續項目總監

“接下來社會組織怎樣參與整個氣候行動中?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我們關鍵的行動和方向在哪里?我們目前總結了四個方向,但不局限于這四個方向:一是給社會組織賦能,二是形成社會組織的行動網絡,三是共建資金池支持到社會組織,四是參加國際交流。”

《中國社會組織氣候行動研究報告》現已正式發布,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取報告全文!

閱讀 450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