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傳粉昆蟲,助力鄉村振興
執行機構:重慶動物學會
由于集約化的生產方式、農藥的大量使用、棲息地被破壞等原因,目前蜜蜂數量嚴重下降,對全球糧食安全和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重慶作為典型的西南丘陵山區,部分耕地由于棄耕,雜草灌木叢生,不利于為傳粉昆蟲提供棲息地和覓食地,同時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方式如化肥、農藥、殺蟲劑的大量使用和統一管理導致了農田生物多樣性下滑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退化,特別是以獨居蜂(如切葉蜂,區別于西方蜜蜂等社會性的群居蜜蜂)為代表的傳粉昆蟲數量顯著下滑,油菜、瓜果等需要傳粉昆蟲授粉的作物產量和品質下降,影響了農民的生產和收入,增加了人工授粉等額外投入。
2023年1月以來,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全球環境基金小額贈款計劃(GEF SGP)的支持下,重慶動物學會實施了重慶丘陵山區傳粉昆蟲保護示范項目,旨在提高當地傳粉昆蟲多樣性,提升傳粉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并提高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本項目擬通過農田邊的田埂、邊坡種植野花帶,研制獨居蜂蜂巢,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和恢復傳粉昆蟲群落;向農民宣傳和推廣對環境和生物更友好的農作措施,在保障農民生產的情況下提高環境的質量,提升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增加農民經濟收入,助力鄉村振興。
當地野花資源調查與野花帶組合設計
2023年初,項目組成員前往項目合作的兼善生態美農場和螢火谷文創農場實地考察,開展了農場及周邊自然生境植物多樣性的調查10余次,參與志愿者48人次,并對本地鄉土草本植物進行樣本采取和草種收集,進行了種植樣地選擇、本地植物調查等工作。2023年3-5月,項目組開展了多次野花帶種植設計討論,線上5次、線下10余次,邀請了來自中國農業大學、河北工程大學、浙江農林大學、西南大學的多位專家進行了野花帶種類選取、播種方式、播種時間、播種地點的討論工作,完成了8種不同類型野花帶的組合設計和種植管理方案,蒲公英、決明、勿忘我、鳳仙花、百日菊、救荒野豌豆等多種蜜源植物種被融入設計中,目的是促進種群恢復和維護,為傳粉昆蟲提供食物來源。
野花帶實地種植
2023年5月,項目組成員與四川美術學院專家和師生團隊一同邀請農場周邊的村民于兼善生態美農場及螢火谷文創農場開展野花帶實地種植工作,參與志愿者30人左右,完成野花帶種植30余條,覆蓋兩個農場面積達上百畝,推到兩個農場及周邊采用可持續管理的農業生產系統景觀面積達40余畝,采用可持續方式生產生物多樣性產品和農業多樣性產品數量5種。
開展獨居蜂蜂巢制作、教學和布設
2023年8月,項目組前往農場,進行了獨居蜂蜂巢的制作,制作過程吸引了當地居民圍觀,并受邀入戶為他們進行了獨居蜂蜂巢的制作指導,共有7名村民(包括5名女性)參與,制作的蜂巢銷售給農場,也為村民帶來了共700元的收入。同時,該技術也被寫入農業農村部行業標準《旱地農田生物多樣性保護設施建設規范》中,目前已入庫。
傳粉昆蟲和相關節肢動物的監測
2023年6-9月,學會組織西南大學師生在螢火谷農場及兼善農場,采用地陷法、掃網法、彩盤法等多種方法對傳粉昆蟲等節肢動物進行調查,參與志愿者40余人次,樣本收取完成后聘請專家進行了物種鑒定工作。2023年共計監測到52012只節肢動物,分屬131科,其中包括虎斑蝶、碧翠鳳蝶、散紋盛蛺蝶、酢漿灰蝶、黑帶食蚜蠅、沖繩蘆蜂、細側黃胡蜂、銅色遂蜂、重黃熊蜂等傳粉昆蟲。
野花帶宣傳推廣
項目已開展野花帶宣傳活動10余次,教研活動5次,受眾面向社會,參與人數過百;開展項目推介會1次,邀請了來自農業農村部農業生態總站、中國農業大學及西南大學的10余位專家,廣泛宣傳了野花帶的建立對傳粉昆蟲及害蟲天敵的保護作用;并邀請瑞士專家前往西南大學作關于傳粉昆蟲保護的演講,介紹瑞士等歐洲國家進行的農田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進行現場指導。2024年春季,為推廣野花帶技術,同時與國內高標準農田建設相結合,項目團隊在重慶市銅梁區平灘鎮新華村以及附近村的高標準農田推廣野花帶種植技術,指導愿意采納野花帶技術的村民進行野花帶種植,參與村民及志愿者20余人次,種植野花帶達20條,推動周邊采用可持續管理的農業生產系統景觀面積約30余畝,零散覆蓋到整個平灘鎮的水稻種植區。
項目成立了自己的公眾號“景觀生態與農田生物多樣性”,發布傳粉昆蟲保護相關推文;《神州學人》雜志社對項目負責人的工作做專題報告時,著重介紹了本項目的開展情況。由項目首席專家牽頭,項目負責人參與的“農用地整治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法技術”入選自然資源部(第一批)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創新適用技術名錄,其中就包括本項目特別使用的野花帶和獨居蜂巢穴技術。
目前,農田生物多樣性保護、傳粉和天敵昆蟲監測以及科普宣傳活動等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接下來的半年,本項目還將制作和發放傳粉昆蟲保護宣傳冊,編寫傳粉昆蟲監測報告,邀請村民參與獨居蜂蜂巢制作并在農場售賣蜂巢及野花種子等活動,繼續大力推動重慶山區丘陵地區的傳粉昆蟲保護,助力鄉村振興。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