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變項目策略研究第二輪專家研討會在京召開
12月29日,“氣候變化背景下自然災害應對策略研究與實踐”項目第二輪專家咨詢研討會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來自氣候戰略、應急管理、農業與農村發展、風險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等多個領域的10余名專家學者及實踐者參與了研討交流。
會議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許吟隆主持,北京師范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強教授參加了會議研討。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安亞強提出進一步完善項目研究成果的期待。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項目高級經理喻東分享了社區項目實踐進展,截至2023年底,社區項目實踐活動已全部完成。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李闊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大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李瑤博士,分別向與會人員分享了研究報告中“應對策略”與“社會力量參與戰略與路徑”兩個模塊。
在交流環節,來自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原執行副會長、原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高小平教授,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柴麒敏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陳敏鵬教授,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馮強研究員、聯合國糧農組織項目官員王瀟瀟女士,分別從目標與定位、研究報告架構和邏輯、下一步研究方向與內容等不同的角度為研究報告提出進一步優化完善建議。高小平教授提出可以進一步完善報告摘要內容;柴麒敏研究員建議在本研究基礎上進一步開展多維度的具體極端氣候事件評估;陳敏鵬教授對該研究案例的意義高度認可,希望繼續推進韌性理論框架研究、案例英文版本的提煉與推廣;馮強研究員指出可以將應對自然災害的技術融合進來,并考慮綜合風險;王瀟瀟女士提出今后的研究可以考慮家庭、難民、健康等角度,并在國際層面進行推廣。
會議最后,安亞強秘書長對專家提出的真知灼見表示謝意,希望能夠以項目研究推動更多力量參與到適應氣候變化的行動中。許吟隆研究員、張強教授總結了專家研討建議并代表課題研究組表示,接下來將系統總結并認真汲取專家的寶貴意見,聚焦關鍵問題、集中有效目標,凝練項目成果,通過將氣候變化與防災減災緊密結合起來,助推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從宏觀層面提出政策建議,微觀層面總結科普推廣材料,為今后新項目的拓展奠定基礎。
- END -
2021年7月,河南遭遇特大暴雨以來,老牛基金會與壹基金共同發起“氣候變化背景下自然災害應對策略研究與實踐項目”。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風險治理創新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專家團隊合作,基于河南特大洪澇災害等自然災害典型案例,探索在氣候變化下社會組織應對突發事件的行動策略。項目以實踐案例分析為抓手,剖析氣候變化條件下公眾參與防災減災及自然災害應對策略。從“防、抗、避、減、救”各個環節全方位梳理、探索適應氣候變化的災害應對方案,希望對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及救災工作提供指導。同時,通過平臺建設,開展公眾應對自然災害的風險教育,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升公眾對自然災害的科學認知、增強風險意識,加強對氣候影響的適應能力。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