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政府生物多樣性 > 綜合動態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

媒體:信息時報  作者:黃駱 李丹 張玉琴   專業號:海珠濕地 2023-01-16 15:35:20
  ▲游客在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游覽。
  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標準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

  統籌 信息時報記者 黃駱

  A06~A07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黃駱 李丹 張玉琴 衛靜雯 王智汛 劉詩敏

  A06~A07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徐敏 葉偉報

  

  1月12日,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開幕,2023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新鮮出爐。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突出綠美廣東引領,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深入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集中連片打造功能多樣的高質量林分和優美林相,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推進南嶺國家公園、丹霞山國家公園創建,高標準建設華南國家植物園、深圳國際紅樹林中心。

  在今年的廣州兩會上,也提出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高水平建設綠美廣州。記者了解到,廣州各區多舉措打造“綠美廣州”。開門見綠,“綠美”即將成為廣州街坊的生活底色。

  天河區

  全力支持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

  日前,天河區印發《廣州市天河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2022-2035年)》(下稱《規劃》),標志著天河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工作進入新階段。《規劃》融合了天河經濟強區和綠色高質量發展等特色優勢,立足天河實際,緊緊圍繞“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總目標,剖析總結天河區的生態文明建設優勢,梳理分析高水平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挑戰。

  《規劃》明確提出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生態文化六大體系建設任務和35個重點建設項目,勾勒出建設美麗天河的美好藍圖。如推進“一街一站”及大氣環境質量監測預警體系和能力建設,廣州國際金融城“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建設,2025年底前完成67.5公里碧道建設,2024年底前完成天河區第二批14個口袋公園(及社區)公園項目,2023年底前完成天河公園地鐵站場復綠和景觀改造工程等。

  下一步,天河區將以高質量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引領,全力支持華南國家植物園建設,全面開展綠美天河行動,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更實舉措,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廣州天河樣板。

  越秀區

  打造群眾滿意的綠色空間

  2022年,越秀區新建綠道及緩跑徑1公里、提升綠道4公里,完成魯迅紀念園、榮華北、三角市、福興巷、濂泉路等5個口袋公園建設任務,建成立體綠化1812.2平方米;累計補植喬木247株、灌木2.5萬株、地被草皮3.78萬平方米,打造群眾滿意的綠色空間。

  據了解,在建設口袋公園的過程中,越秀區推廣“社區規劃師”模式,委托園林專業機構綜合考慮歷史文化、自然環境、群眾需求等因素,根據服務功能、區域布局、服務半徑等要點選址建設口袋公園;同時通過調整游園動線、局部騰退綠地、優化綠植布局等方式拓寬人行及活動空間,適地配置休憩座椅、健身步道、庭廊涼亭等設施提高綠地利用率及安全系數。

  值得關注的是,越秀區還將“海綿城市”理念貫穿建設口袋公園的全程,運用“滲、滯、蓄、凈、用、排”等技術措施建設雨水花園、滲透綠地與植草溝,結合混凝土和碎砂石墊層、卵石砂石滲溝等減少地表雨水徑流,增強城區安全運行韌性。以廣州解放路南側口袋公園為例,口袋公園基底建設白色礫石生態草溝,它能充分吸收周邊的地表水,減少地表徑流,充分體現“海綿城市”的特色。

  海珠區

  海珠濕地入選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

  海珠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徹至社會發展各個方面,強化環保準入和幫扶制度,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努力實現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據悉,海珠區將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業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改造升級約10萬平方米村社集體舊物業,打造紅八方青創城、1號匯創、2025東籬創新谷等多個各具特色的科技創新園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在去年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期間,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綠色名錄,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入選。

  荔灣區

  制定方案打造綠美宜居荔灣

  為深入推進綠美廣州生態建設,荔灣區正在制定專項行動方案。其中,將積極發揮林長制作用,持續優化園林綠化養護,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打造綠美宜居荔灣。

  為科學綠化,推動改善生態環境,荔灣區建設第29屆廣州園林博覽會荔灣區景點及8個口袋公園和1個社區公園,新建綠道1公里、提升綠道4公里。結合季節變化布置時花4100平方米、新種樹木519株、建設立體綠化3016平方米,增加群眾游憩綠化空間。

  同時,荔灣區持續做好綠化植物的修剪以及設施維護工作。2022年以來,實現綠地補種地被78167.37平方米、綠化修剪地被1590045平方米、加裝維護綠化網1954米,迅速落實樹木搶險排危任務,有力推進護綠擴綠工作。

  番禺區

  海鷗島紅樹林海岸升級改造生態修復

  海鷗島紅樹林海岸升級改造與生態修復項目工程竣工,該項目為目前廣州市單項目修復面積最大的海洋生態修復項目。據了解,番禺區海鷗島紅樹林海岸升級改造與生態修復項目位于番禺區石樓鎮海鷗島,已修復海岸線3.91千米,修復紅樹林面積6.7公頃、新種植紅樹林面積6.4公頃。

  修復過程中,番禺區采用科學修復的方法,主動征詢專家意見,采取客土改良、客土置換等措施,改善紅樹林生長條件和海洋生態環境。按照植株矮小、生長速度緩慢、不侵占紅樹林及其他生物群落生存空間等原則,栽種海桑、老鼠簕、秋茄、桐花等鄉土樹種,實現紅樹林生態系統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雙見效、雙提升。

  此外,番禺區委托專業機構對紅樹林生長情況和鳥類多樣性開展跟蹤監測、效果評估,積極開展質保期管護工作,確保修復項目取得實效。目前,該區域紅樹林成活率達91.6%,棲息鳥類46種近700只,生物多樣性成效正逐步顯現。

  增城荔湖碧道。

  白云區

  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白云區在全域環境綜合整治方面持續發力,以“繡花功夫”提升城市環境品質。如今,白云轄內道路街巷干凈整潔,城鄉環境面貌持續改善,綠色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從地鐵二號線飛翔公園站A出口或C出口走出便來到飛翔公園口袋公園,大家可以在樹蔭下的木椅上歇息乘涼,欣賞蒼翠樹木、如茵綠草、蜿蜒小徑。在白云區,這樣美麗養眼的口袋公園越來越多。

  記者了解到,白云區把城鄉環境整治作為全域環境提質升級的一項重要任務,不斷推動城鄉面貌越來越靚麗。除了口袋公園外,白云區還不斷優化白云新城、白云山、廣州設計之都等重點片區景觀效果,在重要景觀節點和重點道路,采用綠墻、綠島等多種形式布置精品綠化節點,街頭花木繁茂、處處見綠、步步是景。

  增城區

  積極發展綠色低碳農業

  日前,增城區印發《廣州市增城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2022-2030年)》(下稱《規劃》),從健全生態制度體系、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優化生態空間格局、發展綠色生態經濟、推行綠色生活風尚、培育生態文明理念等六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更高水平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奮力建設“山清水秀、城田相融、綠色低碳、開放創新、和諧宜居”的美麗增城。

  增城區積極發展綠色低碳農業,以荔枝、絲苗米、遲菜心等特色產業為抓手,推廣綠色低碳種植;發展三產融合林下經濟,逐步形成以“森林康養旅游”為龍頭,以“林下種養”為基礎,以林產品采集加工為輔助的林下經濟產業體系發展模式。

  如今,增城環境空氣質量主要指標實現全面達標,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穩定在90%以上,連續六年在廣州各區位列前三。增城全面改造水環境,創新系統治理思維,探索建立“5個系統、4個轉變、3個創新、2個關鍵、1個目標”的“54321”立體化治水模式。目前,城鎮污水、“散亂污”污染源和農業污染源均實現源頭治理,增江碧水成為推動增城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的生態根基。以增城仙村鎮為例,經過近幾年的治理,仙村實現從“黑臭河涌”到“生態綠廊”的轉變。

 

  從化區

持續推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流溪河畔,綠水青山、肥田沃壤、林海茫茫、泉水潺潺、紅荔飄香、百花綻放。生態歷來是從化最殷實的家底,也是發展的最大優勢。

  近年,從化區開展污染防治,堅決打贏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制定實施國考良口斷面和流溪河山莊斷面相關實施方案和達標攻堅方案,系統推進國考良口斷面、流溪河山莊斷面、廣佛跨界河流綜合整治;完成49家加油站防滲改造備案;重點加強畜禽養殖場整治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工作;完成全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完善風險隱患管控措施。

  在土壤環境保護方面,從化區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重點工業園區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詳細調查,在全省率先完成首個區(縣)級尺度重金屬土壤背景值調查。完成22個地塊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初步調查報告評審,均確認為無污染地塊。

  從化區將持續推進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組織各部門全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聚焦考核斷面穩定達標,力爭改善水環境質量;緊緊圍繞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目標的任務要求,從揮發性有機物、揚塵、油煙、機動車尾氣、露天焚燒等方面加強環境污染治理,加強環境空氣質量預警預測;繼續加強土壤污染防治環境監管,推進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評審,推進“無廢城市”試點建設,強化固體廢物監督管理。

閱讀 694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