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物種資訊 > 植物資訊

中國東喜馬拉雅山南坡發現“隱世”百年的貝葉芒毛苣苔

媒體:中新社  作者:中新社   專業號:李明輝 2020-07-06 10:18:52

中新社成都6月28日電 記者28日從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獲悉,近日中國科研人員在中國東喜馬拉雅山南坡發現了一種“隱世”百年后再次被發現的植物物種Aeschynanthus monetaria。

此次發現,首次證實該物種只存在于中國西藏自治區的墨脫縣境內,糾正了產于印度的錯誤記錄。物種采集者胡君等人為其首次擬定中文名——貝葉芒毛苣苔。

芒毛苣苔屬是苦苣苔科的一個獨特的屬,約140種至160種,主要分布于東喜馬拉雅山脈到東南亞,一直到印度尼西亞。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森林與灌叢生態系統專題科考人員在整理近年來藏東南地區野外考察的植物標本過程中,發現一株采集于中國墨脫縣雅魯藏布江沿岸濕潤森林中附生于枯木的芒毛苣苔“與眾不同”。

研究人員在查閱資料過程中發現,以往出版的中國苦苣苔科所有資料中,均沒有對該種進行任何記錄和描述。研究人員又將搜尋視野擴大到全球尺度上,在國際范圍內僅找到兩份標本,獲悉采集時間均在100多年以前,其中僅1份能公開獲取影像資料。通過存放在邱園的指定模式標本,發現在東喜馬拉雅地區新采集的這份標本在形態特征上可以完美匹配。

為了更準確地鑒定和評估其未來的保護狀況,研究人員根據考察時記錄的原始影像資料和新采集的標本,補充了物種描述,還討論了該物種采集時的原始記錄及其拉丁命名問題。截至目前,全球共有貝葉芒毛苣苔4份標本,其中兩份最新采集的分別保存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標本館和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標本館。

由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科考人員最新采集的標本是對墨脫縣背崩鄉的季雨林考察中發現的。100年前的兩份標本采集地,一份記錄采集于羅龍(Rotung),一份記錄為仁更(Rengging),這兩個地方目前均屬于中國西藏自治區墨脫縣,而不是原記錄的印度。綜合目前的資料可以確定,貝葉芒毛苣苔有分布且僅分布在中國西藏東南部墨脫縣。

此前,由于針對該區域物種基礎資料匱乏,對貝葉芒毛苣苔未查證到更多的資料,此次植物標本整理發現避免了長期以來中國對分布于墨脫縣的該物種沒有數據無法進行評估的尷尬,也改寫了之前世界上對該物種產地的錯誤界定。

該研究成果由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科研人員聯合江蘇省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及廣西植物研究所于近日在國際植物分類學期刊《Phytotaxa》上刊發。

閱讀 617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