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廬山:馬列主義在廬山的傳播
馬列主義在廬山的傳播
©原創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必然結果。從此,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前赴后繼的英勇斗爭。廬山人民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較早地建立了中共黨的組織。20世紀20年代中后期,中共黨員周維恭在廬山建立了基層黨組織,和群眾打成一片,帶領群眾開展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堅決收回牯嶺租借地、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斗爭,取得了群眾的信任,成為在廬山的黨的創始人之一。
馬列主義在星子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靠在外地求學的接受了馬列主義理論的青年知識分子進行的。
在蛟塘,就讀于南昌的省立甲種女子職業學校的胡德蘭,利用暑假和寒假等回家機會,在群眾中宣傳馬列主義,講解窮人為什么窮,富人為什么富的道理,喚醒大家起來反帝反封建,摧毀黑暗的社會。胡崇秀、胡德畛等在胡德蘭的影響下,思想進步很快。胡德畛、胡祟秀后來參加了紅軍,胡德畛為贛東北紅軍的創建作了很大貢獻,并獻出了生命,胡祟秀參加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
在縣城,盧英瑰通過同學關系,把縣城職業學校和九江求學回來的一部分進步學生組織起來,以假期溫習功課為名,經常在家里集會,研究馬列主義學說。采取親串親、鄰串鄰、交知心朋友的方式,深入貧苦而又具有一定進步思想的同學和工農群眾中大力宣傳。1925年暑假,盧英瑰、董高立等人在縣城城隍廟、愛蓮池、冰玉澗等小學內,創辦了三所平民夜校。參加者60余人,時間為兩個月。每晚除讀書識字之外,盧英瑰還要講一節政治課。主要內容是揭露土豪劣紳和軍閥統治的罪惡、舊社會制度的黑暗與腐敗,當前國家危機,廣大人民的愿望,三民主義的意義,共產黨的革命主張。在學習期間,無論天晴下雨,教室里總是座無虛席。沒有點燈的油,大家就主動捐獻。夜校學習何以深深吸引大家?一方面是能讀書識字,另一方面是盧英瑰的“政治課”能句句打動他們的心。有時大伙兒聽得舍不得走開,鼓掌要求再講。有一個叫楊柳青的工匠,每天晩上總是第一個到,最后一個離去。盧英瑰笑問他:“你學得有沒有勁呀?”他總是回答說:“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真有勁。”這批學員后來成了星子革命活動的積極分子。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