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茅草:散發檸香的美食伴侶
香茅草:散發檸香的美食伴侶
【編者按】以食療病,以藥入膳。生活在云南省的傣族群眾,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許多行之有效的食療保健經驗,通過代代相傳沿用至今,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食療習俗、文化和獨具特色的“未病先解”防病理念。云南學習平臺聯合西雙版納學習平臺推出“藥食同源”系列稿件,邀您一起了解“以食養生”的秘訣。
香茅草的原植物是禾本科植物檸檬草。多年生密叢型具香味草本。稈高達2米,粗壯,節下被白色蠟粉。葉鞘無毛,不向外反卷,內面淺綠色;葉舌質厚,長約1毫米;葉片長30—90厘米,寬5—15毫米,頂端長漸尖,平滑或邊緣粗糙。偽圓錐花序具多次復合分枝,長約50厘米,疏散,分枝細長,頂端下垂;佛焰苞長1.5—2厘米;總狀花序不等長,具3—4節或5—6節,長約1.5厘米;總梗無毛;總狀花序軸節間及小穗柄長2.5—4毫米,邊緣疏生柔毛,頂端膨大或具齒裂。無柄小穗線狀披針形,長5—6毫米,寬約0.7毫米;第一穎背部扁平或下凹成槽,無脈,上部具窄翼,邊緣有短纖毛;第二外程狹小,長約3毫米,先端具2微齒,無芒或具長約0.2毫米之芒尖。有柄小穗長4.5—5毫米。花果期夏季,少見有開花者。
其廣泛栽培于云南、廣東、海南、臺灣等省熱帶地區。
民間應用歷史:根據西雙版納名老傣醫講述,本品的藥食兩用歷史已上千年。今民間廣泛使用。
藥用部位:全草。
傣醫應用:微辣,氣香濃烈,熱。入水、風、土塔。除風止痛,續筋接骨,健胃消食。用于感冒,頭暈頭痛,咳嗽,腹部脹痛不適,不思飲食,骨質增生,跌打損傷,骨折等。亦可作睡藥。
食用部位:全草。
食療作用:開胃消食,除寒通氣。
食用注意:體質偏熱者不宜多食。
傳統飲食
傣族傳統烹飪中最常用的香料之一,亦可作茶飲。
包燒魚:與芭蕉花、魚一起包燒,可去除腥味。
烤或炸魚(肉類):將蔥、姜、蒜、大芫荽、辣椒等佐料與魚或肉類拌勻,再用葉將魚或肉類纏起來,置于炭火上烤熟或油鍋里炸熟食用。
雜菜湯:取適量本品與其他蔬菜混合一起煮雜菜湯。
煮酸筍:煮酸筍時可放入適量本品。
炸黃筍:將肉泥塞入黃筍內,用香茅草葉把黃筍裹起來,油炸熟即可。
螃蟹醬:制作螃蟹醬的必用調料之一。
茶飲:取鮮葉煮水飲用或用沸水泡飲。
https://yn.xuexi.cn/local/detail.html?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