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日韩免费影院-日韩免费专区-日韩男女-福利片国产-福利片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物種庫
 
首頁 > 保護界動態 > 保護動態

在地球之巔為“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發聲!

媒體:原創  作者:阿拉善SEE基金會   專業號:阿拉善SEE基金會 2024-08-15 11:01:34

近日,在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成立20周年之際,東海項目中心主席龐勇到達地球之巔北緯90°,參加2024年北極點馬拉松比賽,并在這片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顯著的地區,呼吁全球企業家關注全球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關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凝聚企業家精神,留住碧水藍天。

?North Pole Marathon

北極點馬拉松是一項集探險精神、環保主義、全球視野、科學態度和地理意義于一身的全球頂級極限賽事,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地球上最北端的馬拉松。根據賽制,參賽者將在地球之巔北緯90°的移動冰面上,完成42.195公里的奔跑,也有半程馬拉松等選項。這需要參賽者在極端的環境中挑戰自我,克服嚴寒和未知的困難,彰顯了人類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科學態度方面,賽事不僅是一項體育挑戰,也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極地環境和氣候變化的機會,通過賽事數據和參賽者的實際體驗,豐富了極地科學研究的資料庫。

東海項目中心主席龐勇在北極點馬拉松頒獎典禮合影留念

最重要的是,北極點作為地球上環境最為脆弱的區域之一,這項賽事也象征著環保主義,提醒人們關注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呼吁全球共同努力保護地球家園。

消融的北極海冰。|NASA

然而,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加劇,海冰融化而導致冰層不夠堅固等因素,令這項賽事充滿了諸多不確定性——科學家推測,如果按照現有的融冰速率,到2035年夏天,北極地區將可能真的“無冰可見”(2020年8月發表在《自然》雜志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顯示)。

挪威極地研究所記錄了1918年和2002年在同一地點拍攝的北極冰川對比照。僅103年時間,冰川化成了海水,海水沒過了冰川

人類和地球正受到全球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重創,關乎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關乎地球的繁榮和和諧,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2023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顯示,2023年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地表氣溫等多項氣候變化指標創下新紀錄,多個國家和地區遭遇了異常猛烈的高溫干旱和暴雨洪水,南北兩極海冰融化加快、面積減小。

消融的北極海冰

而因氣候變化,一場同樣具有破壞性的生物多樣性危機正在蔓延——世界自然基金會公布的《2022年地球生命力報告》發現,自1970年以來,全球哺乳動物、魚類、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的數量平均下降了69%。而早在2017年的一份研究報告就發現,在過去250年里,全球有近600種植物消失,而且滅絕速度比自然預測的速度快500倍。2019年,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平臺發布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評估報告》稱,目前有100萬種動植物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

有研究預測,因氣候變化,北極熊最快將在2100年左右滅絕

中國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球氣候變化敏感區和影響顯著區,高度重視兩者的協同應對。

而作為中國最大的民間環保公益組織之一,阿拉善SEE成立20年以來,一直致力于打造企業家、環保公益組織、公眾共同參與的社會化保護平臺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共同推動氣候和生物多樣性協同治理

2023年,SEE基金會(阿拉善SEE生態協會于2008年發起成立的基金會)在COP28期間發布了應對氣候變化戰略,展示了SEE基金會在2030年之前的雄心:計劃在未來從生產端促進企業減碳,推動10個行業超過3000家左右企業采取減排行動;消費端影響公眾參與,倡導和實現超過10億人次的公眾形成氣候變化意識,轉化超過3億人次減污降碳;生態端發揮生態效用的戰略目標,建立15個不同生態系統的示范項目,開展超過200個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為助力“超大城市”上海的人與自然和諧共棲,阿拉善SEE東海項目中心凝聚長三角地區企業家力量,持續探索政府主導、社會組織推動、企業家支持和公眾廣泛參與的社會化參與模式。攜手世界自然遺產地“上海崇明東灘”建設“人鳥共棲”的生態友好社區攜手“世界瀕危植物的方舟”上海植物園通過自然教育促進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為上海市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

▲房地產行業綠鏈行動積極賦能供應商企業綠色升級,鼓勵更多企業實踐綠色供應鏈理念,共有107家房地產企業加入,發布19個“白名單”和“綠名單”建材綠色采購標準,累計推動綠色采購額超過380億元,累計推動名單企業碳減排超過820萬噸。

▲從2014年至2023年,SEE基金會針對荒漠、濕地、森林和海洋開展生態系統修復工作,累計修復面積達1337.24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經核算的森林碳匯達到174萬噸。

▲截至2023年底, “一億棵梭梭”項目讓荒漠不再蔓延,在阿拉善關鍵生態區域,已種植以梭梭為代表的沙生植物約8093.87萬棵,種植面積達171.87萬畝,構建生態屏障。

▲“任鳥飛”項目推動中國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在全國100余個重要的鳥類保護空缺地,累計巡護和監測7100次,記錄24萬條數據涉及700余鳥種,共同守護4000平方公里重要區域,公眾宣傳教育活動參與者達85萬人次。

▲“三江源項目”守護7億中國人的水源地,資助100余個機構在長江、黃河與瀾滄江源頭守護12萬平方公里的三江源,開設草地恢復試驗地塊43.33公頃。

▲阿拉善SEE東海項目中心“守護東灘護鳥飛”項目守護世界自然遺產地上海崇明東灘,組織在地居民參與運營管理崇明東灘保護區鳥類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3 年累計為公眾提供科普服務10.76 萬人次;帶動周邊社區居民、企業職員、學生等近1萬名志愿者參與清潔濕地課程,清潔塑料近100噸;開展社區共建工作坊,幫助村民實現可持續生活方式;與返鄉創業青年合作,開發設計非遺生態藝術工作坊,共建“人鳥共棲”的生態友好社區;發起“崇明東灘觀鳥生活季”,聯動民間機構、觀鳥愛好者,保護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數以百萬計的候鳥。

▲2023年,阿拉善SEE東海項目中心攜手“世界瀕危植物的方舟”上海植物園,通過市民“家門口”的集教育、活動和志愿者培訓為一體的自然教育中心,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以及公眾可參與的科普教育平臺搭建,為上海建設生物多樣性友好城市貢獻力量。

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也正迎來歷史性的機遇。邁向綠色低碳發展的新時代,我們呼吁更多的企業家、科學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加入到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行列中來,通過創新、行動與合作,加速實現全球氣候目標的行動,共同開創氣候友好型未來新篇章。

現在行動,為了可持續的未來!

閱讀 313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