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母鯊同居10年,其中一只莫名生娃,科學家:這是災難的開始
前段時間,意大利一處水族館發生了奇怪的事情:兩條同居的雌性灰星鯊生出了小鯊!讓人驚奇的同時,許多人也很疑惑,這是真事嗎還是為了博眼球?鯊魚也開始無性繁殖了?
報道中說,這兩條鯊在10年前被引入這個水族館,并且沒有引進任何一條雄性灰鯨鯊,結果在前兩天,水族館的工作人員突然發現,水箱中多了一直小鯊魚,正跟著兩條大鯊魚游泳。鯊魚是真正的哺乳動物,雌性鯊魚想要繁殖就需要雄性鯊魚的參與,就算水族館中的兩條雌性鯊魚成為了伴侶,也沒有生孩子的必須條件。其中,灰星鯊主要存在于亞洲的溫熱海底,以貝殼和小魚等小動物為食,它們以胎生的方式繁殖,胎兒由很長的臍帶與母體相連,成年雌鯊魚的子宮又分成很多小室,一尾鯊魚占據一室,正常情況下,母鯊魚一胎可產下15-16只鯊魚。而該水族館中的雌性鯊魚只產下了一只,證明這只小鯊魚不是交配而得,那它從何而來?
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海洋中鯊魚數量已經減少了71%,曾經的海洋霸主,也面臨著滅絕風險,有25種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在這種情形下,為了維持自己的族群,好幾種鯊魚選擇放棄交配行為,采用更加便捷安全的方式繁殖,水族館中的小鯊魚可能因此而來。
它們的無性繁殖主要依靠兩種方式,一種叫做延遲受精:在2015年,美國水族館中就曾發生這樣的事,雌性鯊魚將4年前交配過程中的精子儲存在體內,等到合適的環境,才完成受精過程,生下小鯊魚。另一種方式叫做孤雌生殖,即不需要交配,由母鯊魚單獨繁殖,早在2001年,美國一個只有雌鯊魚的水族館中,得到一只孤雌生殖的小鯊魚。專家分析了其體內DNA,發現它們全部來自母鯊魚,由此證明了他們的想法,這也是歷史上第一例鯊魚孤雌繁殖的案例。歸根結底,這都是鯊魚種群數量極度危險的結果,否則它們也不會放棄延續多年的安全生產方式,那又是什么導致威脅了鯊魚的生命?
首先是人們熟知的魚翅產業,鯊魚魚鰭深受各國喜愛,常常被認為是款待貴客的物品。當人們的生活逐漸富裕之后,對于這種面子工程更加重視,魚翅的消費市場也逐漸壯大,到2017年,全球魚翅產業獲利幾十億美元,經濟繁榮的背后,是捕殺1億頭鯊魚為代價。更殘忍的是,許多捕撈者為了減少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將捕撈上船的鯊魚單獨割掉魚鰭,然后沉入海中。失去魚鰭的鯊魚無法浮潛,往往窒息而死;還有一部分因為傷口流血,引來更多的肉食動物分食,而鯊魚的成長需要至少10年,完全趕不上人類捕撈的速度,因此,鯊魚種群數量逐漸降低。其次,海洋中捕撈其他經濟魚類的產業相當發達,比如捕撈金槍魚,它們具有與鯊魚類似的習性,因此常常誤捕鯊魚,被漁網魚鉤上上海的鯊魚又被扔回海洋,很難存活下來。
保護鯊魚種群,人類應該做點什么?在我國,將捕殺、收購和銷售鯊魚列為違法行為,凡是我國參與的相關國際公約,按照國家法,我們都應該遵守其中的規則;凡是非法捕殺,都會被處以刑罰,情節嚴重的,吊銷特許獵捕證,沒收捕獵工具,以及處以所獲獵物價值10倍以下的罰款。經過多年的宣傳和嚴格執法,我國偷獵=捕鯊魚的情形幾乎消失,但別的國家卻存在許多這樣的現象。比如日本,作為海洋動物消耗大國,常常在大海中非法捕撈,甚至進入別國海域,在禁漁期他們也肆無忌憚,這種只在乎眼前利益的行為,應該接受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審判。為了制止他們這種行為,國際社會召開會議,提出需要專門的許可證,才能在公海中進行捕撈行為,同時對魚類數量也有嚴格限制。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從來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海洋中的霸主面對人類的捕殺束手無策,但生態系統中的每個環節息息相關,很難想象,鯊魚的大量消失,會給人類造成怎樣的影響。就算是為了人類自己的生活環境,也應該保護鯊魚。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