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粵自然保護區珍稀物種野外種群恢復增長
媒體:中國新聞網 作者:內詳
專業號:廣東兜蘭
2020-12-18 11:40:35
中新社肇慶12月6日電 (記者 程景偉)目前,在廣東的自然保護區內,瑤山鱷蜥、獼猴、黑臉琵鷺、杜鵑紅山茶、南方紅豆杉等珍稀物種的野外種群數量正逐步恢復增長,中華秋沙鴨、卷羽鵜鶘、海南虎斑鳽、金斑喙鳳蝶、黑熊、中華鬣羚等物種重新回歸,還相繼發現南嶺疊鞘蘭、南嶺頭蕊蘭、廣東兜蘭、佛岡擬蘭等新物種。
記者從6日在肇慶市舉行的廣東省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工作會議上獲得這一消息。據悉,目前廣東建立的自然保護區數量居中國第一,其中廣東林業系統已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90個,占總數比例超過八成,總面積達130.17萬公頃。
廣東在1956年率先建立中國首個自然保護區——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到今年已整整60周年。廣東南嶺、云開山、蓮花山和九連山等四大山脈,內陸重要水系、濕地以及沿海主要紅樹林濕地等均已建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綜合作用日漸顯現,生態屏障作用日益明顯。
據介紹,廣東將進一步優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布局,禁止在保護區內開展礦產資源開發活動,禁止在核心區和緩沖區內開展任何形式的開發建設和旅游活動。不得隨意撤銷已批準建立的自然保護區。
廣東省林業廳廳長陳俊光稱,今后一段時間內,廣東將爭取新建2至3個國家級、2至3個省級和10個市縣級自然保護區,對自然保護區的監管問責將越來越嚴格,堅守自然資源保護底線。從2017年開始,該廳將實施自然保護區目標責任制考核。《廣東省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也將盡快出臺實施。(完)
閱讀
925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